1.你知道白公堤、范公堤、苏公堤的来历吗?

2.小学描写美景作文

3.《容斋随笔·严先生祠堂记》译文与赏析

4.范仲淹的资料

范文正公指的是谁_范文正公祠在哪里啊

范仲淹墓位于今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约半公里处,距县城17公里,离洛阳25公里,北依万安山,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墓地内遍植古柏,共达520余株。

范仲淹(988-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文正。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宋仁宗时守卫西北边疆,遏制了西夏军的侵扰;在政治上积极主张改革,力图刷新,为当时著名政治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其文章诗词亦有名篇传诵于世,有《范文正公集》。

据《范氏宗谱》载,范氏世居苏州吴县,"最因母氏谢夫人卒于任,遂卜葬之万安山,厥后文正公及诸子附焉。"茔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35亩。前域飨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1901年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时所题。祠堂内住范公十三代孙范敬林及老伴照看墓区。祠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高4.17米,宽1.4米,碑额为守仁宗亲篆"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碑文为隶书,由范好友王洙书丹。祠堂后有范仲淹墓、仲淹母秦国太夫人墓及仲淹长子纯佑墓。后域前部为仲淹次子纯仁墓,其后有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墓及孙辈墓。再后十余米,另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墓。

一般墓葬排列顺序,多为父后子前孙更前。范墓则为仲淹墓最前,长子紧随,次子、孙辈远远在后,故俗称为"扯儿背孙",较为独特。

范墓何以选址在这里呢?据传,这片坟地,背山面水,是块风水宝地,本是皇上选中的坟地。有一天,嫁给范仲淹四子的公主回宫找到父皇,哭鼻子撒娇提意见:"你给我找的婆家太穷了!连块祖坟都没有。这人老了可怎么办!呜呜呜……!"皇上何等机灵,怎能不知道这是宝贝女儿来巧要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哈哈笑着把这块坟地赐给了范家。老家在江苏的范家才有了伊川县这块风水宝地。

你知道白公堤、范公堤、苏公堤的来历吗?

唐代大历元年(766),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实,筑堤堰以捍海,自楚州高湾至扬州海陵县境,延袤142公里,名为常丰堰。

宋代开宝年间(968-6),泰州知事王文佑增修捍海堰,后因年深月久逐渐倒塌。

宋代天禧年间(1017-1021),范仲淹刚过而立之年,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盐仓监。

天圣中,范仲淹满怀“有益天下之心”上书泰州知州张纶,建议急速修复捍海堰,以救万民之灾。

时有人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范仲淹回敬道:“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分内之事!”也有人以筑海堰后难以排水,极易出现积潦而予反对。

谁知张纶熟知水利,言道:“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筑堰挡潮,利多弊少。”于是纳了范仲淹建议,奏请朝廷批准,并命范仲淹负责修筑泰州捍海堰。

宋代天圣二年(),范仲淹征集兵夫四万余人兴筑海堰,时值隆冬,雪雨连旬,潮势汹涌,迫岸而来,兵夫因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而陷入泥泞中淹死二百余人。

有人趁机上书朝廷,反对修堰,于是朝廷决定暂行停工,并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到泰州查勘实情。

胡令仪系河南开封人,曾于宋代淳化、至道年间(990-9)任如皋县令,深知古捍海堰年久失修,农田、盐灶和百姓生命财产难以保障。

察看后,胡令仪与张纶联名奏明朝廷,获准继续开工。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去世,范仲淹离任回籍守丧。

其间,范仲淹屡次给张纶写信,请张纶无论如何要将捍海堰修成,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独担其咎。

天圣五年(1027),张纶负责捍海堰工程指挥,于当年秋施工,第二年春完成,前后历时四载,终将捍海堰修成。

堰长25696.6丈(合71公里),堰基宽3丈(合10米),高1丈5尺(合5米),顶宽1丈(合3.3米)。

堰成后受益显著,“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

外出逃荒的两千余民户回归家乡,百姓得以安其生,农灶两受其利。

后人将阜宁至吕四的海堤称为范公堤

人们虽为主持完成工程的张纶立了生祠,但后人仍未忘记首倡和实际促成者范仲淹。

从明代以后,人们即将阜宁至吕四的海堤统称为范公堤。

明嘉靖七年(1528),海安在西寺为其建范文正公祠。

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西场仲鹤庆诗赞范仲淹:“茫茫潮汐中,矶矶沙堤起。

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

西塍发稻花,东火煎海水。

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当能表达后人敬仰、缅怀之情!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督高斌于栟茶、角斜续修范公堤。

民国20年(1931)洪灾后,刘庄、白驹至海安一段范公堤100余里均加宽至4-9米,10天竣工,投工16万个。

明清两代,堤东逐渐淤积成平陆百余里,但此堤仍有“束内水,隔外潮”之效。

延续数十年,堤东不少地方已成良田,阜宁至东台一段堤身筑成公路,成为通榆公路之一段。

海安境内范公堤从原旧场通海桥至角斜镇大码头段,建国后改作栟角公路,大码头至李堡镇、原北凌乡之堤,除少数尚存残迹外,大部分旧堤已削平。

小学描写美景作文

据史载,白居易822年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任期间,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堤坝建成后,他亲自写下《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边,指导当地人蓄水排洪。此外,白居易还组织老百姓疏浚唐代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杭州人民十分感谢白居易,他调任后,将他所修堤坝称为白公堤,亲切地称他为“白舍人”,有的人画了他的像供在家里,有的人抄写他的诗贴在墙上。

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故事。

某天他在湖上观赏风景,看到湖南岸的一处湖面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经过调查落实后把当事人传来说道:西湖是大家的,你一个人不能私自占用!现在罚你开湖田一百亩。当事者只好雇人,挖了一百亩湖田作为补偿。

某天白居易从灵隐道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砍了两株树背回家当柴烧。白居易当即对那人说:山上的树如被砍光,泥沙就会流到西湖里去!罚你补种十株树!那人只好到山上去如数补种。从此,再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

白居易有次从孤山寺扶醉归来,在堤上走着走着不觉诗兴勃勃,当即吟成一首七律《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辰光恰好有个老婆婆拄着拐杖,也在堤坝上看风景。白居易乘着酒兴,把诗念给老婆婆听。老婆婆听后说:这诗好啊!不过白沙堤不只你一个人所爱,我们杭州人都爱耶。你不如把“我”字改成“最”字,这样就吟出大家的心思了。

白居易一听喜得跳起来,连连说:老婆婆,你改得好,谢谢你。后来老婆婆打听到这人是白居易,逢人就讲:白居易的诗,我也改过,而且还谢我哩!一时杭州人传为美谈。

三年后白居易调回京师。旅途中白居易在浙江边境换船前行,杭州来的船回去。他恋恋不舍西湖,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托杭州船老大带回去贴在西湖断桥亭上: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须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范仲淹)

出生于贫穷家庭的范中淹从小勤学苦读,少年时的他每天只熬一碗稀粥,将凉后凝成一块的粥分成四份,早晚拌几根腌菜,各吃两份,吃完继续埋头苦读。这“断齑画粥”的佳话流传至今。功夫不负有心人,1015年27岁的范中淹一举考中进士。刚过而立之年,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盐仓监。

在范中淹那个年代,唐大历元年(766年)筑建的从楚州高湾至扬州海陵县142公里长的捍海常丰堰,虽经宋代开宝年间增修,因年代久远逐渐倒塌。范仲淹满怀“有益天下之心”上书泰州知州张纶,建议急速重新修复,奏请朝廷批准后,由范仲淹负责修复工程。

天圣二年(),范仲淹征集兵夫四万余人开工,时值隆冬,风雪交加,大海潮汹涌拍岸而来,一些兵夫惊慌失措四处逃散,陷入泥泞中淹闷死了二百余人。由于出了大事故,朝廷决定暂行停工,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到泰州查勘实情。胡令仪系河南开封人,曾任如皋县令,深知古捍海堰年久失修,使农田、盐灶和百姓生命财产难以保障的问题,于是与张纶联名上奏朝廷说明,后获准继续开工。

(范公堤遗址)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去世,范仲淹离任回籍守丧。其间范仲淹屡次给张纶写信,请张纶无论如何要将捍海堰修成,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独担其咎。

天圣五年(1027),张纶负责工程指挥,终将捍海堰修成。前后历时四载。堰长约71公里,堰基宽10米,高5米、顶宽3.3米。堰成后受益显著,据史载,“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外出逃荒的两千余民户回归家乡,百姓得以安其生,农业和盐业均受其利。

当时虽为主持完成工程的张纶立了生祠,但后人仍未忘记首倡和实际促成者范仲淹。明代以后,人们即将阜宁至吕四的海堤统称为范公堤。明嘉靖七年(1528年),海安在西寺为其建范文正公祠。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西场仲鹤庆诗赞范仲淹:茫茫潮汐中,矶矶沙堤起。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西塍发稻花,东火煎海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范公堤现在虽失去其捍海功能,但范公堤、范仲淹及他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容斋随笔·严先生祠堂记》译文与赏析

《岳阳楼记》诞生地——花洲书院

参观过内乡县衙,时间还早,我们就驱车向邓州开。从南阳到内乡再到邓州刚好走了三角形的二条边,好在路途都不算远,到邓州还只下午三点多钟。于是,我们直接开到了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座落在邓州县城的东南侧。远远看去,便见路边立有一座高高的石牌坊。走近看时为“景范坊”。两根中柱上刻有柱联“人育文化越千年,国学光华昭日月;文化育人益万世,先贤厚德贯古今”。两侧副匾一块是“纪念岳阳楼记诞生

九百六十周年”,另一块是“香港景范教育基金会创办人范止安奉献”。当时我想,岳阳楼分明在湖南岳阳市的洞庭湖畔,为什么《岳阳楼记》会诞生在邓州呢?看了花洲书院的介绍,才知道这与范仲淹的一段人生经历有关。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苏州吴县,唐朝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范墉之子。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生于徐州。两岁而孤。四岁时母谢氏改嫁任平江府(今苏州吴县)推官的山东淄州长山人朱文翰,仲淹随之改姓朱。仲淹少有大志,慷慨天下为已任。青年时游关中,见病尸遍野,立志“大丈夫当以利泽生民为务”。21岁到淄州长白山醴泉寺“划粥断齑”,苦读三年。23岁辞母离家,求学千里之外的“应天书院”(今商丘)“五年未尝解衣就枕,昼夜苦读”。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进士。授光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从此踏上仕途。天禧元年(1017年)上表获准,恢复范姓。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因主持新政失败,自请外放,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兼知邡州。庆历五年十一月,以疾(肺病)求解边任,请知邓州,遂以给事中、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到邓州赴任。范仲淹知邓州,政简刑清,一年余而化行俗美,吏畏其威,民怀其德。他对邓州也充满了感情,曾赋诗“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地与汝坟近,古来风化纯。”庆历八年,朝廷将其调任荆南府(湖北江陵),邓州百姓遮拦传旨使者,请求朝廷收回成命,而范公亦愿留任,朝廷破例让他多任了一年,于皇佑元年才离开邓州。范仲淹知邓州时,将衰落了的“百花洲”进行整治,并在东南角城墙上建“春风阁”,在百花洲畔建“花洲书院”。范仲淹常于公余到书院执经讲学。范仲淹的儿子、官至宰相的范仁纯,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元佑时的邓州知州韩维等,均“从师范仲淹于花洲书院。”“花洲书院”还因范仲淹应其同年进士、挚友滕子京之邀,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予作文以记之。”这段话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开头写的写作背景。而在“花洲书院”门前的一块“照壁”上,我们看到正面刻有《岳阳楼记》全文,背面刻的是《滕子京与范经略求书记》,即滕子京在巴陵写给范仲淹的信。信中介绍了岳阳楼的重修情况,并附《洞庭晚秋图》一本,于庆历六年六月十五,派人千里迢迢送到邓州,恳请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接信后,于九月十五日在花洲书院“春风堂”上展纸走笔,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我们走过“景范坊”便是“范公桥”。石桥宽10米,长24米,如长虹卧波,气势非凡。过桥就是“花洲书院”牌楼。牌楼面宽3间,高9米,歇山挑檐,砖石结

构,气势恢弘,雄伟壮观。中门旁镶嵌一副对联“洲盈文显圣,合秦关月,楚塞风,先忧国忧民,正气肇穰邑;楼因记益名,汇巫峡云,潇湘雨,后乐山乐水,浩波撼岳阳。”此联由邓州刘新年撰,范仲淹后人范文通所书。站在“范公桥”上看,其实桥下那条河是邓州城的护城河。走过牌楼,是一条高高的土岗,这条土

岗原是邓州城的城墙,现在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龙首山”。我们沿着土岗向东走大约二百米,便见一座“人”字形台阶,台阶迎面石壁上刻有“先天下之忧,后不下之乐”的名句。拾级而上是“书山一览台”。站在台上能看到“花洲书院”的全貌。沿书院中轴线依次“范仲淹塑像”、《岳阳楼记》照壁、花洲书院大门、棂星

门、泮池、春风堂、先圣殿、万卷阁。西侧是“范文正公祠”。东侧是一个占地几十亩的山叠石,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书山一览台”东侧城墙转角上建有一座15米高的“春风阁”。此阁原为范仲淹所建,原为三楹二层阁楼,后累有兴废,最

后一次毁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战火。春风阁四面都有题名,唯朝南一侧为宋代大文豪东坡居士的题字。

进书院参观还得从“龙首山”上沿着石径小道走下去。刚走到山脚,便看见一幢建筑叫“不欺堂”。堂上无任何饰物,仅立石碑一块,上刻“范仲淹知邓

州,新科状元贾黯登门求教恩师,公赠其”不欺“二字。即不欺君心,不欺民心,不欺良心。此乃文正公思想之内核。……”

“不欺堂”向西六、七十米便是范仲淹雕像,范公右手捋须,昂首立在《岳阳楼记》照壁之前。再向前走便是“花洲书院”大门,大门匾额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

题写。门联是“重整花洲五百年,常新教育;再施霖雨三千士,永荷陶容”。此联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山长丁登甲撰,南阳府学生员刘维汉书。走过棂星门、泮

池便是“春风堂”,为启功先生手迹。这是范仲淹讲学处,也是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诞生地。现“春风堂”建筑为清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堂内东山墙上镶嵌黑色花岗岩线刻的旅美画家陈雄立创作的《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图》。西山墙镶嵌

黑色花岗岩雕刻的范仲淹手迹《道服赞》、《程子四箴》碑和花洲书院《训士条规》。“春风堂”三字是襄阳米芾手迹。堂前的抱柱长联为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题写“育文武英才,进朝堂,赴边疆,展为民抱负;聚精忠赤子,讲经史,说词赋,传治国真知”。

“春风堂”后面是“先圣殿”,是祀奉孔子的地方。殿内设孔子贴金画像。

东西山墙及梢间后墙镶嵌花岗岩线刻孔子圣迹图83幅。殿设木质后门与“万卷阁”相通。“万卷阁”是书院藏书和学生阅览的地方。“万卷阁”匾额由郭沫若所书,柱联为民国元老于右任题写“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在“万

卷阁”东西两侧还有东花厅和西花厅,是范仲淹公余休息和会客的地方。

在书院西侧有一幢相对独立的建筑,是“范文正公祠”。范仲淹离邓后,州人便在此设生祠祀之。范仲淹去世后,朝廷谥号“文正”,遂名“范文正公祠”。现匾额为范仲淹二十八孙、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范敬宜题写。正房和东西厢房门窗上

方走马板内镶有范仲淹划粥断齑、江淮赈灾、戎装边关、治国十策、忧国忧民等27幅香樟木浮雕。正房中间有范仲淹铜色塑像。堂上横匾是“济世英才”为原政协副王文元题写。梢间后墙镶嵌黑色花岗岩线刻范仲淹的四个儿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像。正房门外悬“崇德尚贤”匾额,为原河南省政协范钦臣所题。

在“春风堂”前的庭院中立有一块当代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谒花洲书院有感》诗碑。“蹊径老塘犹存,残城草树相抚。春风阁前明月清新,百花洲上斜阳迟暮。四十载烟尘如昨,八百年游子归路。指点少小新学生,知否,知否,此是范子情断

处。”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山西昔阳人,现任河南省作协副。1962年至1963年曾在花洲书院内的邓州一高就读。此诗是其2004年重返母校时所作。在书院大门外的一块石头上还刻着他“吾母!吾师!”的题字。可见二月河对母校感情至深。

花洲书院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院,至今还在起着励人奋进的作用。

范仲淹的资料

严先生祠堂记

严先生祠堂记

原文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1]祠堂,自为记,用屯之初九[2],蛊之上九[3],极论汉光武之大[4],先生之高[5],财[6]二百字。其歌词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辄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7]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乃似趢趚[8],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张伯玉守河阳,作《六经阁记》,先托游士及在职者各为之,凡七八本,既毕,并会于府,伯玉一一阅之,取纸书十四字,遍示客曰:“六经阁,诸子、史、集在焉,不书,尊经也。”时曾子固亦预坐,惊起摘伏[9]。迈顷闻此二事于张子韶,不能追忆经阁所在及其文竟就于谁手,后之君子,当有知之者矣。

注释

[1]严先生:即东汉着名隐士严光,字子陵,生于西汉末年,会稽(今属浙江)余姚人。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积极帮助刘秀起兵。公元25年,刘秀即位,多次延聘他,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2]屯之初九:《周易·屯卦》的“初九”爻辞的释义。[3]蛊之上九:《周易·蛊卦》的“上九”爻辞的释义。[4]大:度量宏大。[5]高:气节高迈。[6]财:同“才”,仅仅。[7]瞿然:感激的样子。[8]趢趚(lù sù):狭隘,局促。[9]摘伏:折服,佩服。摘,通“折”。

译文

范仲淹先生担任桐庐(在今浙江杭州西南)县令时,在钓台建造了一座严光先生祠堂,并特地为此作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文中运用《屯卦》的初九爻辞和《蛊卦》的上九爻辞,充分论述了光武帝的宽广的胸怀和严光先生的高洁的情操。虽然全文只有二百余字,但气势雄浑,丝毫不弱于大篇。文末的歌词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此文章写成后,他拿给南丰李泰伯,请他指教。泰伯读后夸赞不止,站起身说:“这篇文章传开后一定会闻名于世,我冒昧地请您改一个字,以使之更加完美。”范仲淹见泰伯要提出建议,便感激地握住他的手,恳请他快说。李泰伯说:“‘云山江水’一句,气势雄浑,意蕴丰富,但下面紧接一‘德’字,意境似乎显得窄了点,若换作‘风’字,一定会更大气,您认为如何?”仲淹坐定之后,神思颇久,然后频频点头,信服之意溢于言表,差点要对泰伯跪拜下去。

张伯玉镇守河阳时,打算请人作一篇《六经阁纪》。他先是让当地的游士及僚属们每人作一篇,并从中挑选出七八篇,然后送到衙门。张伯玉一一阅读之后,铺开纸挥笔写了十四个字,让在座的人传看。这十四个字是:“六经阁,诸子、史、集在焉,不书,尊经也。”当时在座之人不乏博学之士,曾巩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看到这十四字之后,深感其概括力之强,构思之妙,当即惊奇地站了起来,表示佩服之意。这两件事是我不久前从张子韶那里听说的,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六经阁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那几篇《六经阁记》成于谁人之手,留待后世博学的人去探究吧。

评析

自古即有“一字之师”和“化腐朽为神奇”的美谈。作者于佚史之中收录两条轶闻,一则反映范仲淹虚怀若谷,一则反映张伯玉笔力的老辣,对我们后学者颇有借鉴意义。

宋代名臣范仲淹,字希文,989年生于江苏吴县,他的生母生父早年亡,继母谢氏无以为生,便改嫁于青阳县长山朱文瀚。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范仲淹,也随继母育于朱家,不久,朱氏因病而亡,范仲淹全由继母抚养长大。尽管生活贫苦,但他坚持刻苦读书。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与滕子京同时进士及第,不久,便邀滕子京来青阳长山,并赴九华山游憩。从此,两人成为至交。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这年9月,他奉诏条上十事,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桑农”、“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意欲改革时弊、考核官吏、裁减闲冗。但他提出的所谓“新政”,前后只一年时间,便因贵族官僚的攻击和反对而告失败。庆历四年,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翌年初又被罢。滕子京中进士后也曾任京官多年,后因被人诬告,于仁宗庆历四年贬为岳州(岳阳县)知州。1046年,滕子京重修建于唐初的岳阳楼,并加以扩建,把唐宋人咏岳阳楼的诗赋刻在石上,嵌于楼壁。范仲淹于这年9月15日“作文以记之”。尽管他们当时或被谪贬,或被罢官,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指出自己的更高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成了世世代代的名篇。

范仲淹在池州许多地方留下足迹,《建德县志》卷之九中,载有他的一首题为《尧庙》的诗:“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致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历史悠久的建德(今东至)县,素有尧舜之乡的称誉。尧庙即位于县城尧渡镇北10公里处的历山。相传舜帝耕于此山,尧帝千里来访。所以,历山及县城有多处皆以“尧舜”命名。范仲淹游历山唱尧庙,也许罢官之后游此而作,亦或进士及第所写,均无从考据。《尧庙》这首诗是对尧舜功勋的赞颂。

范仲淹卒于1052年,卒谥文正,生前著有《范文正公集》。因其与池州结下不解之缘,后人对其十分景仰。清代,曾在范仲淹少时居地的长山(今青阳木镇长山村),建有范文正公祠堂,“为屋十楣,有室以奉遗像,有堂以严祭享,有廊以居守祀者”(丁黼:《范文正公祠堂记》)。由此可见,范氏祠堂规模之大。惜历经兵火,今已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