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创新作文教学研究_初中创新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初中创新作文教学研究”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1.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2.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3.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研究
4.语文小课题写作文
5.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作文的研究
6.写作文活动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摘要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增加作文写作素材积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加强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前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无法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使得关于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课题。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其文学素养,初中作文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由于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对初中作文的学习产生了抗拒的心理,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在考试中作文的分值也是语文中最高的一部分,是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我们都应该对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对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几点具体措施。
1.增加作文写作素材积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必须要积累一定量的写作素材,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写作素材的积累需要来源于足够的阅读,只有多读书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脑中形成一定的写作模式,并且对优秀的文章会有意识的进行模仿,进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读书,认为这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地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可以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读物入手,比如在每周的作文鉴赏课上,老师给学生准备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这样学生会在喜欢的驱动下主动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
1.2在课堂之外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不能局限于文章的阅读,文章阅读固然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长期依靠这一种方式,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老师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和阅读文章之外带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一篇优秀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在文字以及语言上下功夫,同时还要能够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老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真实性,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老师可以多带学生感受,多带学生领悟,比如可以带学生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在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自然的感染下能够帮助学生抒发内心真实情感,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3在生活之中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常常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我们的生活中也蕴含着很多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去感受大自然之神奇,去探索奥秘,去充实人生,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感受社会之博大、生活之艰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这样,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充实而多彩,也就有了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了,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2.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写作对学生语言表达以及文字运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因为写一篇文章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多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训练,老师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要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要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训练学生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2.1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七年级的可以鼓励学生多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八年级的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九年级的则应该在结合七八年级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考试类的针对性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逐渐提高写作技巧。
2.2采取多样化的训练形式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方式还比较单一,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写作训练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调整训练形式,不能单纯的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作文写作,可以选择交叉训练的方式,一周布置大作文任务,一周布置小作文任务;可以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可以片段训练与写整篇文章相结合;可以开展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的训练,让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中灵活掌握不同题材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3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反复的写作训练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才是写作训练的根本目标。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写作时表达内心更真实的情感,反映内心的真实世界。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在写作训练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引导,比如,在写作训练之前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音乐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写出真挚的文章,这样的训练模式会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和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在创作时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能。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师依托个人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作为课堂的重要“指挥者”,其个人所具备的能力、授课习惯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步骤的设计,都具有模式化、僵硬化的特征,不仅师生之间的互动少,而且极具人文特色的这门学科,在固化的教学方式下,变得越来越僵化,难以激起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心理。鉴于此,教师亟需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创新,包括不拘泥于课本,结合时代发展主题和当下社会热点博引案例,采用独特有趣的阅读背诵方法丰富课堂形式等。当教师能够主观性地改变传统课堂形式,对固有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时,学生也会随着教师的这种状态和心理不断发挥创新思维、提升创造力。
2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与创新实践
要想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贯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通过创设情境、趣味提问和课堂有效拓展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以及表达欲望。例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由朗读、背诵、释义以及情感分析等几个方面构成,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对诗词学习产生固定的“应对心理”,难以再对文字当中的内容以及含义进行更为丰富的理解和想象拓展。鉴于此,笔者在此类教学过程中,会采取一种“还原现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让学生通过自我感知和阅读理解,以课堂表演的方式表达出自己所理解的作者在创作诗词时所面临的际遇、环境等。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要求每名学生既要担当“导演”的职务,也要扮演“演员”的角色,而所有“剧本”的设计和编辑,归根到底都是依托学生自我理解和想象来完成的。当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师所布置的教学要求中时,其必须尽可能地去理解、揣测、丰富、想象,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是颇为典型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紧靠字面意思来完成表演是极不现实的,学生只有自己摸透诗词当中的关键点和情感指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另外,在采取此种教学策略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需要注重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其个体的差异性,要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参与度。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新奇有趣的想法,与传统教学观点相区别的新内容,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其表达观点的情绪,而是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和启发学生不断探索问题,激发求知欲。
3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涉及很多小说类型的课文,小说类课文教学的重点如果仅仅局限在段落大意、生难字词等细微之处,那便失去了对其展开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而笔者认为小说学习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感知作者行文脉络中的冲突、语言构思以及心理描写等段落,而理解这部分内容最为理想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触,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节选自《儒林外史》的经典段落时,笔者就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几个小组,以抽签的方式表演小说中的段落,既可以原本按照课文当中的表意来进行演绎,也可以将自己所理解的潜台词进行现实的表演,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真实、全面地关注到小说当中的精华,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平时课堂上并不擅长言辞、不积极发言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表演中,让传统书本化的课堂变得更加立体、更加丰富。这样一来,学生便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隐含在小说当中而难以靠阅读就能够吸收和理解的内容。学生在动手、互动交流、开动脑筋丰富“剧本”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个人的创新能力,其想象思维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
4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学设备进入到初中课堂,对于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多媒体课件、影视教学资源等,都为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语文知识和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作用。尤其是对教学资源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富含科技性的教学方法进入课堂,不仅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更会极大程度地开阔其眼界。笔者在作文教学和语文复习时,就会尝试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目的就在于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接收到复杂而立体的知识系统。比如在进行文言文复习时,可以将不同课文当中同一字的用法进行归纳,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所有学习到的文言文能够实现快速浏览和记忆;再比如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对作文要求进行解构,利用网络广泛搜集不同的文章开头和论点阐述方法,拓展学生的阅历,同时针对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容易分散等问题,还能以较为轻松的方式予以解决。而学生在为多样化教学方法所感知和吸引的过程中,其个体思维的创造力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而不再闭塞于个人局限的思维空间当中,会不断迸发思维的灵感与火花。
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研究
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四年有余,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几点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学生习作不一定要以“写实”为基调。在文艺作品中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分,虽然小学生的习作不能同成人的文学创作等同,但这种思想应当被学生了解。事情不一定真实,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把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是转移到自己身上,但包含于其中的感情一定要真实,且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一般性特点。学生的生活阅历、经验有限,可以运用于作文中的有价值的素材相对贫乏,一味讲求写实,有令学生“为无米之炊”之嫌。“写实”的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很简单,创新也需要基础,这基础就是生活,丰富多采的生活。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就没有源泉。况且,作文中事件的真实与否与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没有必要的关联,也不能把虚构事件同说谎等同起来。当然,“写实”与“写虚”之间有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把“虚”写“实”。
2、口头作文与书面写作同等重要。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口头作文带有较强的书面色彩,说话则是纯粹的口语训练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语言沟通的能力。说话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不能把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划等号。在作文教学中,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要齐抓共举,不能因口头作文就忽略说话训练,也不能因为说话训练就淡化了口头作文。
3、“写出来就是胜利”只能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而不能视为奖励的一种依据。作文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从思想、语言、结构、修辞等角度去评判,应该是很明确的。学生有进步,哪怕是极细微的一点,教师也应当及时发现,并予以及时的表扬与充分的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要有分寸地指出其不足,以便其能够继续努力,不断进步,而不能模糊了成与败。
4、积累与运用并重。作文是语言的集束,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载体,没有思想的语言是乏味的,犹如夏日炎阳下此起彼伏的蝉噪;没有渗透情感的言辞就像是失血的肢体,没有思想内涵的作文是空洞的。语言可以借鉴和模仿,但思想是不能的。当思想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仿用别人优美的语言,那只能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对作文能力本身又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呢?
很多老师很注重学生对好词美句的积累,但相对忽略了对学生运用这些材料的能力与技巧的指导,致使学生在使用成语、名句时错误百出。学生积累的多少是作文语言优美与否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作文语言优美程度的重要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积累有限,但只要运用的能力过强过硬,同样能够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尽管语言不优美,可以流畅;词藻不华丽,可以平实;修辞不多样,可以不用;毕竟平实、流畅也是语言的一种美,更何况“语无惊人处,情也千千结”。
5、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素材,而是没有思想的火花。
学生并不缺少可以写入作文的材料,而是缺少多生活事件的理性的思考与认识,欠缺一种潜心思考生活的精神,而这是受其阅历和情感所限的。看到作文题目,学生被一个“怕”字蒙蔽,脑子里充满了惶恐,思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自信,不能积极捕捉思维的灵光,自然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对身边发生的、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感人的生活事件无动于衷。要让学生明白,感人的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要教会学生善于从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小事中体悟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谛、人性的光辉。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写入自己的文章,成就了不朽之作,而有的人写入文章,却连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都得不到,这究竟是为什么?
语文小课题写作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一次深刻的变革。随着科研课改活动的不断发展,笔者作为语文老师已深深意识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要让学生发展个性特长,追求创新,掌握学习主动权,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特别是现在提倡的话题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又一改革,它淡化审题,淡化文体,限制性缩小而启发性扩大,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更宽松,更自由的写作情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掌握学习主动权。同时,写作涉及的方面相当广泛,既有思想认识、生活态度、基本生活阅历与能力,又有表达习惯、表达技巧、表达手法与能力;既有一般文章与文学作品的阅读量的积累与迁移,又有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与贯通。这一切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文示范是解决学生作文“写不好”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文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章法技巧等往往会给学生借鉴。初中课文所选的大多是语言生动、文质兼美、蕴意深刻、富有启发作用的中外佳作,也能显示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类文明的精华。如:写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背影》、《我的老师》等,写事的《一件小事》、《社戏》等,散文的《春》、《白杨礼赞》、《荔枝蜜》等。如果让学生学好学透,不仅有利于陶冶他们情操,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语文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们教每一篇课文可以抓一两个有特色的方面来谈,给学生学会和掌握,然后去作文。长期如此,学生无形中就学会一些写作技巧了。
写作还是生活中人们交流交际和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有所需不可不为,如礼仪性书信、作业、计划和总结、留言条和请假条等,有些情有所动不吐不快,如日记札记和倾吐性书信等。而只有学会这些文体的基本写作常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解决这些日常生活之所要之所需,做到学以致用。
可见,写作能力是体现一个人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关键,同时也使人终身受益匪浅。那么,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加以探索。
一、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时,要求学生写写对文章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因此,对于每篇课文的学习,可以给学生课前自学的时间,然后提出自学要求,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写一百多字的文章以评价所学的课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内容、思想、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如《小桔灯》、《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你喜欢文中的主人公吗?为什么?或文中什么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松鼠》、《春》、《济南的冬天》等,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文章写得好吗?好在哪里?或你从文章中知道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吗?
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轻松愉快,他们就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消除害怕作文的情绪,进行无意识的作文训练。这样做正是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写作中的束缚,鼓励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成果,善于吸纳学生的意见,师生双方共同营造课堂的生气和活力。
二、课堂讨论中注重以读导写,给予写作方法的指导,然后练笔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阅读是培养语感、吸收知识营养、学习表达技巧的最佳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大量的阅读,感知了大量的信息和语言现象。这些信息和语言现象积累得越多,书面语言就越发展,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就越强,写作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课文赏析,正是对学生的写作起指导和借鉴的作用,以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在和学生讲解分析课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中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写作特点:①运用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碧绿”、“光滑”、“弹琴”等表现景物特点;②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由静态到动态,从植物到动物再到植物;③语段结构内容安排有详有略,即用连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能充分体现了描写景物的详略。掌握这些写作特点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连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注意用词生动准确。若是写景,还要学习作者做到写景井然有序。还有,学习此文第七自然段“冬天百草园捕鸟”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运用简练、生动、传神的动词写出捕鸟全过程的特点及妙处,再让学生仿照作者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项活动、游戏、工作、比赛等。有位学生是这样写了钓青蛙的全过程:
想想我小时候很幼稚很无知。我们经常去钓青蛙。首先呢,我抓来一些福寿螺,把它们坚硬的壳砸碎,然后取出它红里透白的肉,最好是它的肥肉,青蛙最爱吃了。如果你用那块像瘦猪肉的颜色的肉,起码要钓上十几分钟才有收获。取好肉,把它绑在一条极细小的线上,一定要把它绑牢,用一根不长不短的棒牵着那根细线,拿到田里或菜地里,不停地摇动那根棒,使隐藏的青蛙误认为是害虫,它就会来捉“害虫”。这时,你千万别出声,静静地看着它捉“害虫”,等它把“害虫”咬紧,就把线提上来,一手快速抓住青蛙,你就成功了。长大后,才知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不应捉拿。
这位小作者用的动词非常准确、传神,语言简明、清晰、生动。还真有点鲁迅口味呢。
当然,写作内容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不同的文章体裁,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类指导。写人的,如外貌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景的,如环境描写,冷的,热的,春的,秋的,白天的,夜晚的。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就能培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因此,以读导写,以读促写,学生的作文技巧就得到训练,写作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了。
三、学习课文后引导学生写感受
课标着重在“阅读”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何检验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呢?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写写感受。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后,哈尔威船长的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宁死不渝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教师可以趁势设计读后感的题目:哈尔威船长沉着应变,最后以身殉职的感人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从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教育?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如果感人的故事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写作训练就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再如,学习《三颗枸杞豆》,三叔虚度一生及临终前的悔恨和对“我”的期望,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牵动着他们的心,我们也设计
了这样的写作训练:三叔的一生过得有意义吗?联系你的生活,从他的身上你悟出了什么道理?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颗枸杞豆》,学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我为三叔的死感到悲哀,年纪轻轻就结束了一生。另一方面,我还从三叔的事例中得到启示:做事不应像三叔那样半途而废,遇难而退,否则到头来一事无成,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一想到三叔,我全身都在发毛,我为他虚度年华而感到可怕。而我呢?还要像他那样荒废一生吗?不,不要!要是这样,我的命运会更惨的,我不能虚度时光了。我要从现在起,从“0”开始,勤奋努力,学好本领,长大后,像作者一样为社会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如此的写作训练,不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了。”①当学生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定势,写什么和怎么写就不会是愁事了。很多感人的文章,如《最后一课》、《七根火柴》、《父母心》、《麦琪的礼物》等,都可以这样设计写作训练。
四、根据课文情节要学生续写、补写、扩写或设写情节,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智力活动的翅膀,不振起联想和想象的双翼,写作这一主体运动是绝对不会凌空高飞的。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拓宽思维的时空,展开写作的思路,把文章写得内容充实,形象感人,意境深远,提高创新和写作能力。在课堂上,我们经常根据课文情节设计写续篇或补写(把课文中未提及或故意留下的空白处加以合理想象,详细地补叙出来),或扩写(包括对某些情节的延伸)。如上课文《皇帝的新装》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写续篇: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样呢?请大家都来展开想象,给课文写上续篇。又如,上《七颗钻石》时,我们设计了一个补写训练: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这样趁热打铁,学生展开了各自奇特的想象,快速地构思故事情节,情绪就一直保持亢奋,直到写完还意犹未尽。还有,上完《麦琪的礼物》后,学生们都为德拉和杰姆对彼此真挚的爱所感动,我们于是也设计了扩写训练:文中详写了德拉为杰姆买表链的情节,而杰姆为德拉买发梳时的心理和行动又是怎样的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这一情节。上《天上的街市》时,我们让学生尽量享受诗的美好时,也可以设计补写的题目:“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街市上会陈列些什么珍奇的物品呢?还有:“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请你发挥想象,描述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的情景?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写出许多新颖、新奇的故事来。有位学生这样写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的情景:
有一天,天宫正开了寿桃会,皇母娘娘被众仙人逗得乐不可支。趁皇母娘娘高兴,织女的姐姐替织女求情,劝说皇母娘娘结束对织女的惩罚。于是,皇母娘娘用发簪一划,天河马上变得浅浅的,织女和牛郎可以自由地来往了。
你看,织女和牛郎正手牵着手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在天街闲逛呢!织女走进了一家裁缝店,给她的女儿买了一套美丽非凡的轻纱衣裙,女孩穿上去,比织女还要靓丽,她高兴得连蹦带跳起来。他们走着,又看见有一家店摆卖马良的那支神笔,牛郎毫不犹豫地出高价钱为儿子买下来,他要儿子长大后给穷苦人周济……他们还买了一根如意棒,再也不用担心皇母娘娘的惩罚了。从此,牛郎织女一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样的想象正是中学生心灵世界的真切反映,也是他们令人敬服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②就凭这一点,他们就可以快乐,轻而易举地写出美妙的文章,写作能力就在不自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文章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来提高作文能力,形式是灵活多样的。除了续写、补写、扩写,还有缩写(包括写梗概、内容提要),改写(把诗歌改成散文,把古诗改为现代诗,把小说改成戏剧……)。这样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使学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有可能操练到各种各样的文体。长期练习,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更快,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浓,语文素质更好。
五、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写“我心”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这样学生才会兴致勃勃地说真话,说实话,抒真情,亮出心灵的鲜活与坦荡,直言不讳,张扬个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也着重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我们在上梁衡的散文《夏》后,设计了这样的写作训练:作者写夏天有声有色有形,而你心目中的“夏”是怎样的呢?请你用自己美的语言描述一幅印象最深的夏天图。看到这样的题目,学生会马上联系上自己在夏天的生活情趣,内心激动,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提起笔来当然就轻而易举了。如上《小橘灯》后,我们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小记者,受冰心奶奶重托,到重庆去看望当年的“小姑娘”,联系自己现在的生活,想想小姑娘现在是什么样子了?你可能会见到哪些人?看到哪些情景?请合情合理地尽情写出来。通过这样巧妙的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世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写作是生活的需求,自身的需求,形成迫切的愿望,自主的追求。在对作文持有强烈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后,学生就易于动笔而乐于表达了。总之,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讲心话,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③生活才是作文的本源。
可见,在课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渗透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在实施过程中,要想收到更好的效果,还要重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评价。
评价时注重与学生态度、情感的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种需要常以情感沟通的和谐为满足。因此,引导学生情感的正常发展,融洽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当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能力失去信心时,多用些热情洋溢激人上进的评语,鼓励他增强信心,走出低谷,并教给他必要的写作方法,使其不断提高作文能力。当学生作文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师生平等讨论的形式解决困难,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人格和劳动的尊重,既密切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在评语中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如果能幽默委婉,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欢愉的心情,由此支配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老师的修正和批语,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评价时还要注重肯定成绩,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要让大多数学生在享受被夸奖的欢乐中重视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在批改作文时,尽量发掘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并一一指出,学生作文有创新的,一定要充分肯定表扬;学生作文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好的,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内容形式虽然不好,但态度认真,书写工整,也应给予热情表扬,或者全篇文章只有些句段写得好的,讲评时亦可读出来,进行表扬;如果有的学生作文从来没有得到表扬,但他每次作文都能按时交上来的,可以个别交谈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总之,要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某种成功的喜悦。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成功常会导致另一个成功,多方面悉心地爱护成功的小花,就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欲望,从而逐步进入一个乐于写作的境界,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以上方法进行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绩。笔者发现: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兴趣加浓,理解较透彻,容易与生活联系起来。课文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在加深扩大。学生创造性作文逐渐增多,个性作文也较多,千篇一律的故事内容在逐步减少。学生可写的东西较多,语言变得较生动,且学生变得较有主见。有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日记:
有很多同学因为写作文好,受老师表扬了,老师让我们学习人家。我以为呢,别人有别人的优点,我们有我们的优点,想要把作文写好也不必像他们那样写,自己根据另种方式写,也许会更能吸引读者。做人应该要有创新嘛,不应该别人吃肉你捡骨头,我们要抢在前头,把肉先吞下肚。我们总不能踩在别人的脚印上走路,否则,即使能有所成就也不过是捡到别人丢下的精华而已。
这样的日记,可以算作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初步成绩吧。
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作文的研究
1. 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
[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 快乐的假期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 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教学过程: 一、出示照片,讲故事:(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在上海游玩拍摄的照片) 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 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 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 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 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 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 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 事,作文指导《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 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 (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 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 点和内容作为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 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 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 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 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 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 1、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2、师:能结合你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 3、师举例让学生练习说. 五、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 1、刚才,大家在提建议时,说到了要记录假期生活的快乐,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乐的经历让你难忘以外,还有不同的感受让你难忘吗? 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难忘的经历. 生: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兴奋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经历;可以是一种心酸的滋味. 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不一定只有快乐是难忘的题材,只要是一段有意义的经历,都值得记录下来; 生: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一些,写出自己的认为最值得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师:是呀,一段难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纪录了你自己亲身感受,刻骨铭心的历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神奇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你写出自己的滋味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文章. 〔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 我们的小学课题写作文要三百个字最好的叮铃铃,上课的 *** 响了,想上数学课的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进教室。不一会儿,张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教室。现在开始上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是……张老师故意放慢语速,我们在下面急的两眼放光,张老师看我们很想知道,就说:好吧!好吧!告诉你们。这节课我们要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完,张老师就认真的讲了起来。我们在下面聚精会神的听着。
很快,张老师就讲完了。他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让我们做。不一会儿,我们就做完了。张老师走到小亮面前说:小亮同学,请把你做的数学题给我。小亮连忙给了老师。老师一看,本来应该点在十位上的小数点,却被点在个位上。张老师开玩笑说:小亮同学,你的小数点串错门了吧!小亮一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3. 课题《一个美丽的地方》写一篇作文50字左右一个美丽的地方九莲塘的湖非常清,能照出人的影子,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星期日的早晨,我在九莲塘散步.看见湖上有船,再加上阳光的照射,水面闪闪发光,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的、绿色的、蓝色的……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小金鱼在游动,看起来就像一幅生动的图画.风吹过,水面上飘起一条条、一道道波纹.下雨了,无数雨点落到湖上,组成了一幅针线图.太阳照在上面,水面闪出一条条金光.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阳雨啊,大自然可真奇妙.湖的四周种着很多郁郁葱葱的大树.这时,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拼成了一幅美丽生动的树叶画.碧水,蓝天,绿树红花,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九莲塘的湖美在清,美在绿.清如碧玉,绿如宝石.。
4. 小课题结题报告起步作文的过程和方法应该怎么写
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准备阶段。
学生具备了低段写话的基本能力,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写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为中段的作文教学做好了准备。但是,中段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师如何巧妙引导学生迈过起步作文这关键的一关,迈好由写话到写一篇完整作文的过渡由不感到困难的作文起步作文这个坎,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因此确定此课题,就是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新课标的宗旨,研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指导策略,解决一些作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小学的三个学段中,三、四年级正处于中段,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学生正式接触作文的开始。而起步作文指导探究,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迈过这个砍,同时做好低中段的衔接,平稳顺利地进入真正作文阶段。
“起步作文”就像是在教一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怎样迈开“人生的第一步”一样,它需要的是教师给予学生在作文方法上的指导,巧妙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做好写作文的各种准备,所以,它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中年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从何写起,如何去写,运用什么方法去写等问题进行的作文指导探究。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小课题组在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创新作文教学理论,并结合自身的作文教学体会,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逐步达成了共识:建立一种将理论学习、个人作文教学实践课、围绕作文教学的研讨课、组内评价及反思贯穿在一起的系列教研活动,以此来促进本课题的有效实施。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一)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2、写作教学论写作理论为习作起步阶段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佐证。写作理论告诉我们习作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习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
习作的起步阶段就应该以生活为素材,这样学生才能做到 *** 情、写实感。3、儿童心理学写作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一种活动,每个人表达的水平是随自身的成长而逐步提高的。
(二)研究意义1、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可以分为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想象、思维的特点,情感,意志,性格的特点。
他们认识事物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2、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段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这些具体的要求,需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扎实落实。
3、作文教学实践的需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
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都深感作文教学的难度,尤其是中段的作文教学更是尺度难以把握。方法讲得太多,学生接受不了,讲得太少又怕学生不理解,再加上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迈不好这一步,可能就会挫伤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对今后的作文教学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一)研究目标1、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2、通过作文教学实践,探究小学生起步作文指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形成科学有效的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3、通过作文指导探究,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二)研究内容探究起步阶段课堂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模式,起步阶段学生对于写作文的兴趣培养,其核心是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增强写作文的信心。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学习创新作文教学理论杂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
5. 语文作文请各位作文好的朋友帮我写一篇研学的课题研究总结,研究国庆长假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回了一趟玉林老家,让我领略了一回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 晨风中,我们乘坐的快巴车快速地行驶在高速路上,凉爽的秋风轻轻地吹动着路边的小树,六个多小时的路程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间,玉林车站到了.一下车,我第一眼便看到二伯正站在他的小车旁笑眯眯地等着接我们呢.二伯告诉我,因为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回老家,又碰到是国庆长假,家乡的亲戚们可高兴了,把二伯在新西兰留学的儿子,还有我那些在南宁、桂林工作学习的表姐、表哥们都叫了回来,准备搞一个家庭大团圆,我听了很兴奋.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爷爷出生的地方—玉林市城北区高山村,远远的便看到爷爷和很多老家的亲戚都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我赶紧下车,一头扑进爷爷的怀里,看到这么多亲戚围着我问长问短的,我满足极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这个大家族几十个人乘坐着几部小车,浩浩荡荡地去给祖宗扫墓.到了祖宗坡地,大人们忙着除草、摆祭品,我和哥哥姐姐们一边欣赏着家乡的田园风光,一边等着给祖宗上香.家乡真美啊,站在坡上,远远望去,只见那大片稻田、香蕉林、龙眼林像一大块美丽的花地毯,微风吹过,蓝天、白云、金色的稻浪、翠绿的果林在我的眼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晚上,我们整个大家族近百个人围坐在三伯公家宽敞的院子里聚餐,大人们谈笑风声,我和哥哥姐姐们一边尽情地吃喝,一边玩游戏、猜迷语,热闹极了. 几天后,我和爸爸妈妈踏上了返回金城江的快巴车.望着渐渐模糊的家乡,我在心里说:再见了,我美丽的家乡,今后有时间,我还会再回来看你! (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自己修改)你的串号我已经记下,采纳后我会帮你制作。
6. 课堂外的语文“老师”作文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总是可以见到博学的语文老师。
而课外我的爸爸却是我别样的语文老师。识字关——难!上幼儿园时,爸爸就带我游山玩水,陶冶情操。
就说去夏门玩吧,他拉着我的小手,望着海浪流滚滚。爸爸指着我的小手,望着那水天一色的天际说:这是大海!说着就把“海”字写在我的手中,我就是记不住。
爸爸就在我手中写了一遍又一遍。爸爸说:“你要记住,大海是……”我调皮的说“大的呀!”。
每一个字原来看上去都是不明不白的字符,但有了爸爸的指导,我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一个字无数遍画在我手心上,轻轻地,小小的。
而在原本空荡荡的脑海中却记得深深地,重重的。观察关——累!上了学,字也识了不少。
可就是不爱观察。爸爸带我到绿地边儿玩。
小河弯弯地,曲折地流向远方。水花时而打转儿,时而下坠,好不快活。
可那时,我的蹦这蹦那,总歇不下脚来用眼睛去观察一切的一切。似乎只是景。
爸爸站在我边上,不厌其烦地说:“你看,草儿也是动的,它探出了脑袋呢!”,爸爸又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活的。”终于我笑了,也在那时,我心中撒下了文学的种子。
写作美——苦!岁月飞逝,时光如梭。上了三年级了,写起了作文。
爸爸是专家,他指着我写的作文一句一句地指导,补充。他还指导我如何阅读、模仿。
他每一次都笑容满面。我的作文在每一个日日夜夜的背后,倾注了爸爸的心血。
我的作文水平慢慢提高,脸上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来。爸爸的工作很忙碌,我想,爸爸能百里抽空,是多么不易啊!我感谢他,佩服他。
是爸爸引领我走进了“语文”的大门,让我领略到门里的世界的五彩缤纷。朋友,语文在那里?记住关心身边事,让别人关注你,就不会学不好语文的!南通敏学堂作文培训机构五年级:余悦。
7. 小学作文课题怎么写你好,小学作文课题这边提出两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重视口语交际,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作文训练实际上就是发展儿童的书面语言,其一般规律是: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口语训练到写话再到命题作文。(杨再隋《小学语文教育学》)。
二、注重仿写,在模仿的基础上写出创新的作文。
写作时的模仿,就是照着优秀的作文仿写,运用自己积累的写作材料,根据作文训练的具体要求,对范文的立意、结构或表现方法进行模仿的一种作文练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古人行之有效地运用模仿学习法的总结。 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除去古典诗词,都是可以称得上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许多课文具有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技巧,这些文章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内心感受,从中,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和模式,从而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矗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突破”、要“积累”,既从课文中挖掘出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技巧,有效地学习、吸收它。如: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外貌、行为、心理、神态等;景物描写:动态、静态等;环境描写:风、雨或其他场面的渲染描写等)、说明(数字说明、事例说明、注释说明等)、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承接,转折,递进等)、顺序(按时间,按地点,按事情发展,顺叙,倒叙等);另有开头、结尾、过渡等等。然后让学生读背精妙的段落,人人准备一本摘录本,把课文中学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等到写作时能灵活地运用。
8. 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具体小课题研究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具体小课题研究-------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众所周知,作文之于学生,难度之大,真可以用饱受煎熬来形容。
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除少数学生的作文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均衡发展外,大多数孩子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枯燥乏味,生拼硬凑,难以表达出真情实感。若不加以正视,不辅以方法指导,不进行扎实训练,尤其是中年段由低段教学的写话训练向高段教学篇章训练的过渡阶段---这个写作训练的关键期抓不住的话,那就可以说,学生的作文水平只能徘徊在较低档次,难以有大的作为;或发展只能迟缓了。
写作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四年级学生语言发展滞后于思维,往往是心欲言而口无词,或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认识到这个问题,我想解决的突破口首先就在于加强语感培养。
叶老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五次提到要加强语感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语感训练,我认为应从培养语像感、语意感、语情感入手进行。一是抓写具体的训练,培养语像感。
语像感是语感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言语所含形象的感悟。语像感强的人能凭借文本的言语,进行心灵勾画,形成内心视像。
而训练学生把人、物、景、活动写具体,是培养语像感的好方法。学生在写具体的训练中,大脑要浮现表象,细化表象,再造表象,并通过言语形象的描述,使事物具体可感,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感觉。
在具体指导时,可让学生进行“多视角”观察:观察要细致全面,观察要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观察要和联想、想像结合;“多方向”思维:纵向、横向、逆向、类比、发散等;“多方法”表达:经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细想”的观察、构思阶段,进而进入“一挥而就”的表达阶段。为了培养语像感,我们还可以交给学生一些常用“写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像举实例、用描写、做分析、列数字、打比方、抓细节等,使学生的语像能用言语清晰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举例来说吧:这一届学生的中年级作文教学,我不急于从做大篇文章入手,而是加大了片段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往作文架子里填充血肉,让文章内容变得饱满丰实起来。细节入手训练点示例:1、抓人物的音容笑貌进行外貌描写,着力写出人物外貌特征,亲人老师同学都是写生对象,反复先观察后练笔再讲评。
时间一长,当学生读书时看到类似的语句就会特别关注,主动积累,不自觉地揣摩运用,让文章增色不少。2、扣住人物动作,发挥想象,连动句描写法。
比如写一写考试后老师拿着试卷进教室的片段:既要写明老师的举手投足,还要写出与之相关的心理活动;既要留意同学们的动态,还要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举动关系着整个事件,得像用摄影机摄下来一样进行精准细腻的描写,吸引人的眼球。
3、巧用三种提示语描述人物语言的训练。人物的语言往往是文章的出彩之处。
不同的人物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抓住人物的特点,惟妙惟肖地描述每个人的语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其他类训练点还有很多:动物外形描写从毛色、头部、四肢、尾巴入手等,植物则从根茎叶花果实细致描摹;课文中的许多思维和语言的补白延伸描写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二是抓写准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意感。语意感是人对言语意义的心灵感受。
人在说写的过程中,要凭着语意感来组织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言语活动,传递信息、表达心意。语意感的强弱,标志着一个人的领悟乃至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高低。
培养准确、全面、深刻、敏锐的语意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写作训练中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得体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是培养语意感的切入口。
因为准确性是语言运用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言语的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合乎情境,就没有言语作品的生命力,更谈不上创新。
因此,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揣摩、吟诵等训练,大量阅读,从文本中习得语言精华,苦练语言基本功,做到文通句顺,言之有物,言而尽意。其次要让学生重视并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而不要总是依赖家长老师给自己“捉虫子”。
百炼字千炼句,好文出多改。多改,目的在于深入揣摩,可以更牢固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同时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习惯。
这也是前人在作文训练方面非常突出的一条经验。”我们要用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激发学生修改的积极性,此其一;还要大力鼓励善于修改作文的学生,给其高分,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此其二;适时、适当地交给学生修改的方法,让学生自能疏通文字,此其三。
总之通过多种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的方法,促使学生乐于善于修改自己的作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意感。三是加强情感体验,培养语情感。
语情感是人对言语情感信息的感悟和感受。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皆有情”,然而读现在孩子们的作文,那情趣盎然的天性却少得可怜。字里行间,你触摸不到纯洁无暇的童心,搜寻不到天真烂漫的童趣,感受不到妙趣横生的童真。
有的只是单调乏味,缺乏情趣的空话套话,有的甚至是矫。
9.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600字一定要600字的作文,要5篇范文一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学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枯燥无味,只要我们用心地观察,用心地体会,就会发现学习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比如说:今天上午,同学们就是带着欢声笑语上了一节语文课.老师和同学们课前互相问好之后,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上十九课《赵州桥》,咱们来分组把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表演一下.现在我们分成两队,东边的是蓝队,西边的是红队.”老师刚讲完,同学们就哄堂大笑起来,说:“老师,您把方向搞错了,应该是南边是蓝队,北边是红队(我们是面西而坐的).”老师“自我解嘲”地说:“我连方向都搞错了.”同学们再次放肆地笑了起来,但老师还是面带笑容.我想:任老师真幽默,这堂语文课我们一定会上得很开心.“比赛”开始了,老师说:“哪个队把书上赵州桥的精美图案表演得最像,哪一队就获胜.”老师念了第一个图案,内容是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让我们红队和蓝队同时来表演.我们红队的队员,漫不经心地做着动作,再看看人家蓝队的队员,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专心地做着动作.我就想:“我们要再不认真做,把每一个动作做好,迟早会输的.”于是,我给大家鼓劲,我们组也认真做起来.我们先手拉手,再把手缠绕在一起,然后,仰起头,向上面吐气,这样,就把第一个图案完成了.第二个图案是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扯着,各自回首遥望.我和朱天宇先把手指弯起来,用手指扯着手指,最后再各自回过头来向远处看.我想:第二个动作可真比第一个动作容易得多.第三个图案是龙戏珠.老师让我们拿着文具盒当珠子,互相拉扯着、转动着、嬉戏着.我们也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就像这样,我们认真迅速地做了一遍,就等着老师宣布比赛结果了.老师说:“今天的比赛结果是——平局.”刚说完,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我想,这是一堂多么有趣的语文课呀!我盼望着以后天天都能上这样的语文课.范文二“叮零零,叮零零”,上课了.同学们飞一般地跑进教室,坐在座位上,等着老师的到来.这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沈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大叠的作文本,然后扫视了一下同学,最后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改别人的作文.”教室里立刻议论纷纷,有人说:“改作文?这明明是老师的事嘛!”有人说:“叫我们同学改同学的作文,好象很有趣嘛!”沈老师笑着在黑板上写了六个大字,真诚、认真、技巧,然后说:“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同学的作文,要以认真的态度去批改同学的作文.”最后又说了技巧.同学们听了都跃跃欲试.我的心怦怦地跳着,想:我的作文本会发到谁的手上呢?谁的作文本会发到我的手上呢?这时,沈老师走到我面前,把一本作文本放在我面前.我紧张地拿起来,看了那个同学的名字,天呐,竟然是章维俊的,我揉了揉眼睛,仔细地看了看,没错,的确是章维俊的.我心想:章维俊的作文,能写多好呢?想着,也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作文本,认真地阅读了起来,他的开头和结尾处处相连,写得还不错嘛!虽然整篇作文像记流水帐一样,而且错别字和病句都很多.我把他的错别字和病句一一圈了出来,当然也划出了好句,写上了评语.这时老师宣布要读评语.“开始!”老师发出了命令,我快步走到章维俊面前,把评语流利地读了一遍,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这时,倪宇迪以经在那里等候了.他说了许多夸我的话,把我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心里想:他也指出了我的缺点,以后在作文中,一定要少说废话.这节课,我也当了一回小老师,原来同学之间交流是多么开心,多希望老师以后多上几节这样的课啊!仔细回想哪一节语文课有趣,为什么有趣?写下来即可.自己好好想一下,不要投机取巧,很好写的,老师可是能分辨出是否是自己写的.。
写作文活动实施方案
一、应用多媒体网络,积累素材,为课堂写作做准备。常规作文教学往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阅读对象过少,阅读面偏窄,阅读途径偏少,学生对作文既无兴趣,也无法从中获取的“感受”,心中无感,口中无话,则笔下无言。网络多媒体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网络使学生阅读更为便捷,让读写结合更为密切。网络,一方面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摸索作文门径;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习作提供广阔的文化背景。比如我在讲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再进行介绍。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动物的有关资料进行阅读,想不到,他们真的收集了各种各样动物的资料。有可爱的小狗、会说话的鹦鹉,还有凶猛的老虎、爱吃竹叶的熊猫等;有,有文字介绍,还有音像;有介绍小动物生活习性的资料,有描写小动物的范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起来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还记得有一次小练笔,内容是:“我最喜欢的花”。学生同样通过网络收集了各种花的有关资料,有花的生长资料,有歌颂花的美文。通过介绍,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词优文美,还有的同学写起了歌颂花的小诗,活象个小诗人。这样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表象记忆,学生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二、应用多媒体网络,创设作文情境,激发习作的兴趣。在传统作文中,孩子们唉声叹气,不愿写,没内容写。即使是写了,交上来的也是干巴、枯燥无味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生活积累贫乏,在其记忆储备中找不到相应的事物表象。多媒体作文则不同,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的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声、光、电的刺激,图文并茂的界面,实时反馈的特征,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的语言功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那么学生写作的思绪就会更加精细而敏锐,求知欲望就会高涨。所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在创设情景中,就是对人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生动而具体再现,创设的真实情景,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降低了作文的难度,使写作活动充满情趣和乐趣,也有利于学生想象的翅膀,来联系现实生活,选择材料和构思情节,最后则水到渠成。因此,我常借助网络给学生上作文课,围绕习作内容,制作生动形象的、动态的录像资料,给学生们创设一个逼真的习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玩中探索自然的奥秘,捕获最新信息和趣闻,还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写下自己的见闻。比如:第五册有一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开始,课堂鸦雀无声,大家都不敢举手介绍自己的家乡,应该是生怕说得不好,别人取笑。随后,我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功能,图文并茂、声形辉映地把迷人的黄山再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是发出赞叹声。看完了,我再次提问,有一个孩子们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介绍起自己的家乡了,因为自己的家乡也有一座山。一只小手举起来了,紧接着两只,三只、四只、、、、、、,大家都争着要介绍。最后,孩子们都能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进行介绍描写。如果说这节课成功的地方,那是我创设了一个逼真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唤起孩子们已有的记忆,打开话匣子,让学生有话可说,那就有内容可写了,习作的兴趣也就高了。三、应用多媒体网络,及时反馈信息,自主合作评改。“自我修改”是《语文课程标准》④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鉴于此,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然而,传统作文教学的通病就是反馈慢、效率低,每次作文要在一周后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评议,即使是在课堂作文教学中,也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是极少部分学生有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利用其反馈及时,交互性强,效率高的优势,能一改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病。多媒体网络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修改和发表交流的平台。在网络作文教学里面,打破时空限制,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每一个学生都享有网络平台带来的平等地位与空前的自由,自己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教师只是读者中的一只,不再是最后的裁定者。由于本班是多媒体网络实验班,每位学生都有一台电脑,所以,我在评改作文,有时将一名学生的习作切换给所有学生,或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而是都面对同一篇习作,进行师生共同在网上进行修改。有时,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通过网络互相修改作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尝试了合作、自主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通过网络的交流功能,还可以把学生的习作贴到网页上(),这样既表扬了学生,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的方式来延续对作文的学习和讨论。而网上发表、网上评点的优点还在于学生不只是看到了老师的批改,还可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考意见,那些素未谋面的朋友和他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共同修改。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后,学生再修改、再定稿,效果非常好!既激发了作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评改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总之,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突破传统的羁绊,通过听、说、视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景,并可以进行多角色扮演和体验,真正意义上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展现了学生创造的个性,是出色的情境教学能手。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还能使学生获得了初步运用信息资源写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⑤多媒体网络必将使作文课堂教学提上一个新台阶;多媒体网络作文更是现代教育改革中一道独特奇妙的风景。
如何活用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作文资源
1. 活动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有哪些
一、师主导,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学习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原生态作文教学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
二、遵课标,要求低:落实课标精神,切实降低习作要求。三、多交流,分享喜:创造交流平台,分享习作快乐,着力培养“我要写”“我乐写”的情感,在习作过程中“认识自我”。
四、循实际,有差异,:根据课标,依照实际,预设教学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打好基础,中等生提高,优秀生更优秀,“差生”也能写、会写。五、有内容,写日记:坚持从内容入手,“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每位学生都有内容可写。
提倡学生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六、先说说,再写起:把内隐的作文构思活动外显化,通过交流、互相促进,学习表达。
七、读中学,作文习:发展“读写结合”,从单元整体出发,做好习作教学的单元整体备课,从课文中学习观察和表达,并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八、教写法,都受益:根据个学段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围绕“顺序、特点、重点、想象、修改”这五个基本方面,选择和整合各种实用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指导学习实践,反复训练,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有重点、展开想象、写后必改”,善于表达。
九、善评价,多激励:作文评改和考试,要以欣赏性评价为主,注重反思,多做纵向比较,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每一位学生乐写、能写。十、帮差生,保住底:针对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教会他们“能写”,努力做到会写、写得好。
2. 活动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有哪些一、师主导,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学习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原生态作文教学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
二、遵课标,要求低:落实课标精神,切实降低习作要求。
三、多交流,分享喜:创造交流平台,分享习作快乐,着力培养“我要写”“我乐写”的情感,在习作过程中“认识自我”。
四、循实际,有差异,:根据课标,依照实际,预设教学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打好基础,中等生提高,优秀生更优秀,“差生”也能写、会写。
五、有内容,写日记:坚持从内容入手,“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每位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提倡学生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六、先说说,再写起:把内隐的作文构思活动外显化,通过交流、互相促进,学习表达。
七、读中学,作文习:发展“读写结合”,从单元整体出发,做好习作教学的单元整体备课,从课文中学习观察和表达,并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八、教写法,都受益:根据个学段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围绕“顺序、特点、重点、想象、修改”这五个基本方面,选择和整合各种实用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指导学习实践,反复训练,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有重点、展开想象、写后必改”,善于表达。
九、善评价,多激励:作文评改和考试,要以欣赏性评价为主,注重反思,多做纵向比较,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每一位学生乐写、能写。
十、帮差生,保住底:针对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教会他们“能写”,努力做到会写、写得好。
3. 校园新作文的第二届“校园新作文大赛”征文活动方案第5届玉林青年节活动项目
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开启学生新思维、新表达的智慧之窗,发掘具有写作潜能的优秀学子,促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特举办“校园新作文大赛”。
一、大赛主题
奥运·校庆·成长·梦想·情感
二、组织机构
1、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团委主办;
2、玉林中学石羊校区团委承办;
3、特邀团市委学校部和高新区团工委作为大赛指导单位;
4、合作单位:长江文艺出版社,《译林》杂志社,《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
5、成立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下设秘书处和评审团(详见附件)。
三、参赛对象
主办单位喜爱写作的在校初、高中生。
四、时间安排
4月28日 各校区开始投稿;
5月18日 截稿时间;
5月18日—6月15日 评审;
6月16日 颁奖仪式;
五、参赛要求
1、初高中分组参赛;
2、参赛者在大赛主题中选一题作文,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
3、大赛拒绝抄袭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各校区;
4、作品要求:弘扬主旋律、视角独特,倡导爱心、和谐、文明、青春、向上,展现青少年金色的阳光生活。
六、专家评审团
黎波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著名出版人
张遇 《译林》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
寒小风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
七、奖项设置
1、大赛组委会将参赛作品分初、高中组分别设置;
2、个人奖:金笔奖、银笔奖、铜笔奖和优秀奖;
3、集体奖:优秀组织奖;
4、指导奖:获金笔奖、银笔奖的参赛作品指导老师;
5、获奖个人和集体将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奖牌、奖品,凡获得金笔奖、银笔奖和铜笔奖的作品将有机会被选登长江文艺出版社、《译林》杂志社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的相关刊物上,且有机会被界内人士发掘为校园新秀,进行栽培。
八、评审方式
1、公平、公正、公开,一旦评定,不可更改;
2、采用百分制评分;
3、由学生评出入围作品;
3、由名师评审团评出铜笔奖和优秀奖;
4、由专家评审团评出金笔奖和银笔奖。
九、投稿方式
参赛选手可将稿件在征稿日期内通过以下方式投稿:
1、稿件以打印文本或电子文本的形式投稿到各校区的团队办公室处,文本格式:A4双面,标题小二号黑体,正文小三号仿宋,且在文末完整地写好校区、年级、班级、姓名等个人信息;
2、各校区负责人将文稿的电子文本按照规范格式发送到大赛专设的百度“校园新作文”吧上,发帖格式:直接登陆百度校园新作文吧,注册ID使用ID发帖投稿(将会通过短消息进行沟通),发帖主题为“校园新作文+文章题目”。
十、有关说明
1、本活动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
2、相关活动信息请登陆大赛专设贴吧:百度“校园新作文”吧;
3、大赛最终解释权归“校园新作文大赛”组委会。
校园新作文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二〇〇八年四月
4. 活动方案的写作格式是什么样的主题:(大标题)
前言:(概述)
开展活动意义:(为什么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详情讲述该项活动的步骤及活动项目)
活动执行时间:(包括时间段)
活动范围:(观看所针对的对像、区域)
人员配置:(按职就分,所有的工作任务细分至每位工作人员身上)
前期准备:(做好对活动前期的调查、宣传推扩、活动设备的安排等)
工作内容:(提出工作要求,细分工作任务以及提出所完成要求)
活动目的:(做出所想达到的效果)
效果评估(效益分析):(预想活动后所得到的反应及达到的效果)
物料清单:(对所有用到的宣传材料、物品等做好登记)
5. 如何做好小学生作文指导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纵观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不注意交给学生观察方法,再加上学生生活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素材积累不充分,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
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作文时学生多半是无病 ***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以专题组织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完美结合,都在利图改变学生这一“怪现象”。我们进行小学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试图从“生活”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让学生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 因而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尝试着迈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学生能写出真、善、美的习作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
逐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三、理论依据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作文教学来看一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
为了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培养生活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大自然和社会中到处都有知识,到处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课堂,打破作文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
因此,从研究者对生活作文的研究积累与研究的背景来看,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在本校具有可行性。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索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
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融各种教学方法于生活化教学策略。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三)、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
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训练,从学生整个人生来说,训练是一种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述为生活的要求。
(四)、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教学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评改上,作文教学过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论指导下,融作文内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于一体的。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
6. 2010年小学教师节活动方案作文桃李满天下恩情似海深——把最美的文字献给最敬爱的老师,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高xx副组长:宗xx 组员:刘xx赵xx王xx高xx王xx耿xx冯xx赵xx申xx吕xx苑xx 领导小组下设各教研组组长及组员 一;活动目的: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为发扬光大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
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 二、活动主题: 桃李满天下,恩情深似海 三、活动时间: 9月5日--9月10日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 精心装点“祝福角”活动。
每个班级通过“祝福角”里的感恩和祝福的语言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感谢和敬意。“祝福角”位置设于后黑板右下角。
要求同学们亲手布置这个“祝福角”,将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祝福放在里面,设计新颖别致,内容贴切充实,情感质朴真切,参与广泛,效果明显。9月5日前各班完成“祝福角”的布置,少先队将进行专项检查。
活动二: 9月6日之前办一期以“感恩教师节”为主题的黑板报。 活动三: 真情瞬间征图活动。
请各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把师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最能体现师生间的真情瞬间记录下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广大教师致以最崇高的问候。各班上交三份美术作品于9月6日下午上课前交至政教处,届时将制作展板展出。
活动四: 以“老师,您辛苦了”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9月7日晚必须办好,由政教处检查各项任务。
活动五: 我来当老师,让学生体验老师的角色,感悟教师的辛苦。 1、时间为9月8日上午第四节,让学生与老师转换角色,让每节课的课任老师在下面当学生,而让其课代表,或者能够胜任的其他同学替教师来上课; 2、要求在前一天各认课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在降低难度的情况下安排给要替你上课的学生,让其做好充分的准备; 3、课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六: 学校广播站:负责人:王xx 要求:①专设庆祝教师节专题广播。 ②内容:尊师歌曲、古今故事、领导题词、学生寄语、学生及家长贺词信件等。
③制定广播计划,从9月3日开播至9月10日止。 活动七: 注:9月8日晚7:30分在大会议室举行2010年教师节文艺联欢。
教师节人员安排: 主持人:申xx冯xx 场地布置人员: *** x申xx吕xx关xx苑xx赵xx冯x 照相人员:吕xx摄像人员:关xx 节目安排:冯xx赵x各教研组组长及组员。
7. 教师节征文活动方案[教师节征文活动方案][教师节作文 ]一、目的通过征文比赛,让学生学会感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工作,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职业的光荣与幸福……二、主题:老师,我想对您说……三、征文要求:1、体裁不限,篇幅不限,教师节征文活动方案。
2、内容真实原创、健康向上;紧扣征文主题,言之有物,生动感人。3、用A4纸打印或用作文稿纸,每班择优上交5篇至备课组长处,作品注明作者班级、姓名以及指导老师。
4、2010年9月 7日前以备课组为单位上交团委办公室,四、奖励初中部与高中部分别评奖,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教师节作文《教师节征文活动方案》。-------------------------九月,收获的季节,辛勤的园丁们将要迎来第22个教师节。
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展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和崇高责任感,表达我们对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敬意,我校决定,在教师节前夕举办迎第二十二届教师节征文活动。 一、征文主题:迎第二十二届教师节 二、参赛范围:1—6年级的所有学生。
三、征稿要求: 1、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为宗旨,情感真实,内容健康,文笔流畅。 2、内容不限,题材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您可以记录良师的可敬与幽默;您可以回忆人生重大抉择时良师对您的启迪;还可以向我们讲述您和老师之间的动人故事……可以写书信、散文、诗歌等等,总之,只要是和教师、教师节有关的话题,我们都欢迎! 3、来稿请注明班级、姓名。 四、评奖方法: 1、以班为单位进行初选,每班选送三篇优秀作品上交到学校。
2、学校将组成评审小组对来稿进行审评,获奖名单将在学校予以公布,获奖作品的部分优秀作品将陆续在学校校报《Xx报》上予以发表。 五、截稿日期:2010年9月9日 六、活动组织及分工安排: 顾 问: 评审小组: 市Xx小大队部 〔教师节征文活动方案〕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
8. 如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的实施方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的几种方法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就是听、说、读、写, 写作在许多中学生心中是个难点, 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中学语 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要抓得紧、抓得细。
就会象毫末之苗终 成合抱之木一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的。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教师产生了一种近乎错误的认识,认为对学生的写作 指导可有可无,说多了耽误时间,说少了无济于事,教学的任务之重,作文的次 数又有限。于是,每次作文干脆简单的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提几点要求就让学 生冥思苦想各显神通。
殊不知,长此以往“作文难、作文烦”就成了学生的通病。 所以,在作文中我们要进行多样化的指导,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
只有这样, 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训练。
“练”的过程,即运用要领实弹射击的过程。单一 刻板的训练方式和无休止的重复,只可能是事倍功半。
只有不拘一格“随机应变” 灵活处理,才可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写作佳境。为此,要多渠道的激发学生写作 兴趣: 一、让学生勤于练笔,训练能力。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像开车、像杂技表演等,如果训 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多 次的训练。
有些学生怕作文,遇上作文,笔头咬烂了还是写不出几行字,这是因 为学生手里的笔不熟练的缘故。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 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就会舒畅。
除了课本中要求写的作文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加强日常练 笔。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考试成绩差了,竞赛获奖了, 下雨了,刮风了……凡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记下来,有话则 长,无话则短,关键是要有随时记录的意识,记下对人、对事、对物的见解,点 滴。
二、让学生敢于模仿,想象创新。 学会模仿,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
因为模仿是学生走向自我创作的一 种捷径。而想象却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才能轻松地进行创 新。
所以,我们还应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会想象,学会创新。 在学生大量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尝试着模仿别人 的写法, 写一些片段或习作, 这样可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
如有学生仿歌曲 《新 鸳鸯蝴蝶梦》这样写道:“昨日像那东流水,低分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 忧。 好好学习低分依旧, 以泪消愁愁更愁, 次次的低分赶不走。
由来只有优生笑, 有谁听到差生哭。‘学习’两个字好辛苦,是要问一个明白,还是要装作糊涂?考 多考少难知足。
看似像学习最好,是不应该的心理。可是谁又能摆脱中考落榜的 悲哀?花花世界,学生要学习,在人间学习十几年,何苦要逃得远远?不如苦乐 同眠。
今后的日子长的很,摆脱低分和烦忧。高分围绕着多自由,今天考试 100 有,明天的分数还是依旧,次次的高分跟着走,跟着走。”
三、让学生将学过的课文篇名加以有机地组合, 用一条完整的中心意思贯穿, 连缀成一条有情节,有感受的文章片段。学生按写作能力搭配分组,共同商讨选 择篇名,构思短文,并由一人执笔完成。
课堂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感染着每个 同学,大家很快便完成了各组的片段写作。文章片段写得各有特色,不乏哲理, 情感充溢: 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忧郁,因为人生原本就是一条 《未选择的路》 ,需要我们用青春的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 ,不管前进的路上有 急流险滩,有荆棘峭壁,都应坚定《我的信念》 ,用一往无前的勇气破浪扬帆, 奋力登攀。”
四:抓住时机,情境教育融入作文教学中。 曾记得在上议论文单元的时候,有一位学生特调皮,老师多次督促他学习, 使他产生了反感心理,想给这位老师制造一点难堪。
我知道他有这一想法后,临 时改变了计划,上了一节作文课,让所有的学生都讨论他这种想法会产生那些后 果?最后得出: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让老师感到寒心,学生越变越坏,这是一种 不好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理出了这样几个题目: 《不该发生的事》《谈“互相 、理解”》《要“爱生”、更要“尊师”》等等。
事后,作文收上来一阅,几乎所有的 、同学都能爱憎分明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十分透彻。这样不仅 教给了学生怎样去写议文论,而且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情境演示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写作源泉。 在这种情境演示中可培养学生敏锐的 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描写细节的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最直观、最形 象。学生会在这种活动中乐学、乐写。
因为面对他们的是直观展示,只要细心观 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和无话可写。 总之,作文教学费时又费力,老师如不加以及时指导,学生只会做些徒劳无 功的事情。
为此,提倡教师要千方百计想办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指导,让学生 对作文的苦痛感渐渐转化为愉悦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内容提要
本课题在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运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研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具体研究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习者主动探究和建构,不断内化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规范和提高写作水平。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活用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以下基本操作策略:①研读文本,渗透写作指导;②在模写中提升,在提升中模写;③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运用这些教学策略,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也提高自己研读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促进了专业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课文中的作文资源:主要是指教材中的课文。①“课文”即“美文”,习作的典范。课文中隐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②“课文”即“源泉”,习作的舞台。课文中的情境、课文中的“空白”、课文中的插图等等都是学生习作练笔的好材料。③“课文”即“宝典”,习作的秘笈。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方法,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年级特点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这些方法。
活用:是指教师灵活使用教材中的课文,挖掘作文资源,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本课题的内涵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灵活使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并根据学情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课程改革理论。《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自身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写作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教师要活用资源加强写作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鲜活的文本中的作文资源,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四、课题论证
(一)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008年10月,我确立了这个研究的课题,并搜集整理国内外与此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我首先对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如我阅读了《写作与阅读的关系》《语文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等文章,还阅读了《余映潮老师讲语文》《黄厚江老师讲语文》《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胡明道老师讲语文》等名师系列书籍,了解到本课题的研究早就有人进行,不少名师早就关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也总结了他们自己的一些操作方法。但是一般老师这方面缺少考虑,不少教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人为地分割开来,在课文教学中只顾讲授阅读理解,而没有注意到和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在作文教学时又撇开教材中的佳作例文,另起炉灶,花了很多气力去查找合适的优秀范文,使可贵的文本教学资源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非常可惜。
(二)课题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这个对话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感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采用的写法,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写作资源。这就要正确理解并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了,又会促使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阅读、学习文本对提高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两者要注意密切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不少语文教师重视了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而忽视了教材中的语文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人为地分割开来,可贵的文本教学资源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在语言的表达上、段落的衔接上和全文的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若能充分挖掘文中的写作资源,可以为学生寻求到仿写的好基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该课题研究,我的研读文本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教学观念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活用课文中的写作资源进行作文指导和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五、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要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2、初中语文教学中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的内涵、特征
3、初中语文教学中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的方法及操作策略。
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
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思考,实施研究、探究策略,总结反思、指导教学等几个环节,研究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运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教学的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活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探究写作指导的方法及操作策略。
(一)提出问题,分析思考
课题申报立项后,我首先进行现状分析,通过听课、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了解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作文指导教学的情况,探究语文教学中活用课文中的作文因素进行写作指导的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好了,今天关于初中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初中创新作文教学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初中创新作文教学研究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