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的事例简短20字_讲诚信的事例
1.诚信的事例有什么?
2.5个关于诚信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3.关于诚信的名人轶事3个
4.谈诚信的事例
5.关于诚信的典型事例5个有哪些?
名言:
1、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故事:
1、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
2、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诚信的事例有什么?
关于诚信的5个典型事例,如下:
1、“一诺千金”的由来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信守诺言,名声很高。许多人与他建立了牢固的友谊。当时,甚至有这样一句话:“宁得百斤金,不得千金。”(这就是成语“千金之约”的由来)
2、曾子杀猪
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孩子哭了。妻子哄着孩子说:“别走。我会回来帮你杀猪的。她从集市回来后,看到曾子珍想杀猪,赶紧拦住他。曾子说,如果你欺骗你的孩子,他们不会信任你。然后他杀了猪。曾子没有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值得信赖的道德品质。
3、商鞅对木材的信仰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功的支持下主持改革。当时,在战乱频发、人心惶惶的情况下,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京城南门外竖起一块三尺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承诺:谁能把这块木头搬到北门,奖励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这么简单的事情能得到这么高的回报。因此,没有人愿意尝试。
于是商鞅把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者。最后,有人把木头抬到了北门。商鞅当即赏了他50两黄金。商鞅此举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望,商鞅的下一次改革很快在秦国传开。
4、尼泊尔青年
早年,很少有外国人踏上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南麓。后来,许多日本人来这里观光。据说这是由于一个年轻人的正直。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邀请一位当地少年去买啤酒。少年跑了三个多小时。第二天,男孩自愿给他们再买一瓶啤酒。这次摄影师给了他很多钱,但男孩直到第三天下午才回来。结果,摄影师们辩称那个男孩骗走了他的钱。
第三天晚上,男孩敲了摄影师的门。结果他只买了四瓶啤酒。后来,他翻山过河又买了6瓶。他回来时打碎了三个瓶子。他哭着把零钱和碎玻璃还给了摄影师。在场的每个人都很感动。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许多外国人。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5、韩信报恩
汉朝的创始人韩信小时候很穷。他经常没有食物和衣服。他和哥哥、嫂子住在一起,靠剩菜为生。肖汉鑫白天帮弟弟干活,晚上努力学习。他那吝啬的嫂子仍然讨厌他的书。她认为读书消耗灯油,毫无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有一位老妇人为别人当仆人。她同情他,支持他读书,每天给他食物。面对老太太的真诚,韩欣非常感激。他对老人说:“等我长大了,我会报答你的。”老妇人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我会被埋葬的。”后来韩信成了名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想起帮助过他的那位老人。于是他找到老人,把他带到皇宫里,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她。
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
1、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4、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5、诚信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康德
5个关于诚信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事例一:以小见大说诚信
据《玉泉子》一书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别人都不明白辞退他的原因,他自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被辞退。临走时,吕元膺还赠送了钱物。
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奷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诚信者,真诚守信之谓也。诚信,是人生的无形资产,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信不立”,不诚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难处世。与没有诚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险可怕的。
挪动一个棋子,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认真。但小事不小,小中能够见大。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贵的善良;而不诚信,却是一种恶德,世间的无数不幸和灾祸的根源,无不是由恶德所滋生、引发的。小与大,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忽视细节而失败的事例5则
事例二:美国民谣中的钉子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战士绝;战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是美国学者维纳编著的民谣:古代某国,飞马传书,因马掌缺了一个钉子,造成马掌脱落,战马仆倒,战士摔死,信未送到,战争失败,最终导致了国家灭亡。
事例三:爱立信的没落
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爱立信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并世称雄于世界移动通讯业。但自1998年开始的3年里,当世界蜂窝电话业务高速增长时,爱立信的蜂窝电话市场份额却从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国这个它从未想放下的市场,其份额也从1/3左右迅速地滑到了2%!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额一日千里地从手机销售头把交椅跌落,不但退出了销售三甲,而且还排在了新军三星、菲利浦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上,国际上很多濒危的企业一到这个市场就能起死回生、生龙活虎,但爱立信却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
2001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大家去买手机时,都在说爱立信如何如何不好。当时,它一款叫做“T28”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这本来就是一种错误,但对这种错误的漠视,使它犯了更大的错误。“我的爱立信手机的送话器坏了,送到爱立信的维修部门,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他们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700块钱换主板。而我在个体维修部那里,只花25元就解决了问题。”这位消费者确切地说出了爱立信存在的问题。那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T28”的问题,似乎只有爱立信没有注意到。爱立信一再地辩解自我的手机没有问题,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捣鬼。然而,市场不会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给爱立信以“伸冤”的机会,无情地疏远了它。
其实,信奉“亡羊补牢”观念的中国消费者已经给了爱立信一次机会,只但是,爱立信没能好好把握那次机会。
1998年,《广州青年报》从8月21日起连续三次报道了爱立信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引发了消费者以及知名人士对爱立信的大规模批评,而且,爱立信的768、788C以及当时大做广告的SH888,居然没有取得入网证就开始在中国超多销售。当时,轻易不表态的电信管理部门的声明,证实了此事。至此,爱立信手机存在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但爱立信则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据当时参加报道的一位记者透露,爱立信试图拿出几万元广告费来封媒体的嘴;爱立信广州办事处主任还心虚嘴硬地狡辩:我们的手机没有问题!既然选取拒不认错,爱立信自然不会去解决问题,更不会切实去做服务工作。
质量和服务中的细节缺陷,使爱立信输掉了它从未想放下的中国市场。
事例四:最后一关
年前的一天,我去一家公司应聘,招聘一名营销经理,年薪8万。我一路闯关,从99位应聘者中杀出,终获总裁召见。
那一天,我飘飘然地走进总裁办公室。总裁不在,只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洋溢着一脸职业性的微笑,对我说:“先生,您好,总裁不在,总裁让您给他打个电话。”
我掏出手机,拨了一串号码。但就在这时,我看见办公桌上有两部电话,就问那**:“我可以用用吗?”
“可以。”女秘书依然微笑着。
我拿起电话,终于跟总裁联系上了。总裁在那端兴奋地说:“小王啊,我看了你的简历,打听了你的答辩情况,的确很优秀,欢迎你加盟本公司。”
我高兴得心花怒放,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将这个好消息与我的女友分享。半个月前,女友出差去了国外。我刚拨了手机,却又迟疑了:这可是国际长途啊!这时,我又看了看那两部电话,忽然想到:我都快是公司的人了,他们是大公司,不会在乎一点儿电话费吧?于是我便拿起电话:“喂,米妮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总裁已经......”
恰在这时,另一部电话响起。
“先生,您的电话。”女秘书送了我一个诡秘的笑。
“对不起,小王,刚才我的话宣布作废。通过DVP监控,你没能闯过最后一关,实在抱歉......”总裁在电话里温和地对我说。
“为什么?”我呆呆地问。
女秘书惋惜地摇摇头,叹道:“唉,许多人和您一样,都忽略了一个微小的细节。在没有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之前,明明身上有手机,干嘛不用手机呢?
关于诚信的名人轶事3个
5个关于诚信的典型事例如下:
例子一: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例子二: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
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少了这一点。”
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例子三: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
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例子四: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例子五: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谈诚信的事例
三个关于诚信的名人轶事有立木为信、一诺千金、宋濂求知。
1、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2、一诺千金
秦未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都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3、宋濂求知
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了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母亲劝他改天再去,宋濂则表示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 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诚信的优点
诚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要建设诚信大厦,人际交往可以避免的恶性循环,也可以避免作的危害。创造一个诚实的天空,我们的生活将是阳光灿烂的。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有利于社会和谐,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小到个人大到社会都是这样。谈论信用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只有当你有良好的信誉时,其他人才能敢于与你打交道,放弃你的所作所为。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诺千金
关于诚信的典型事例5个有哪些?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讲诚信的例子:
1、曾子杀彘: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跟自己到集市去,就骗孩子好好在家呆着,等自己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妻子回家后,曾子认为父母不能与小孩开玩笑,说话不算话,就真的杀了猪,煮了猪肉给儿子吃。
启示: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而有信,真诚待人,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
2、商鞅立木: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任自己,在公布已经准备就绪的变法条令前,就派人把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放置在都城集市南门前面,许诺:只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他十金。起初百姓只是感到奇怪,没有人动手。后来,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搬动了木头,果然得到了赏金。商鞅这才颁布法令。
启示: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
3、韩信报恩:贫困潦倒的韩信,为了谋求生存,在淮水钓鱼。一位漂洗丝绵的老妇人,同情面黄肌瘦的韩信,就经常把自己的饭菜拿给韩信吃。韩信感激地许诺:以后要报答她。后来,韩信成了大将军,他找来当年的恩人,给她千金,作为报答。
启示:知恩图报,言出必行,才能取得成功,赢得敬重。
关于诚信的典型事例如下:
1、曾子杀猪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2、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黄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3、尼泊尔的少年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4、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5、荷兰商人的故事
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的商船经过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时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三文雅地处北极圈之内,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不幸的是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们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
在当时,这个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故事也为荷兰商人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