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国》入门解读完稿,目录请大家过目

2.读书笔记‖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

3.求几篇2000字左右读书笔记啊!谢谢!!QQ:548862700

4.《理想国》读书笔记之五:被玷污的哲学

5.读书笔记 | 理想国第八章

6.读书笔记 | 理想国第七章

7.理想国读书笔记

8.《理想国》读书笔记第三卷

理想国读书笔记3000字_理想国读书笔记

 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给女神献祭完毕,正准备回到雅典。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理想国》国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凡目下之人文、社科类学科莫不可追源溯流至此,书中涉及了政治学、哲学、学、神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诸多问题。故此,欲入西学之门寻奇揽胜,《理想国》堪称首选路径。该书中文译本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郭斌和、张竹明之译本为最佳,英文译本以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之“The Republic”译笔最为流畅,当为尚未熟谙古希腊文者之宝鉴。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给女神献祭完毕,正准备回到雅典。玻勒马霍斯和格劳孔的弟弟阿得曼托斯挽留了他们,来到玻勒马霍斯家里。第一卷中的有关“正义”问题的所有辩论都是在那里进行的。首先,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的父亲珂法珞斯交流了拥有财富的老年人的优裕生活,并从而引发了有关“正义”的讨论。珂法珞斯认为正义就是“为人诚实”和“欠债还钱”。这一辩论未及深入,玻勒马霍斯起而为其父辩护,但只是坚持“欠债还钱”就是正义,并进一步把“正义”发展为相当于咱们的雷那样的精神境界——对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其次,“愤青”色拉叙马霍斯不满于苏、玻二人的“一唱一和、互相吹捧”,挑起了其与苏格拉底之间的激烈论战。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无他,就是强者的利益”,而且强者是从来不会犯错误的。呵呵,这个诡辩士、愤青子已经颇有些“强权就是真理”的意味了。苏格拉底透过分析所谓的“技艺”就是要使利益达之于客体,而非对于执行者本身有利来加以反驳。色拉叙马霍斯对此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牧羊人就不是为了羊群好,而是为了牧人自身获利,并由此得出结论:"Justice is in fact what is good for the stronger, whereas injustice is what is profitable and good for oneself。" 即公然叫嚣——正义者,强者之利也;多行不义,方能得利。看来政治非道德论者古已有之,始作俑者非此“色愤青子”莫属啊!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和中国法家的慎、申、商、韩之流真当拜色拉叙马霍斯为他们的祖师爷了。最后,智慧的苏格拉底最后说服了粗鲁的色拉叙马霍斯,使之勉强认可了过正义的生活要比过不正义的生活好,理由有三:第一,正义的人聪明善良,不正义的人邪恶无知;第二,不正义者内心烦乱不安,从而不能有效行动;第三,正义者要比不义者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要注意的是,从一开始苏格拉底的被强行挽留,到论辩过程中辩论的话题也随着发问者的牵引而不断地转换,直到第一卷的结尾也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正义”是什么。这样的结局,我们是不满意的,然而苏格拉底的高徒们就满意吗?到底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有答案吗?第二卷能否揭开谜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精心推荐

《理想国》入门解读完稿,目录请大家过目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 文化 ,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政治都是一份瑰宝。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分享理想国 读书心得 ,欢迎大家参阅。

理想国读书心得1

记得在上西方哲学史的课时,讲到柏拉图时老师的幻灯片上有怀特海的这么一句话:全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解。由这句话可见柏拉图在西哲学乃到整个人类的精明文明中的崇高地位。而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或者说他的代表作,则是人尽皆知的《理想国》。所以当我捧起这本代代人推崇备至的伟大著作时,不期望能一下子读懂它,只希望能够从这本凝结着柏拉图和希腊智慧的结晶的书中,得到那么一点点的启示和认识罢了。

《理想国》一书乃柏拉图壮年时期的力作,也可以说是其巅峰之作。柏拉图的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的形式以示读者,此书也不例外。自知仅读一遍是无法体会其精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有不解之处便匆匆带过,只期能稍知其意而已。译者在引言中的介绍已经能令我大体了解到本书的博大精深,谈到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由于我的无知和欲速则不达,实在无法领略到本书的真意,因此仅在此回忆下本书的主体内容和所带给我的一点帮助和启发。

译者在介绍中谈到本书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婚姻自由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 教育 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过这是学者在多次研究此书所 总结 归纳出来的结论,而对于我这种没有一点学术功底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方式,实在无法得出如此繁多和细致的结论。只能就此简易回忆下本书的大概内容了。

第一卷在苏格拉底和几个书中的人物开始对话之后,很快便引入本书所探讨的一大主线——关于正义的定义。色拉叙马霍斯首先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要苏格拉底不要光提问题,而是要直接对正义下定义。而他对正义的定义则是: 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当时的利益。而苏格拉底则对此定义予驳斥。

第二卷到第四卷开始以从城邦来看正义比从一个人来看更加容易,由此探讨一个城邦的正义。接着在第三讲到城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护卫者以及如何来培养的问题。接着谈到全体公民应当按天赋各就各业,城邦的正义在于智慧、勇敢和节制,城邦的三种人各自做自己的事就是正义的。再由城邦的正义引到人的灵魂里有三种品质:理智、、欲望。

第五卷苏格拉底又谈到关于婚姻的问题,提出一个观点: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结合,而最坏的要尽少结合,以使品种保持最高的质量。

接着一系列的论述谈到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优秀的哲学家,并且提出哲学家是最完善的护卫者,也就是哲学家是最好的国王这个著名的论点。

第七卷接着谈到囚犯看阴影的比喻,讲到了灵魂要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在第八卷中总结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具备的条件。并且谈到了四种不好的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

五种政制所对应的五种人。

理想的政制——善者,正义者。

斯巴达政制——好胜争强,领略荣名。

寡头政制——爱财,寸利必得,省俭。

民主政制——快乐间的平等,生活没有秩序,没有节制,平等主义,集合最多习性于一身的多样的人。

僭主政制——被恶所充满,醒着时能够干出睡梦中的那种事的人。

第九卷谈到人的基本类型: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爱利者。

三种人的快乐对比:哲学家能体验另两种快乐和学习事物本质的快乐。灵魂中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

快乐和痛苦之间的中间状态,痛苦时想要平静为快乐,快乐时停止为痛苦。这是快乐和痛苦的影像,是一种欺骗。通过身体传到心灵的那些所谓最大的快乐,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脱离痛苦。

第十卷谈到理念的模仿。画家,造床匠和神谁是真正的模仿者。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以上就是在看书时所记的一些主要的观点,自己看都有点对不起柏拉图这伟大的著作。本书的主线主要是围绕正义这一主线展开,对理想的国度的一系列规划,以及对应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正义。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启发,不过现在想总结却不知从何说起了。柏拉图对正义的一系列阐述使我认识到在人生中应当使严格的要求自己,控制自己不该有的欲望,让理性来引导自己,远离一切的恶,进入那真正的善。并且要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智慧,不断的充实自我,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而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的论述,在通过阅读了本书之后,才明白以前所认为的哲学家为王的观念是很片面的。柏拉图对于哲学家的定义是非常之严格的,并不是随便一个哲学家都能够成为一个理想国的国王,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才能够成为理想国的国王。

书中关于婚姻及生育的问题在我看我是不合乎人类的的,如子女公有等提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而关于优生优育的问题也是如此,将那些素质不好的后代弃之更是有悖于众生皆平等的法则。

书中对政制的描述也让我对以前民主政制的一昧推崇的看法得到改变,发现民主政制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而是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过份的自由和宽容,民主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确实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柏拉图对快乐的论述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我们原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快乐与痛苦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单纯,而常常是快乐与痛苦的象。有时候快乐只是痛苦的停止,而有时痛苦也恰恰是快乐的停止。这让我们在生活中,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以更宽广的心态,更高瞻远瞩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面对的一切。

而柏当图的理念论也带给我很多看见。让我更懂得去寻找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当然柏当图的理念论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仅一点点的接触是不足以完全的认识它,但也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终于很勉强的将这本书看完,虽然过程挺辛苦挺纠结,但是收获颇丰。有人说,二十岁读柏拉图和四十岁柏拉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信以后的岁月时,还需要不但的从柏拉图的书里来寻求智慧,因为柏拉图的智慧实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是哲学这个上的明珠。

理想国读书心得2

西蒙尼得说“正义是欠债还债”。

苏格拉底打比方: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当原主头脑不正常的时候,无论如何不该还给他。

这样看来,西蒙尼得所说的“正义是欠债还债”这句话,是别有所指的。如果双方是朋友,又,如果把钱归还原主,对收方或还方是有害的,这就不算是还债了。那么,我们欠敌人的要不要归还呢?

有人理解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与人为善,不应该与人为恶。敌人对敌人所欠的无非是恶,因为这才是恰如其份的。

苏格拉底理解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就是他所谓的“还债”。

至此一段,可看作暂时对“什么是正义”的认可。

而接下来,则是渐进讨论“正义有用与无用的时候”。

苏格拉底得出的一观点:正义平时在“订立合同契约,合伙关系”在满足这些需要,获得这些好处上是有用的。

苏格拉底把“正义有用的时候”趋向于“静”的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和平”的状态。他让对话者的思想纠结:当你要妥善保管钱、盾、琴或者其他东西暂时“静”的时候,人们合伙,正义的人才是一个较好的伙伴,但在利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商人、军人、琴师的技术就更有用了。可以认为,正义在你所信任的人或事物上是有用的,像联友。

因此苏格拉底反问道:这么说,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这样的吗?——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

至此,我看的还是有点不着边际,似是而非。难道正义不能存在于“对抗”“分歧”“战争”的状态。尽管,确实很多战争的发生从第三方态度来说没有谁方正义之战说。所有战争的发生,都没有“正义”存在可言?

接着,苏格拉底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来说,伤害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的敌人反而是正义的——因为他们的若干朋友是坏人,若干敌人是好人。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就刚好跟西蒙尼得的意思相反了。

苏格拉底看似自然而然,毫无痕迹地把“敌人”和“朋友”放大了。这样看来,这里的关系是绝对的一对一,是两边的位置,不存在任何中立方。举例说:A和B是对抗方,C、D、E。。。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A方,要么在B方?

理想国读书心得3

《理想国》的对话体写作方式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中国的孔子。虽然《理想国》里思想都是柏拉图本人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其思想观念受苏格拉底之深,而且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写,书中一直把正义作为讨论的对象,并通过归谬的 方法 ,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而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遵循着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寻求智慧之路,所以我们读来常常感觉就是苏格拉底本人在 辩论 。同样是生活在差不多时代的伟大哲学家,一先一后,经历竟也是如此相似,孔子有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撰写的、记录其言行的《论语》,苏格拉底有其弟子借其口而使早期对古希腊哲学最初探索得以流传的《理想国》。

初中时就通过一些简单 渠道 听说过《理想国》,心中对“理想国”的定位如莫尔的“乌托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真正拿到这本书才知道“Republic”的真正来源。比起充满幻想的描绘一个理想社会,这本书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古希腊那个充满魅力的辩论时代。由于读的不够精细,所以不敢说真正读懂领会了多少东西,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哲学家们最初一直倡导和崇拜的理性的玄冥、逻辑之曲折、言辞之诡秘。曾经中学时代在历史课上看到那些类似于智者学派的古希腊人热衷于辩论,在田间街头、小巷集市运用各种辩论法则,或谈笑风生,或面红耳赤,或洋洋得意,或灰头土脸的你说我论时,总会对那个诞生最早文明的古国之一,产生无限遐想,所以庆幸在年轻时代还能真正有机会走进书里,走进那个神秘世界。

“什么是正义,”这是柏拉图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西蒙尼德在第一卷一直讨论围绕的中心,“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后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一个好的城邦应该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等美德,每个人都是在国家里执行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如孔子的“性相近也”观点一样,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激发人性里潜在的能力和知识,而柏拉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沿袭。当城邦里的统治者、守卫者、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时,这个城邦就具有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从城邦类比到个人,认为那是“大”“小”“内”外‘的关系,正义的个人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宰自己,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某些政治事务、私人事务上,保持和谐的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行为。

正义永远是快乐的,而不正义反之,王政最好,寡头政治、民主政体、僭主政体都不如以哲学王做统治者更符合正义的定义。针对社会,讨论还涉及了女子教育、 儿童 的生育与培养等问题,并且含有男女平等的民主辉光,一个国家里也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女人,他们也可以去守卫城邦。“理念”说也是柏拉图思想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他认为哲学王应该成为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因为他可以“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 爱好 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文中“苏格拉底”用船长的譬喻说明一个真正哲学家在城邦的处境。

读到中后部分,我的脑海里似乎才开始勾画出“苏格拉底”所描绘的“理想国,”可是就他自己来看,“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当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的时候,”城市、国家才能完善,才能成为理想国。同时柏拉图还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似乎也成为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坚持的原则。于是我也深刻的体会了所谓的“日喻”“线喻”和“洞喻,”柏拉图建构起了他的理念世界。

关于国家,非得有哲学王不可,于是柏拉图也极力探讨几何学的重要性,也包括天文学、音乐、 体操 和辩证法,并且论述了这些的重要程度,他有关这些课程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是他心目中创建理想国的思想核心。柏拉图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描绘的理想蓝图,为19世纪的空想主义者提供了蓝本。

一本《理想国》,涉及到了道德、民主、教育、文艺、平等等诸多问题,一系列看似平常的谈话,范畴广泛,信息量大,却又毫无间隙,娓娓道来,整合而连贯。我想,哲学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先哲们对它的孜孜以求,也不仅仅是因为后来的许多学科就是从哲学分支而来,而是因为它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深邃的思考、对美好的追求,看待事物的态度、缜密的 思维方式 等等都与哲学息息相关,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看待学术问题的不同眼光,无一不需要我们的哲学功底,需要我们与哲人对话,撷他们思想的丰硕花朵。

理想国读书心得4

我没想到,我随意读的一本书,竟让我邂逅了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我也没想到,正是他,让我从新对身边的很多东西有了新的认知;甚至让我对快乐,幸福,痛苦,善,正义,勇敢,,欲望,智慧,爱情等有了新的定义,而正是这些新的定义,让我多多少少地扫去了那些旧的理念,开始往另一条曲径去通幽,而且,因为我不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选择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劳孔,总是赞成苏格拉底的,

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乐的,正义是善的,欲望与是恶的,而理念与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组合,爱要是苏格拉底或伯拉图的似的爱,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义的事,不做独截者。。。。。但我不赞成天堂与地狱会接纳好人与坏人,灵魂也不会脱离肉体而存在,更不会不朽,而且统治者不一定是哲学家,虽然他可能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哲学家,但绝对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现在可以说为什么要感谢他了,其实我那两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认同着物质与金钱是最好的快乐,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属于现在大多数人所默认的幸福之上,并把他作为一种追求。怎么说呢,就象伯拉图在理想国所写的,我是金,银,铜的混合体,虽然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最好的比喻,他们在我灵魂里不协调的运作。可是,苏格拉底说,可以让善驾御其他两种,这是可行的,而且,我所要的东西,就是那种,当然,哪一种,这是我的一个理念。

理想国读书心得5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所以,通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可以用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 传说 ”,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专职的奴隶制国家,特权横行、等级森严,压迫沉重,人与人之间严重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已经是具有创新意识、目光深远、有改革思考的智者。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这决定了他的政策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服务的,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张都不见得是正确的,他的主张也不见得是真正正义的。

《理想国》展现了作者超凡的教育理念。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很多规矩、礼仪、道德,都没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从小时候开始的教育来引导人的行为和方向。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教育应从人小时候开始,包括质朴的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他希望监督诗人、强迫他们在诗篇里培植良好的形象,同时监督其他的艺人,禁止描绘邪恶、卑鄙的精神。他希望通过这样,让城邦的护卫者远离罪恶的形象,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这些从小抓教育的理念,无疑是有远见的,并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从一个人的童年开始施加影响,将服从统治的信念根植于心中,必然是最彻底、最有效、最稳定的统治方法。这些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理想国读书心得1000字相关 文章 :

★ 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1000字

★ 理想国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精彩作文

★ 《理想国》读书心得体会

★ 最新理想国读后感1000字

★ 理想国读书心得总结5篇

★ 理想国读书心得范文5篇

★ 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1500字

★ 理想国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3篇

★ 理想国的读书心得

读书笔记‖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

《理想国》是柏拉图借助于苏格拉底之口来展示对城邦的构建的设想。柏拉图的时代,面临城邦危机,城邦在走下坡路,于是城邦中涌现出诸多对于正义的解释,让原本一神论的城邦结合体而发生蜕变。在此情况下,柏拉图借助于苏格拉底对城邦中非正义的城邦观念进行解构,在反驳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正义理念。解构与建构存在两种意思,一层是针对正义而言,一层是针对城邦而言。其实这两层含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一致性,其具体如下。

整体把握要点: 《理想国》一书中几个看点

整体把握对话形式: 《理想国》对话形式中的人情世故

第一章:解构正义

但凡对于正义要提出自己的概念,就需要先对现实世界存在的理念进行梳理。柏拉图借助于苏格拉底之口对现实的正义加以梳理,包括经济正义、战争正义、强者正义等。现实生活中对此等不正义的正义理念的推崇,源自于现实生活中,但凡持有真正正义的人总是会吃尽苦头,最终堕落到现实不正义的深渊中,认为赚钱才是最正义的。而在这过程中,为了防止由于我们因为真正正义而受到委屈和不他人不正义得到好处而损害自己利益,于是我们相互妥协订立契约。然而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活,满嘴的仁义道德才是理想之境界。此等都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正义,而对于此,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一步一步进行解读与反驳。

序言: 《理想国》序:信仰缺失,国之不幸

第一节: 《理想国》1:如果人情不能加以计算,正义该如何是好?

第二节: 《理想国》2:战争的正义与“联友抗敌的正义”

第三节: 《理想国》3:人民只剩下名义,强者的利益才是正义?

第四节: 《理想国》4:正义的人吃尽苦头,我又为何要正义?

第五节: 《理想国》5:赚钱才是最正义

第六节: 《理想国》6:为何我们愿意妥协?

第七节: 《理想国》7: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第八节: 《理想国》8:满嘴仁义道德,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第二章:建构正义1护卫者

既然现实生活中存在种种不正义的正义观点都被消解,那么柏拉图必须建构自己的正义理念。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对正义城邦加以构建。在这里,他并没有和普通人一样对于事物只是瞎批判而不构建。在他这里,破而后立。对城邦进行排兵布阵,由于城邦与城邦之间可能存在土地之间的战争纠纷,而引发对于城邦的护卫者进行梳理。护卫者需要从幼年开始进行故事、音乐和体育的教育,柏拉图不教你人生而平等,而是这都是苏格拉底试图让大家相信:“人应该各安其位和各司其职”。在这样的安排里,城邦中的护卫者并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作为国之重器,没有私人财产,而是为城邦的幸福不顾一切。

第一节: 《理想国》9:我行我上,你站着看

第二节: 《理想国》10:失去时机,就会前功尽弃

第三节: 《理想国》11:护主的狗,温和而不失凶狠

第四节: 《理想国》12:用故事铸造心灵,对歌颂严格审查

第五节: 《理想国》13:人生而不平等,只是一个谎言

第六节: 《理想国》14:为培养军人,音乐也要所有讲究

第七节: 《理想国》15:为备战而进行的训练,少了乐趣

第八节: 《理想国》16:你没有任何财产,却需要为国家奉献一切

第九节: 《理想国》17:保卫城邦的利器,怎么能有幸福呢?

第三章:建构正义2儿童妇女

建构城邦的目的在于使得城邦能够长治久安,单纯的护卫者保护还不能解决城邦永恒的问题。城邦必须要出生新生的婴儿,这个城邦也要有妇女。在这里,柏拉图借助于苏格拉底之口,展现出城邦的妇女有和男人一样的能力,男女差别只是在生理上而已。对于妇女,要物尽其中。在性行为上也要严格要求,对于后代,统治者要精心加以选择。城邦中的人都是兄弟,城邦中的孩子应该感受战争的气氛,为以后成为城邦守护者铺平道路。

第一节: 《理想国》18:我怕迷失真理,在最不应该摔跤的地方跌倒

第二节: 《理想国》19:赤身,也要和你做得一样好

第三节: 《理想国》20:男女之间差别,唯一不过是生理上

第四节: 《理想国》21:性行为不可杂乱无章,选种必须严格

第五节: 《理想国》22:好的城邦里面,大家都是兄弟

第六节: 《理想国》23:给孩子装上翅膀,让他们展翅翱翔

第四章:建构正义3哲学家

建构城邦不能少了统治者,而这位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是哲学家。哲学家在城邦中得以诞生就非常艰难,这样的城邦并非是幻想,而是柏拉图拿出来当标准的。虽然哲学家的遭遇很惨,但是责任让他得以脱颖而出,拿下哲学家之位。对于哲学家本人成为王者也需要很多条件,比如蔑视权威,记忆和灵魂都要求严格。但这就是标准,与其他城邦比起来,灵魂上得以安宁才是最正义的。而这一切实现的终极前提,都依赖于两个字:相信。

第一节: 《理想国》24:有个爱你的人不容易,你为何不去好好珍惜?

第二节: 《理想国》25:哲人当政,正义城邦就是幻想?

第三节: 《理想国》26:哲学家,他的特性是什么?

第四节: 《理想国》27:哲学家如此悲惨,又何以坚持?

第五节: 《理想国》28:拿下哲学家之位,大众如何信服?

第六节: 《理想国》29:藐视权威,才能守住国家

第七节: 《理想国》30:灵魂转向,哲学家培养之学

第八节: 《理想国》31:哲人王城邦,才是最标准的城邦?

第九节: 《理想国》32:哲人王城邦得以实现的终极前提在于?

附录:

文末附录在写《理想国》过程当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还请大家批判指正。

1. 《理想国》与《君主论》内核一致:人性无药可医

2. 《理想国》:正义的谎言,怎么可能?

3. 《理想国》:真理难求,真爱难寻

4. 《理想国》:破而后立,才是问题的关键

5. 《理想国》:内心的正义

6. 《理想国》:还没写完的读书笔记

7. 你不懂人性,因为你没读过这几本书

求几篇2000字左右读书笔记啊!谢谢!!QQ:548862700

《理想国》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法”,把各方观点都提出来,把其中矛盾剥茧抽丝般地逐层揭露,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作者把对话体运用得十分灵活,他从日常具体事例出发,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不但把人自然而然地引到结论,而且使人看到活的思想进程,激发自己的思考。

而我想就“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部分写下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触。

该部分是苏格拉底和阿得曼特的对话组成,他们就城邦的保卫者们的教育进行了商榷。教育分为身体和心灵的教育,身体的教育由体育完成,而心灵的教育由音乐完成,音乐中包括文学,而文学又分为写真的文学和虚构的文学。人们对于儿童的教育是从讲故事开始的,故而应该从虚构的文学开始讨论,而残忍暴力的故事就算是真实的,也不应该拿来讲给理智还没有发达的儿童听。

于是苏格拉底从神开始说起。首先,神不能犯恶,或者说,不能告诉人们神犯恶,否则人们会认为犯最凶恶的罪也不足为奇,特别是城邦的保卫者,他们必须把随便就相争相斗看成最大的耻辱,儿童听的故事要好,才能培养他们的品德。这样,苏格拉底就将对和平的热爱和人品格的培养的标准树立起来了。

接着,苏格拉底表示,善不能生恶,所以善的事物只能是善的事物的因;神是善的,所以人们生活中的善的事物是由于神,恶的事物不是由于神,而应追溯别的原因。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因,只是好的事物的因。如果一件事情会改变,那他不免变好或者变坏,神是不会变的,因为他不会变坏,而且他已经非常完善了,所以他也不会变得更好,若说神能变得更好的话,即承认其在善或美方面还有欠缺。对于谎言,他们认为,神不需要撒谎。因为正当的撒谎理由有三点,一是对古代事不了解,二是害怕敌人,三是为了阻止疯狂愚蠢的朋友。而神不会对古代的事不了解,也不会害怕敌人,更不会有疯狂愚蠢的朋友。因此,神在本性上是纯一的,在言语和行为上是真是的,他们不改变自己,不欺哄旁人。

一切诗文描写到神的法律便诞生了:神们不是一些魔术家,不变化他们的形状,也不在语言或行动上撒谎来欺哄我们。

接下来,与伊安篇中有些相冲,苏格拉底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摹仿,一个人无法同时写好喜剧和悲剧,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摹仿。这显然与他在伊安篇中提出的,如果诗是一种技艺,那么诗人应该精通所有的诗,互相矛盾。苏格拉底将文学的叙述,将之分为单纯叙述、摹仿叙述和混合叙述,第一种是普通的叙述,第二种是让角色自己说话,第三种是都有。苏格拉底提出,对于低贱的人、奴隶、坏人,要用单纯叙述,因为不该去摹仿他们,降低自己身份,我认为这一点显然与文学自身的规律不符合,苏格拉底不是就文学谈文学,而是以政治思想谈文学。他对文艺的要求不是悦人,而是对社会有益,他追崇用于教育的严肃作品。

然后他开始讨论乐调。不准有悲哀的乐调,因为不利于培养男子汉,柔缓式的也不行,准许保留的乐调是能够摹仿勇者的声调以及在和平时期的泰然温和声调。并且,排除复杂的乐器,只留下琴和排箫。

最后,苏格拉底对音乐教育作了一个总结,将其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其实质是只留下表现美好的文艺,而将表现不好的文艺排除在外。通过这样,苏格拉底便可以创造一个充满美和赞颂的世界,容不下半点丑恶。

《理想国》读书笔记之五:被玷污的哲学

暑期读书笔记&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的心态扭曲了,

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

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

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

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

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傅雷悟通了,

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

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理想国

曾经以为智者哲人如柏拉图者,

其著作势必是艰深、睿智、充满智慧的火花,

使我如坠云端

而不知所踪。

从来认为像

《理想国》

这样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辉煌巨著一定也写得玄之又玄。

如今,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

,尽管依旧无法参透《理想国》中的奥妙,也无法深入的了

解它的深层次含义,

因为它就像一座空中花园,

必须有足够的思想阶梯才能够爬的上去,

它带给我的启迪确是深远的——尽管我只能仰望而叹之,

道听途说而思之,

片言只字而感之。

其实,

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

而在于它给世人

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

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他一生著述颇丰,

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

《理

想国》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

将全国尽收眼底,

国人彼此面识为度。

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

因而他将理想国中

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

3

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

3

种品性。治国者

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

武士们治国,

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

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

3

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

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

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

明了

正义之所在,

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

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

因为私产和

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

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

理想国还很重视教育,

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柏拉图甚至设想在建国之初就把所有

10

岁以上

的人遣送出国,

因为他们已受到旧文化的熏染,

难以改变。

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

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育内容要经严格选择,荷马、赫西俄德的史诗以

及悲剧诗人们的作品,一律不准传入国境,因为它们会毒害青年的心灵。

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

就需要一种聚集的集体,

相互作为伙伴或为助手,

构成一个公共生活

区,这就是城邦。

柏拉图借用腓尼基人的故事,提出著名的五等人论,

把世人分成五等:

金银铜铁锡,高

低依次,这是世界的顺序。一等人可以做国家领袖,二等人可以做大臣,辅佐统治者,三等

人可做商人,四等人为农民和匠人,五等人为奴隶。

柏拉图所奉行的“正义”是一种各行其是,各安其职的社会状态。

《理想国》里论述了四种

“荣誉政治”

第一种叫斯巴达政体或者是克里特政体,这是一个广泛赞誉的是

“第

一等好”的理想国,其他的政体都是这一理想政体的蜕变。

第二种叫做寡头政制,是少数

人的统治军人政体中,是少数握有权势者聚敛财富,其名誉居第二,有很多害处。

第三种叫

民主政体,

是接着寡头政体之后产生的,

是贫富矛盾的尖锐化导致民众的革命的结果,

产生

民主政体(

Democracy

,又是与寡头政体相反的。第四种乃是与前述所有这三种都不同的

最为的僭主政制,这是国家的终极祸害。

有一种政体,极爱荣誉,

它是从贵族政体产生

出来的。制度本身的变动,也是因人的变动而变动不居的。

不同类型的政体,是不同类型的人的集体性格,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

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

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

但是在这个国

家中,

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

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

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

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

在今天看来,

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

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

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理想国》中论述的快乐与痛苦的观点是我比较喜欢和赞同的。文章里说:

“我们通常认为

的相对痛苦来说的快乐,

或者相对快乐来说的痛苦,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或者痛苦,

只是它们的中间状态,

只是我们经历真正的痛苦或者快乐过后,

误把中间状态当成了痛苦或

快乐的反面,这其实只是一种象。

事实上,

我们可以把痛苦的停止看成快乐,快乐的停止

看成痛苦。

痛苦与快乐之间的转化或是界定,

并不只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痛苦或者是快乐,

而是一种相对的,相依赖而存在,并相互转化。

理念世界,

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高端存在。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

没有什么重要程度能够与

“理

念”

相提并论的。

在苏格拉底看来,

我们的世界不是我们认为的世界,

一切物质都是不真的,

因为它们只是个影子,是某个高于世界的投影。世界只是上天理念的投影。一切事物如是,

它的理念在天上,影子在大地上。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

释理念论,他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

“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

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

说,

是黑暗而单调的。

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

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

到外部事物。

我们大学生学习哲学不只是为了学习古代哲人们的经典思想或是意志理念,

而是学会分析的

方法和正确认识事物的方式,

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

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

追求正义和智慧。

读史记,发现中国

——《史记》读后感

一直不敢读《史记》

,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深邃,因为它的博大。这个夏天,我鼓起勇

气翻开它的扉页,展现在我面前的果然是一个浩荡而滂沱的历史长河。

在读史记前,我刚读完《狼图腾》

,心中一直郁结着农耕文明“羊”的阴影,而《史记》让

我重新燃起了心的熊熊火焰。

翻开《史记》

,乱世与盛世,义士,死士,智士,忠义与背叛。各路人马在历史的舞台上舞

出属于自己的那一幕,

留下一段传说和史书中的浓墨,

便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是一种豪

迈,也是一种气概。

而史记就是这样一部大气滂沱的史书巨作,读完它,我似乎触摸到了历

史的脉搏,

我感受它的跳动,我知道它是鲜活的,

因为那里面流淌着的炎黄子孙的热血。如

果非要给《史记》这部史书加上背景音乐,我想那该是纯粹的鼓点,鸣鼓作战,勇往直前。

教科书对《史记》的描述是这样的: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

,

五十二万多字

.

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

,

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

,

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

。我想,史记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在现代,人们更应该去读《史记》

,因为《史记》

里有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东西——气节。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样的传世名句想来大家都应该知道,

在制定的《史记》十大名篇中,有五篇与气节有关。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

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

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

——

《鲁仲连邹阳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

——

《李

将军列传》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至今读来,还是一字一句都灿烂光

华。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

人们最看重的不是财富,

不是权术,

而是一个人的节气,也正是这样的

信仰让无数炎黄子孙在威逼面前不屈服,

在利诱面前不转移,

在身体和心灵都受到非人的折

磨后,

高贵的灵魂任然能够在小人面前折射出伟大的光芒。

他们的肉身虽殒灭,

但他们的灵

魂成为了巨人。

而在现代,

物质的气味已经掩盖了千百年来为中国人所信仰的气节,

君不见,

一家人能够因为一套房子的归属而大打出手;

君不见,

一个企业的员工会因为升职而明争暗

斗;君不见,朋友间会因为金钱而亲密无间也会因为金钱而分道扬镳。

无所谓气节,无所谓

忠义,只有最实际的利益还有权利。不得不说,这是现代中国人的悲哀。想来,中国人的信

仰缺失已经不是一段时间的问题了,从

1840

年的战争到现如今,我们经济上强大起来

了,但我们精神上仍然脆弱,可以说,这是十分危险的。

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无法以强大的

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

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

最终会被自己而打败。要知道,精神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而《史记》

,便是现代人最好的

精神补品。

诚然,我们在物质上要比前人优越许多,但在精神上,

前人的高度是现如今的我

们所无法企及的。

此外,

《史记》详细地记载了各个时代的风貌,饮食,服饰,礼节,兵器等等,所有的这

一切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这也是其他的史书所不能及的。看

《史记》看到的不仅仅是

史实,还有各个时代的精,气,神。很神奇,一项觉得古书无味的我竟在《史记》中读出了

另一种况味。千里单骑,

雪夜突袭,

一个个故事汇成了一个浩荡滂沱的历史长河。

曾以为古

书无味,怎料,一本《史记》

,一部史书著作,让我改变了想法。

在《史记》里,我最喜欢的是关于东周的部分。东周一个分裂而混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

中,总是不乏奇人志士,各路人马,来去纷纷,看似眼花缭乱,实则历史一直在按照预定好

的规律在向前行走。

郑庄王,一身智谋,怎奈寿有尽时;楚庄王,穷兵黩武,一生征战,也曾上演“楚王问鼎”

这样的历史大戏;齐桓公,管仲为辅,几成霸业,怎料晚年凄景。南宫长万,天生神力,却

也为孝为忠而死;无名老人,知恩报恩,泉下也结草。管仲,忠义一生,为桓公而治天下,

无奈晚年忠谏终成空。

我相信,中国人是有着强烈宗族观念的,

而《史记》

便是一部可以在过去寻找属于自己

的足迹的书。

中国人何以有今天?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

到底是什么?我们真如某些外国人说的那样没有信仰没有民族个性吗?我们最原始最本真

的模样到底如何?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

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摘自《史记

五帝本

纪》

黄帝,中国人的祖先之一,虽然这个人物现认为只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但是他代表了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

在今天,

在这个世界多极化的时代,

我们中国人更应该相信我们是强大,

团结而又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要亮出自己的色彩,要相信,我们都是黄帝的后人,我们

来自一处,我们心向一方。

合上

《史记》

我又回到了这个安静的世界,

但是我的思绪仍然停留在那个金戈铁马的

时代。

我仿佛听见战鼓敲响的声音,

我仿佛看见冒死直谏的忠臣,

我仿佛看见帝王踏上宝座

的背影,

我仿佛看见战火纷飞的沙场,

我仿佛看见歌舞升平的盛世,

我仿佛看见战死沙场的

将士,

我仿佛看见雪夜突袭的出其不意,

我仿佛看见视死如归的坚韧不屈,

我仿佛看见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创造着历史,

推动者历史长河的奔流。

我的视线渐渐模糊

起来,我看不见了,但我能感受到,那奔流的声音,就像是血脉在涌动。那有节律的声音,

分明告诉我,这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而这个民族的名字是,中华民族。

读《史记》

,发现中国。

孙子兵法

《千字文》有云:天地玄黄,宇宙洪

。华夏肇始以来,巍巍

5000

年,留下无数华章美文,

《孙子兵法》就是其中的奇葩。时间掩不去其魅力。读它如饮纯酒,又如醍醐灌顶,很多感

慨心得,不吐不快。

《孙子兵法》涉及方方面面,从我的角度和理解,在几方面如策略、和现代的联系等等

谈谈看法。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兵,

狭义说就是战争,广义包含政治军

事等等。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战术、战役、战略

3

大层次。说:

“战术上重视敌人,战

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的胜利,也许能扭转一时的局势,但是,战略上的失误,确往往导

致身死国灭的惨剧。

古来有迦太基对罗马,项羽对刘邦,都是战无不胜,一战而身死国灭,图为古人扼腕!比较

近现代的两个例子,

我们可以更加感性的认识到《孙子兵法》

里的智慧。抛开意识形态和民

族感情不论,单纯的从“为兵”角度评论二战时的德日两国,都是战术上不无可取之处,但

是战略上的短视确导致了它们的彻底失败。孙子曰:昔之善战者,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

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

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孔子曰:

“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忠恕而已矣。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一个国家,一只军队,小至一个公司、

家庭,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盲目的追求过分的目标,从而导致失败。说道德国,正是由于

对波兰、法国的胜利,或者再加上掌权后无论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

使其冲昏了头脑,

不顾自己人力、

的条件,

盲目或者干脆说疯狂的向斯大林领导的苏联

叫板,宣战美国,从以几乎一国之力

vs

全世界,安能不败?如果,有战略头脑,能

够见好就收,在战胜法国之后,与苏联联手,自己联合意大利挥兵中东、北非,把地中海控

制为轴心的内湖,苏联南下东南欧及中亚,兵临英国的战略后方和人力、大本营印度,

则胜负尚未可知

有人说:

“阿拉伯人还在呼唤自己的,

而印地安人确已经永远失去了拥有的机

会了。

”当今世界命运最多舛的两个民族是库尔德和阿拉伯人,他们都在为建立一个独立、

统一的民族国家而苦苦奋斗。

我们这里不妨把视线拉向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焦点的阿拉伯。

战以后,

正像在印度那里做的一样,

阿拉伯也被老牌帝国主义者人为的分成了多个国家,

是,

同样的历史辉煌,

同样的文化信仰和同样的民族使阿拉伯的民族统一难以遏抑。

细心的

人可以注意到阿拉伯国家很多执政党都是“阿拉伯社会复兴党”

,他们的纲领都是致力于阿

拉伯的统一。

90

年代初,萨达姆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可是也失败了。这次失败的影响,也

许只有阿拉伯人自己才能体味其中的苦涩,但是不妨碍我们来讨论其中的得失。客观的说,

从天时的角度,

90

年代之前的美苏争霸时期是最佳时机,那时,阿拉伯统一的最大阻力,

美军在半岛并无驻军。进入

90

年代,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但是当时萨达姆如果真的能够审

时度势,掌握《孙子兵法》的精髓,也还有成功的可能。

“兵者,诡道也。

“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在当时,埃及已经投入美国的怀

抱,可以不计。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加起来占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大部分,所以,萨达姆向

他们开刀的政策并没有错。

在苏丹、

约旦尤其是巴勒斯坦的人民在穷苦中挣扎的时候,

那些

王公们却一个个穷奢极欲,花天酒地,他们收进天下的财富,

金银珠宝,甚至在那里收藏飞

机!在那时,科威特国小不提,

沙特王族在国内已经是声名扫地,

在当时美国还没驻军的情

况下,

就像一个纸糊的空壳,一推既垮。

当时萨达姆应该在沙特积极扶持反对势力,就像本

拉登的“基地”组织这样的势力,首先推翻这样的。试想,如果当时萨达姆以阿拉

伯世界最强大的装甲力量,首先挥兵沙特,在沙漠开阔地带,美军来不及反映、调兵的

1

个月内扫平那些人间垃圾,

顺手收拾也门、

阿联酋、

卡塔儿、

阿曼和科威特这几个弹丸之地,

“兵贵神速”

。美军就是想调兵、登陆,也徒可奈何至少不会向历史那样那么轻而易举从从

容容的用几个月的时间派兵布阵,

把绞索绞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而且,

那时伊拉克已经控制

了石油产量的

60

%以上,美国就是动兵,难道不会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承受力么?利用石油

武器,就像在

70

年代那样的,

“不战而曲人之兵,上之上者也。

”也许,阿拉伯民族的历史,

将会改写,

但是历史不容设,

“忘记历史意味着被判。

萨达姆首先出手科威特就已经是失

策,在此之后,进退失据,先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后又突兵冒进,导致丧师,而后全面放

弃,一溃千里,简直就是李德反第五次“围剿”的翻版!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堡垒

主义,撤退中的投降主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事上

的失败伴随的不仅仅是萨达姆本人的失败,

这是阿拉伯上世纪最后一次抗争,

现在,

伊拉克

已经为美国所控制,半岛上沙特之类王公也已经让美军驻扎得到他们的保护,相信在

50

以内,

不会再有统一的可能,我为阿拉伯一哭!前几天看见卡扎非的妥协。

这是一个浪漫的

英雄,

曾记得他以不足千万人口之一小国与美英叫板,

也曾记得他为了从新拟和分裂的和埃

及、

叙利亚组成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而亲自驾驶拖拉机推倒利比亚、

埃及国界时表现的浪漫

及淳朴,看到他现在脸上也已经沟壑纵横,在阿盟的开幕式上叼着雪茄,旁若无人,然后扭

头就走,离席而去。我想,这时,他看着身边阿拉伯国家这些首脑,心里充满着愤蔓,不,

应该是蔑视吧?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

上。

怒可以复喜,

愠可以复说,

亡国不可以复存,

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主慎之,

良将警之。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看着他的身影,我一叹,无奈的自全退却。英雄孤寂,夕阳陌路。

1

读书笔记 | 理想国第八章

好不容易弄清楚了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家,然而《理想国》第六卷一开始,苏格拉底又让人泄气了。

世间万事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一座城邦,到一个茶杯,一块石子,再到人的生命,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是。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却又瞬息万变的世界,人迷惑了。每个人都在试图描述世界,每个人都在评价、判断,然而,每一个人又都看不准、拿不定。这种模糊的不确定性让人苦恼。其背后隐藏的是不仅仅是语言面对世界时的贫乏和无力,更有人的认知中,深深的不安。

变化莫测的世界让人类不知所措,但是,一切必须有一个解释。

所以,我们要有哲学家。作为真理的守护者,他们热烈地追求着永恒的实体,练就了一双洞察事物本质的火眼金睛,不受那让人恼火的永无止境的产生和幻灭的过程地影响。本来指望着他们带领众人和城邦走出荆棘,走出迷茫,走向光明。然而,让人沮丧的是,城邦中似乎并没有哲学家的位置。

好比有这样一艘船,船长耳朵有点聋,眼睛也不怎么好使,于是一些水手连哄带骗,使尽阴谋诡计,困住船长,侵夺了船的指挥权,他们任意挥霍船上的给养,吃喝玩乐,任性地在大洋上航行。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船上建立帮派,凡是曾经支持过他们夺权的,现在都成了功臣,其他人,都被他们排挤,而且被骂成废物。

这是一出闹剧,也是一出悲剧,但是这样的悲剧却不断在历史中上演,一次又一次循环。那个耳聋眼瞎的船长,尽管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带领者,但他至少懂得航海需要专门的知识,特别的经验。但现在,篡位者们将他软禁,剥夺了他身上最后的光环,这还不要紧,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真正的知识的蔑视,是对待真理的无知和傲慢,哪怕此时,来了一位真正的航海家,愚蠢的水手们又怎会将船只的指挥权拱手相让,相反,这位真正的航海家反而会被他们当做废物。

这就是哲学家在城邦中命运。原本,苏格拉底精心将他们打造成理想的城邦领导者,到头来却发现,他们非但不可能获得领导城邦的机会,甚至连一个受尊重的位置都求不得。

在古典时代,哲学被看做智慧的代名词。然而,以现代的视野来看,这种模糊的对应显然太过笼统。尽管它保罗万象,但是,边界的模糊性很难让我们能够建立起认知的秩序。在理想国的语境中,哲学家之出现,乃是为了理想的城邦的实现,因此,对于他们所应当具备的专门知识,我们应该划出更清晰的边际。

其实苏格拉底在第六卷一开头提到已经提到了,“谁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我们就确定谁做城邦的守卫者”。

为什么法律和习惯如此之重要?因为,城邦作为一个共同体,是为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使得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境况能够优于独立状态。苏格拉底也说过,团结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善。城邦不仅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历史与现实的纵横交织,使得城邦中的居民紧紧地凝结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实聚拢人心依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是生存的压迫;而历史的连接,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引力,让人们在时间之流中获得认同感。

城邦需要哲学家做的,其实就是维护城邦的团结,建立并维护正义的秩序,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天资优秀,且精明睿智的人来做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他们在杂芜的世界中找到理性的方向,带领国家避开贫穷和混乱,走向富裕和强大;我们需要他们用他们独有的智慧,协调城邦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在适当的时候定纷止争,做出公正的裁判;我们需要他们妥当地配置城邦中有限的,使得各阶层能够获得最大的幸福;我们还需要他们为我们的后代提供最恰当的教育,使得城邦的文明和我们的传统得到有效的传承。

可以看出来,城邦需要的“哲学家”与苏格拉底心中完美的“哲学家”毕竟还是有一些差别。

在苏格拉底的描述中,要成为完美的哲学家,必须具备许多优秀的天赋,“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可以感觉到,苏格拉底对哲人王的期许,多多少少也渗透着他对“完美人性”的渴望。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一厢情愿,也是人类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的一个必然结果。

仔细分析一下苏格拉底提到的这些天赋还会发现,其实它们并不是一组平行的概念,其中一些是智力方面,一些是性格方面,还有一些则是兴趣方面。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智力方面的因素很大程度上由先天决定;性格方面的因素应该和成长环境有关;而兴趣或者志向方面,则与所受的教育,知识视野有关。苏格拉底一股脑把所有的因素归为天赋,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在古希腊,学者们还没有建立起分科治学的意识,习惯性地将许多看起来相似的概念丢在一顶大帽子下面。

如果上面这种归纳成立,那么,接下来优秀的年轻人在成长为哲学家之前,就被被城邦败坏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兴趣决定了人选择的方向;性格决定了人受欢迎的程度,和协作能力;而智力则决定了人成长的速度和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成为某种特定的人之前,首先他是一个人,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政治家,或者艺术家和工程师,一般来说,他们要共有一些必要的“硬件”基础,在这里就是性格和智力。

所以,这样看来,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哲学家的关键就在于“兴趣”这个因素上面。如何定义这里的兴趣呢?这不是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兴趣一方面一定是对于某种事物的一种“酷爱”,一种近乎于偏执的的爱,于哲学家来说即是“爱真实”。苏格拉底有一段很玄妙的描述:

苏格拉底将这种“酷爱”看做“爱知者”的天性,但却是一种需要精心呵护的天性,否则在其发育为真正的哲学家之前就早早被败坏了。

我们很难说苏格拉底哪里说得不对,而且这个问题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因为和一个古人争论“爱真实”到底是天性,还是后天形成的兴趣不太可能得到什么有益的答案。不过我们倒可以看看其他人就这个问题的看法。

叔本华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论教育》,他认为,孩子在15岁之前不应该学习哲学或者宗教这样的科目,因为这些科目需要开阔的见识才能理解,孩子如果不能够理解而只是生硬地学习,就可能导致严重错误的观念。

回到理想国中,如果按照叔本华的说法,无论是治理国家所需要的运筹帷幄,还是认识“实体”所需要的洞见,显然都是超出了孩子的接受范围的。但是,如果我们在15岁之后才开始教孩子哲学,他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否已经将他属于哲学的天性败坏?又或者是另外一种情形,他的天性中并不存在什么与哲学相关的东西,如果他后来有幸爱上哲学,全都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切都未可知。

兴趣的问题到此为止,我们再来看看哲学家是如何被败坏的。

苏格拉底用了一个比喻,意思清晰明白:

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无论做什么,无论走到哪里,必然受到人们的称赞和追捧,年轻的心怎么经得住这样的诱惑。更何况,这些赞赏和追捧中,不知道还夹杂着多少算计和阴谋,岂是他们小小年纪所能识别的。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一点苏格拉底早有认识。人们以为是诡辩家败坏了少年,哪里是这样。诡辩家只是顺从流俗,迎合大众而已。他们只不过像驯兽师那样,更懂得野兽的本性,懂得投其所好,懂得如何撩动其情绪。他们并不在乎什么真理和正义,他们只按照野兽的意见来表达,凡野兽喜欢的就称之为善,凡野兽不喜欢的就称之为恶。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样的人既是可恶的,又是可悲的,与其说他们败坏了少年,不如说他们做了庸众的帮凶。

年轻哲学家的遭遇还不止于此。当献媚和误导不能达到目的,那些曾经跪在青年脚下的野心家们就动用私人阴谋和公众控告。在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私人利益,任何不能帮助他们攫取更多的利益的人就是障碍,就去要被隔离,于是各种污名,污蔑接踵而至。这一切,与我们开头提到的那艘船上发生的事情惊人地相似。

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当那些最配得上哲学的人离弃了哲学之后,小人们乘虚而入,玷污了她,使她蒙受污名,受无端的指责,更让人们以为玷污者的那些诡辩就是真知。

至此,哲学在现实城邦中的最后一点尊严被剥夺。

读书笔记 | 理想国第七章

阅读内容:《理想国》 第八章 教育之实与影响

读这一章的时候,脑海里总浮现出一个黑黑的洞穴,走进去一看,里面黑漆漆、布满尘埃,在可视范围内所有东西都是模糊的,再往里走,发现里面住了一群人,借着一束火把的光,我模模糊糊看清了他们的脸。他们看到我也很惊讶,我带着他们走出洞穴,来到外面光明的世界。就在接触到阳光的那一刹那,他们所有人都捂住眼睛,有些胆小的甚至三五个抱成团。

我知道,从此以后,这群人的一切都将改变。

从黑暗混沌的世界到达真实光明的世界,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要把一个人从头脑简单变得思维缜密,从作恶多端,变成一心向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最艰巨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里的教育,并不是音乐和体育,而是分为一、二、三的东西,即数学。苏格拉底认为,数学是都要学习的能够开启智慧的学问,如果理想之国能够正确使用数学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国人变得有思想,到达对真理实在的认识。

我们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无需借助理性就能判断的,例如这是杯子还是手指,二是需要借助理性才能判断的,例如这两只苹果哪只大哪只小。

苏格拉底认为,数学能提升人的理性,它既能用于哲学,又能用于军事,它是不可或缺的学问。因此,虽然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但理想之国的儿童必须长期接受算术的训练。

除了算术,苏格拉底还建议儿童学习几何中比较深奥的部分。几何学的探究对象是永恒的事物,而不是暂时的生灭变化的事物。能够精通几何学的人,在其他事物上必然也比其他人精通、灵敏。

除此之外,苏格拉底还强调了思想辩证法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把它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入门。思想辩证法依靠理性的论证,而不是靠感官的知觉,探究的是事物的本质。如果日积月累加以训练,便可最终获得对善的本质认识,也就能到达可知世界最高的认知。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应当以美和善作为最终目的,否则就是玩物丧志。苏格拉底赞成多探究无形物,因为只有这样,所有学科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窥见真理的大道。

把哲学研究作为目的,日夜不辍,必然会给人们带来莫大的益处。它能够使人看见变化事物背后那个一直存在的不变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天文学能够引导我们朝上看,而非朝下看。因此,苏格拉底认为,少年应当修天文学。研究天文学不仅仅要观看日月星辰的形式之美,更要以解决问题为首要任务,只有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天赋的理性能力才能显示出它的作用。

一个自由的人不应该被强迫去学习,肉体上的强迫训练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但是智力上的强迫学习对大脑的伤害是明显的。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该强迫孩子学习,而应当用游戏的方式教授孩子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此时,大人应当从旁观察,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天性。年满十岁的孩子可以送到乡下的,学习他们应该学习的学科,包括思想辩证法、哲学、算术、几何、天文学等,不在父母身边就不会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如此这般,理想之国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繁荣昌盛起来,国民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

理想之国,固然难至,然心之向往也。

理想国读书笔记

阅读理想国 第7章 政治 哲理

唯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够认识到变化中永恒不变的东西。

真正的哲学家是热爱寻求永恒知识的人。他们最憎恶的是“伪”,最爱的是“真”。

哲学家也有欲望,不过他们的欲望只专注于对智慧的寻求,追求精神的快乐,而不会去追求肉体的快乐。同时他们有节制的美德,不贪求富贵,且心胸开阔、公正善良。

一个人如果学习起来收效甚微,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乐趣在其中,更不会有这方面的爱好了。说的很对,就拿学习举例子,一个学生如果喜欢学习,对学习感兴趣,他的各门学科知识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一个人既好学又有良好的记忆力,既爱真理、正义,又节制、勇敢,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完美的了。等到他们年龄和学问趋于成熟的时候,便可将国家托付于他们。

谚语说:“智慧之人不会主动到富贵者门庭任职。”所以人们要想有一个智慧的管理者,就应该主动去邀请有管理能力的人。

教育当以良善为先,不然一个人天赋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

天性很重要,但后天的教育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合适,所处的环境不好,即便他有哲学家所有美好的天性(正直、良善、公义、勇敢、热爱真理),也会渐渐背离,变得跟普通生活中的名誉、地位、财富等一样世俗。

大凡具有高尚和自由理想的人,他们的言行不会因外在的他人的看法而改变,他们完全根据真理的要求行事。

人只要一骄奢*逸,聪明才智之心就会被蒙蔽,最后所学的东西也就白学了。所以人一定要节衣缩食,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

美要用心去看,用眼睛看到的美只是事物的表象。

《理想国》读书笔记第三卷

理想国读书笔记

——究竟是关注“正义”还是关注“理想国”?

《理想国》整体取对话的形式,开篇又有着与主题看起来并无多大相关的场景介绍、寒暄和使读者们略有些不知所云的开场白,这并非毫无意义。对话,尤其是日常的对话,反而更接近智慧的本质和政治学(政治哲学)所关注的政治动物——人的本质。我们每天都活在的这个世界而非智者们臆想的理性人、无知之幕或者其它什么设,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之所在。

这一篇对话的一开始,苏格拉底、克法洛斯由对于人生的闲谈转到了对于“正义”的研讨上。克法洛斯和其继任者波勒马霍斯似乎与苏氏达成了这样的默契:讲真话不是正义的本质要素(331B——332,克法洛斯开始以为,“正义”即“讲真话”和“归还所应归还的债务”,不过马上不再坚持,波勒马霍斯则自动放弃了这个观点)。这一点作为伏笔,实际上在整个《理想国》中都提及了。甚至可以说,理想的城邦必须由哲学家们用“讲话”的方式才得以构建。那么,说谎的手段是否会演化成目的呢?苏氏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不在“正义”的考虑范围之内。

克法洛斯的朦胧的正义观似乎应该得到关注,因为到后来苏格拉底恍然大悟般地发现城邦的正义在何处时,所指的“各司其职”正与克法洛斯的说法不谋而合——每个人得到他所应得的,处于他所应处于的。这是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种正义观的正确性?毕竟,某个接近于真理的观点的提出不可能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认同,因为正是这样的人构成我们的世界。

讲真话不是正义的本质要素,这是《理想国》的原则之一。把持正义者有必要利用人们的无知、愚昧,利用象引导使其走向“好”的生活。实质上,对于这一点的同意基于人类普遍赞同的两个前提和一个仍有争议的设。前提是:1、绝大部分人类无知,如洞穴中之人,无力认识到真相之所在;2、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幸福。问题在于:幸福究竟是否为一种终级价值?(边沁似乎理直气壮的回答说:“是”,然而这出自像他那样思想者的本意吗?幸福有统一标准吗?)另外,最为人关注的一点是:幸福是否在于一类超乎常人的存在(神、先知、哲学家)引导常人向其迈进,在途中这些“超人”可以使用任何手段(甚或改造人性)而不必问其理由如何?《理想国》似乎表明,这不现实。

克法洛斯及波勒马霍斯所主张的正义在于归还、给予他人所属于他的一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将属于某人的东西给予他是不明智的,并非所有人都善于利用其财产和所有物。苏格拉底巧妙的反驳似乎隐含了这样的前提:正义有益。确实,若正义有益,则我们就被迫要求每个人只应拥有“适度的”(因为这样才是于其有利的)东西。(原文332)

这里所围绕的仍然是刚才的问题:人民是否需要统治者的引导来走向“幸福”?实际上,若苏格拉底的隐含(正义有益)不成立,即正义独立于“幸福”而存在,这个问题或许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这里实际上隐含了“权”与“利”之争,古典政治思想很明显倾向于后一方。

色拉叙马霍斯此时出现在辩论现场并带来无礼的却极为有力的一种观点:正义是统治者的利益。如此,正义无异于合法的东西,即现代所谓“法的约定主义”。正义的源泉是立法者的意志。

苏格拉底马上敏锐地抓住一点:统治者会犯错误。既然犯错误后统治者的意志违反其利益,那么正义岂不是变做违反统治者利益的事?

色拉叙马霍斯可能是忽略了苏格拉底对于“意志”和“利益”的偷换(更可能他自己本身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取了改变“统治者”的定义的方法,这种定义将“统治”定义为一种极其严格意义上的技术。而苏格拉底马上又反驳:严格意义上的技术实际上是关注他人利益的。

实际上,苏格拉底在此已提出了《理想国》中一个重要原则:正义来源于严格技术:当每个人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发挥其所具有的技术时,才可实现最大公益即正义。

色拉叙马霍斯也立即提出了有力的反驳:有一种技艺,即牧羊人的技艺关注的实际并非技艺服务者的利益,这很好地阐述了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但是,色拉叙马霍斯是否意识到,还有一个角色即“羊群所有人”。当牧羊人的角色与所有人的角色分离时会怎么样呢?即使这两者重合,他也必须意识到,牧羊人、统治者和一切不可能完全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于一个群体的人都无法只实现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他们都必须实行某种程度上的正义。(以上在351— 352C中较明显)

格劳孔的接替似乎使刚才没有明确的一个问题明确了:正义是否独立于,或者说,高于幸福?换句话说,我们选择正义,是否因为不是或者不仅是正义有益,而且是因为它本身值得选择?当我们如那个悲惨的正义斗士一样时,我们还会选择正义吗?

这种正义有益的观点与后来的契约正义何等神似!此处我们暂不对此作出讨论。

阿得曼托斯更前进了一步,他提出正义之利益实际使人追求伪正义。

正义本身值得选择似乎隐含了这一点:它是轻松愉快的。这是否可能?且看苏格拉底的雄辩。

此时真正引入了对于理想城邦的讨论。苏格拉底对此的解释是:城邦与灵魂对应,而且城邦更大,正义作为一种美德更易观察。实际上,这是不是说,正义只有在一个好城邦里才可实现呢?所谓“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苏格拉底可能潜意识中想说明,正义与法律在一个好城邦内才能统一。

但是,这个逻辑前提,即个人灵魂与城邦是对应的关系,这一点是否为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没有说明,而这可能是《理想国》最大的问题之一。苏格拉底的这个前提设实际是一种先验的,正是因为他和他的听众都接受了这个设,所以在后来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例如:最好的城邦应该是像一个人的城邦(即意见之统一),以及实行共产主义,都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在格劳孔的论述中已经指出了,即使个人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是可以相对应的,幸福却并非相对。个人选择不正义时可能得到幸福,然而作为城邦的整体却要遭受“不幸福”。由此所应提出必要的怀疑是:个人的灵魂和城邦,是否根本就具有不同的属性,以至于在个人身上发现的正义实际上在城邦中不能被称作正义,反过来也如此呢?

整个《理想国》不可能注意到这个问题。

下面苏格拉底对城邦简单地作了一下分类:健康的(猪的)、纯洁的(战士的)和美的(哲学家的)。在建设美的城邦中尤为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即美和节制的教育。这其实是强盗和武士的区别——是否具有对美的崇敬。同时,这种教育本身有赖于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从根本上消灭欲望。

接下来就是正义的发现,作为重头戏此段文字有着极为戏剧性的效果——对于那些智慧并无那样高级的读者来说尤其如此。正义是什么?它一直在我们讨论的话题里面。它就是使勇敢、智慧和节制各自处在各自所应在的地方的那种美德。有其中任何一样都不是正义,只有三者都具有才可能有正义。

这实际上是说,城邦内除了哲学家之外,不论是武士、商人还是政客都不存在具有“正义”的可能性,因为他们最多只具有三者中的一种美德,而且因为如此,他们有着将自己所具有的美德扩大化的那种趋势——比如说,武士趋于更加勇敢和,商人趋于更加精确的算计(节制),政客趋于对于权术更加娴熟的掌握。因此,这些人骨子里渴望(甚至不是出于自愿)的是暴政的不正义。

联系到韦伯的“铁笼”概念,这种不正义的阐发确实发人深思。诚然,专业化(在此可将其看作把某种美德持续发扬光大)使人类的物质能力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相应的,正义和诸如此类的价值观,是不是更难达到了,是不是逐渐被极端的工具理性和暴政不正义取代了呢?(联想到法西斯的种族灭绝和苏联的高压控制)自由主义之所以兴起的深层原因,是否该向这个方向追溯呢?

让我们回到问题上来。为了克服这种不正义,要求每个人在其所应在的位置上,统治者所应做到的包括:在较高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克服欲望、不伤害羊群),保证城邦不过大(够大且统一),使黄金归黄金、白银归白银、青铜归青铜、黑铁归黑铁。

接下来是对于平等和共产主义的描述。因为对平等的概念不甚明确,苏格拉底只给出了“应然”的说明,而这说明也是基于“好的城邦应当符合自然”这个前提下的,我们只需注意这一点和前文“最好的城邦是像一个人的城邦”实际上遥相呼应就可以了。

然后是民族主义的描述。对于希腊的和非希腊的严格区分实际上隐含了柏拉图自己似乎也不甚明确的民族主义论断。根据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处于悲惨的战争状态的描述,要使一个城邦如一个个人一般统一,关键在于对他们进行民族主义的危机教育,使他们深觉得有外敌入侵的危险而有必要同仇敌忾的团结起来,而且越是要求高度统一越应这样做!!!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之后苏格拉底给了正义崇高的独立的“理念”地位,也许因为他发现要说明正义自身值得选择而不仅仅是有益,必须这么做。此处是否是奥克肖特所说的“唯理主义”的表现呢?有可能。

接下来一段论述非常重要:现实城邦转变为好的城邦的途径是与哲学的统一,但是所有人很快注意到,这一点是不现实的。苏格拉底在此实际上给出了好城邦的两点天生悖论:

1、 好城邦不可能实现于野蛮人中,但是已受文明开化的人由于习惯了坏城邦的统治,对于哲学家是有敌意的。

2、 哲学家与城邦的天性又是相悖的,即使能够说服大众接受哲学家统治,哲学家也不可能被说服统治城邦。那么,谁来迫使哲学家统治城邦?

答案是苏格拉底的逻辑前提设!!!如个人的灵魂与城邦对应,那么个人的正义显然有赖于城邦正义的实现。为此,哲学家为了成为哲学家(也即实现正义),必须担负起统治城邦的责任。柏拉图精心的设计到哲学王的论述一段,实际上达到了高峰。

至此《理想国》中重要的值得分析的部分可以说暂告一段落。其所代表的,古典政治学的高峰有如沧海桑田变换后被洋面淹没大半的山峰,尽管残留部分伟岸雄壮依旧令我们赞叹不已,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它目前不过是一个岛屿。在此我们以《理想国》结尾一段话作结,并向已逝去的伟大的古典政治哲学思想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格劳孔啊,这个故事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没有亡佚。如果我们相信它,它就能救助我们,我们就能安全地渡过勒塞之河,而不在这个世上玷污了我们的灵魂。不管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

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象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这一卷是接着上卷说的。上卷中提到守卫者拥有节制和正义的美德,接下来的这一章提到了守卫者的勇敢。为了使守卫者敬神明、孝父母、重友谊,在给守卫者所讲的故事当中,其有关神的内容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完美的。所以文中的两人主张删掉荷马史诗当中对神不敬和描写的可怕凄惨的字眼,删掉著明作者写的挽歌,将其归之于妇女或平庸的男子,所褒扬的是 一个好人断不以为死对于他的朋友——另一个好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总之,在他们那里,神是完美的,没有任何人身上所有的胆怯、哀愁等不善的东西。关于故事的形式和风格,以及词、和声、节奏都要与勇敢、节制、正义的美德相匹配。

此外, 我们还必须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 只有国家的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才有可能用它应付公民或敌人,其他人说谎都是应当受到惩罚的。

年轻人还需要有克制的美德。 对于一般人来说,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 为此很多作品中关于神不自制的片段都被删去。之后在讨论有关诗歌体裁的过程中,他们主张模仿这一体裁,类比到乐器的演奏形式上,他们去除了城邦内的很多不具有模仿形式的乐器,此之谓“净化”城邦。以上是要用音乐去净化人的品格。

接下来是体育锻炼。 凭一个好的身体,不一定能造就好的心灵好的品格。相反,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质达到最好。 这里的体育锻炼主要是考察守卫者能否经受住诱惑的考验。

1、真正的爱与纵情任性,泾渭分明。真正的爱者与不爱者绝不与*荡之徒同其臭味。

我对这句话有不一样的理解。不管是在恋爱关系中还是家人关系中,我们通常对这些亲近的人似乎无所顾虑,做事情也不会考虑很多,所以就会有很多任性的地方。而且,我们常常对陌生人客客气气,对与自己亲近的人却可以脾气。或许这还没达到柏拉图所想要表达的爱吧。但如果真像他所描述的那样,那人与人之间的熟悉与陌生的界限就不存在了,因为你对每个人的态度似乎都一样,爱与纵情任性泾渭分明。真正的爱者是能对方考虑的,两个人的需要是要相互理解的,彼此谦让的。杨绛说,我跟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在一段关系中,两个人的相处,如果有一方强势,另一方必得作出退让才可避免不必要的争锋相对。所以,观察生活中能和谐相处的恋人或夫妇,一定是有一方愿意去牺牲的。这样的牺牲,绝不是懦弱胆怯,而是顾全大局,做到真正爱者的人。

2、 有好心灵的人是“好的”。

这个观点我是极为赞同的。当然看到这句话我第一想到的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只有真知才会真行,那些半途而废或者改变初衷作出错误决定的人,一定是没有真正的知。有好心灵的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善,所以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关注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心灵好的人是真切的以善为本的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 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是统治者。在者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技工身上加入了铜和铁。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

“寒门出贵子”这个是不是就是银父生金子?这里没有贬低寒门父母的意思,反而对他她们更多的是一种钦佩与敬重。在农村或者家庭贫困的氛围影响下,可能身边的人都已出去挣钱养家糊口了,但家里的父母却考虑到孩子的出路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放弃供孩子读书。但令我忧虑的是现在寒门出来考上大学的孩子,似乎与那些金父生的孩子差距较大,不仅是学科知识广度方面,还有其他视野开阔方面,银父家庭出生的孩子一出生就与他们拉开了差距,而且这个差距似乎得花好长时间才能弥补。不知谁说过的,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和人之间的那种差距何止是一个三代可以缩短的?这里不免有些悲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寒门的贵子大多意志坚定,不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反而找准方向,朝着既定目标在不断迈进。

?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