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

2.最经典的五言律诗

3.很容易背的五言律诗

4.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哪些五言

经典五言律诗_经典五言律诗前十首

以下是红色经典中的一些五言绝句古诗词:

1. 革命家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 次北固山下 ()

孤城背照古今愁,满地芦花深院锁。幸逢蒙恬破虏日,又值秦时骑马看。

3. 洞庭 ()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4. 浪淘沙·北戴河 ()

暮霭沉沉楚天阔,城头楼阁玉带高。江山如此多娇少,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七绝·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6. 七绝·登高 (李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 七绝·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8. 定风波 (苏轼)

舟遥遥,笛凄凄。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卧明月,食露草。世事一茫然,青山安在?

总之,这些古诗词不仅表达出了红色经典的深刻思想,而且在诗词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经典诗词爱好者值得细品的佳作。

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

月涌大江流出自: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

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

诗人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作品原文:《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是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永泰四月,友人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

杜甫于秋天抵达忠州后创作了这首诗。但是,这一说法存在一些疑点,首先,诗中“星垂平野阔”句所描画的图景,与忠州一带的峡谷地貌不合。其次,“细草”本是象征春天的景物,也与秋天不符。

最经典的五言律诗

#能力训练# 导语五言绝句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下面是 分享的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2.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

八阵图

 杜甫〔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赏析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治今重庆奉节)时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这两句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刘备从无到有的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说,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使他声名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练的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做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 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3.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

 在此笔者认为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夕阳”一句,向来被认为是诗人对繁盛的唐帝国即将衰落之感叹。王朝繁盛一时,可如今就如同这夕阳般西下,好景不长。故而这句诗长久以来是这样翻译的:“夕阳无限的美好啊!只不过已经快要落下了。”李商隐身处的晚唐,总有一种极致奢华过后的颓废感,故而此诗理解为李商隐对唐帝国的感叹。这种美好事物即将消逝沉落的失落感深深地烙在晚唐的每一个诗人身上,故而晚唐诗人的诗作比起盛唐总少了那种英姿勃发的自信感,大多消沉颓丧、含蓄委曲。如同本诗,在带入李商隐所处时代之后,本是平凡朴实的语言,却带着一种隐隐的失落感,毕竟那是中国甚至人类历最繁盛的一个帝国,其衰败之境怎么可能不让人伤心?

 不过此诗亦有另外一种解读的角度,在近年来已经得到很多学术界的认可:这种观点认为“只是”二字在这里并不是转折的意思,而是一种理性的解释。故而后两句应该翻译为:夕阳无限的美好啊!因为已经接近了黄昏才能看到啊!笔者考证了许多关于此诗的资料,发现自明清开始,一直以来对后两句的解释都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关于“只是”二字的用法,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在晚唐时期都有“因为”的意思,比如李商隐本人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况且此诗为诗人游玩时一时兴起所做,未必能刻意将“夕阳”这一意象比作晚唐,只不过是当时情于境合、自然而然罢了。而这种解释自然让全诗没有了上种解释的伤感,却有了一种赞叹大自然之美景的壮怀之感。虽近黄昏,但是却依然能感受到美,这种情感积极向上,与之前的解释截然相反。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4.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代〕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

 译文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他戴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鉴赏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句是说作者眺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主要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就是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5.经典唐诗五言绝句赏析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轾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很容易背的五言律诗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义深刻,常用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哪些五言

唐诗中最经典的五言律诗,没有理由不会背诵。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者送一个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做县尉一类的官,蜀道难行,宦途难测,一别之后,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本来很容易引起伤感之情。但作者却能旷达地劝慰友人不必悲伤,不要效儿女之态,哭哭啼啼分别,充分流露了友谊的真挚和旷达的胸襟。五六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此诗于十三年,唐玄宗亲往孔宅祭奠时所作,诗中赞颂了孔子一生为推行儒家仁政而忙碌奔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他的不得志寄予深深的同情并深表叹息。诗并不怎么出色,但作为一个皇帝能写出这样的诗,也算难为他了。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青山、绿水、红日,这是长江美景的三元素,而春潮与风帆则又为江南的早春增添了一种流动的美。然而,江南虽美,诗人却只是一个过客,即使被眼前的美景打动,乡愁也会慢慢地爬上来。此时,唯有归雁能稍稍慰藉思乡的心。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薇。

秋日的黄昏是美丽的,有金色的树林,金色的山峦;秋日的黄昏是温馨的,有牧人晚归,有猎马带禽回。然而这一切却让原本孤独的诗人更加孤独,他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知音,便只好怀念那已经远去的隐士。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作者住在授业老师深山中的房子里等待朋友,等了一宿没有等到,却饱览了山中的各种美景:夕阳、群山、松月、风泉、樵人、烟鸟,十分柔和地统一在一首诗中,能亲见如此佳景,得到如此好诗,白等一夜也值得了。

1.关于兰花的五言律诗

三首描写兰花的诗:

1、《兰二首》(一)

唐 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2、《楚思》

唐 高蟾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3、《兰花五言》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

三菲碧弹指,一笑紫翻唇。

野竹元同操,官梅晚卜邻。

花中不儿女,格外更幽芬。

2.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兰花”的诗句有很多:

1、《兰花诗》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广群芳谱》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4、《兰花》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

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等等还有很多。

5、《高山幽兰》清·郑燮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6、《咏兰诗》现代·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7、《兰花》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8、《咏兰》现代·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9、《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10、《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11、《兰花》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12、《兰花二首》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33936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13、《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14、《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15、《山顶妙香》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中国人常常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将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兰花自古以来都象征着高洁,诗人往往以兰花来自喻,来体现自己高洁脱俗的品质。

3.带有兰字的诗句 五言绝句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王勃《春庄》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唐彦谦《兰》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施肩吾《兰渚泊》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马戴《秋思》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世民《芳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撷,纫佩挂荷裳.

——唐·无可《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李峤《兰》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 元·揭 斯《秋蕙》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 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 元·倪瓒题郑所南《兰》

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 元·张翥《题兰》

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明·李梦阳《湘妃怨》

4.关于兰花的诗句 有哪些啊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

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

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

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

泣露光偏乱,

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

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

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

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

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

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

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

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

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

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

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

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

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

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

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

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

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

不求闻达只烟霞。

樵或恐通来路,

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

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

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

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

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

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

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

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

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

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

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

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

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

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

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

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

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钱谦益

新妆才罢兰时,

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

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

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

羞伍凡葩斗艳俦.

5.有关兰花的诗句都有哪些

描写兰花的诗句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钱谦益 新妆才罢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6.描写兰花诗句有哪些

(宋·苏轼)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兰》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蕙》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兰花诗 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明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二首明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写兰明景翩翩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折枝兰清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山顶妙香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题画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浣溪沙 兰花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张学良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兰唐 崔涂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明 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新妆才罢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清秋瑾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唐 唐 李世民《芳兰》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 张九龄《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 陈子昂《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唐 高蟾《楚思》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唐 唐彦谦《兰二首》(一)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 唐彦谦《兰二首》(二)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唐 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唐李白《赠友人》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唐 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句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唐 李群玉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 李峤《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 刘驾《兰昌宫》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唐 陆龟蒙《方响》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

唐 崔涂《幽兰》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唐 白居易《问友》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唐 陈陶《种兰》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7.描写“兰花”的诗句有哪些

1, 兰花的叶子十分特别,颜色呈墨绿,两边被一条茎分的十分均匀。你看它,多像一个学舞蹈的小朋友正在练习基本功“下腰”呀!

2, 兰花素有“王者之香”的美称,轻轻的吹起一阵风,满满带来一阵香,它的香气没有玫瑰馥郁芳香,没有百合丝丝沁甜,没有夜来香的清香四溢……但它的幽幽暗香却让人闻起来心旷神怡。

3, 白玉兰花开了,开的如此的幽然美好。那是纯洁的花朵,恬静地开放,抹过一丁忽远忽近的淡淡的香。

4, 玉兰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树枝长得细细的,像一条条蛇。玉兰花俏立枝头。有的刚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像勺子又像船,全部展开了,露出**的花蕊。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儿,看起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5, 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6, 这些山花很好看,但在我的眼里,那个画中的玉兰花更好看。因为花的美,爱及到玉兰这个名字,我觉得这个名字都是美的,无瑕的,不可沾污。

7, 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8, 玉兰花的颜色是洁白洁白的,长得像一个个风铃。有的玉兰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黄黄的花蕊,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9, 白玉兰花是优雅的开,沉静的落,它的绽放是那么的安静,它宠辱不惊,但每一朵花都可以渲染一份心情,一份雅致而又寂静的心事。

10, 窗台摆放着十多盆兰花,那兰花浓郁的香气,黄绿的花瓣,那深绿色细长简洁的叶片,不知觉中给我很深的印象,这是花还是草呢!

11, 兰花,花简叶幽蓝,清雅馥郁,素有“王者之香”的美称。历代诗人墨客常以兰喻志寄托幽芳高洁的情操,也常常把品质坚贞有骨气的人用兰花作比喻。

12, 兰花草不仅抗旱抗寒抗盐碱耐践踏,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只有具备前面那些条件,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改变落后的命运,爬到前方,别人才能对你刮目相看。

13, 诚信是一朵兰花,高洁地盛开在人们的心田;诚信是一杯香茗,氤氲了人们的心田;诚信是一首歌曲,唱响在世界的上空。

14, 兰花初开的时候,有许多花苞,这些花蕾是蕊如明珠小巧玲珑蓓蕾初绽。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两朵花在绽放。瞧!兰花的枝干细细的,有一点小刺,叶子尖尖的,有许多又小又短的手……

15, 白玉兰花的绽放是那么的不显山不露水,纯粹得连叶都多余,在那秃枝上,洁白的花萼,圣洁的精灵,高雅地绽开亭亭玉立,袅袅身姿,风韵独特,每一个花瓣上都凝着一层淡淡的从容。

8.经典兰花诗句有哪些

1、《题画兰》

[ 清 ]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2、《春庄》

[ 唐 ] 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译文

山中有一条小路长路边满兰叶,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只是干啊哦了没有人事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提交之声。

3、《高山幽兰 》

[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译文

千古年间最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

就连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愿意让他们看见,藏在高山后面遮蔽着自己。

4、《饮酒 十七》

[ 魏晋 ]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

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

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5、《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 宋 ]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译文

院落里秋千摇曳,重重的帘幕低垂,闲暇时在华丽的门上挥笔题诗。墙里佳人犹如雨后花,门外游子好像绿杨飞絮随风飘。

音讯断了,犹如飞逝的轻云,不知她身处何方?就做个襄王觅神女的好梦让我归去。紫骝马还认得旧时游玩路迹,嘶叫着跑过了画桥东边路。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9.关于兰花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兰花的古诗:

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王勃《春庄》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马戴《秋思》

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译文: 春兰幽香哟秋菊金黄浓馥, 愿神灵们地久天长天长地久!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译文: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译文: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王勃《春庄》

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马戴《秋思》

译文:院子里的树上有很多霜,野外的池塘中有很多水鸟。美丽的兰花不可以折,楚地的老人在悲叹岁月。 大概意思就是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