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语文课件

2.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的师资队伍

3.重庆现在的高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什么版本的?具体课文有哪些?

4.《乡愁》教学教案设计

5.公开课《我愿意是急流》教案设计

致橡树教案_致橡树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并学习诗人热爱祖国的激越情感

(2)分析诗歌以平凡而新颖的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3)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手段:

比较法、启发法

设计思想:

本课从相同题材诗歌的比较入手开始分析,意在突出本诗的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如何解析朦胧诗的朦胧,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分析鉴赏这样的诗歌,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即从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另外,本堂课的学习重在对学生启发引导,引导他们读更多的诗歌作品。

一、导入:

1.你知道现代诗与当代诗怎样划分吗?

2.明确以49年为界,并顺势讲述当代诗的发展状况。(解放初期——十年内乱——百花争鸣;“四五天安门诗抄”;朦胧诗派;当今的流派纷呈。)

3.朦胧诗人强调诗人的主观感觉世界,大量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选用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让人读起来不那么明晰易懂。他们的代表有舒婷、顾城、北岛等人。

二、诵读:

1.引导学生以本诗比较《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体会它们内容风格的区别。

2.导读:三者均情感挚烈。但《我爱这土地》低沉而一气呵成,《赞美》意象繁复而情绪复杂,较《我爱这土地》情感高昂。本诗前二节情绪低沉,后文则高昂激越,情感更富有变化。

3.学生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而给予指导。

三、分析诗歌:

1.你读诗歌的第一节有什么感觉?感觉源自意象,“老水车”、“矿灯”分别会出现在哪能里,它们可能会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是用来照明的,但“熏黑”的它能做什么,可在这里,它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几个修饰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你”的艰难、沉重,这恰正是中国工业的写照。“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是一种船的称呼,也不妨理解为班驳的船。“淤滩”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如何挣脱这困境?“——祖国啊!”灾难深重的祖国、贫困的祖国啊!这呼喊是痛苦的呼喊。

2.这首诗的第一节颇像《赞美》的第一节,舒婷会怎样把握下面内容呢?

明确:她会如同穆旦一样写希望,可如何行文呢?仍去寻找一个农夫吗?不,舒婷的表达是独特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对上节诗作了总结。下文“希望”是那么挚烈,但它也是那么强烈的刺激着我们。“——祖国啊!”这呼喊是为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

3.诗歌的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蛛网”、“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出现。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祖国啊!”这是为祖国的觉醒振兴的呼喊!

难点:“蛛网”是纤细的,可它存在。“神话”是缥缈的,可它是那么美好。二者组合是为了叙述“簇新的理想”,应该说这是为了从一二节过渡到下文。

4.诗歌的用意表达在这里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但诗人没有停笔,而是继续深入表达。你看看诗人是怎样显示思想的'深邃的?请结合诗文具体分析。

明确: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表达自己为祖国甘于献出生命。诗歌先从“我”的微小谈出自己是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又以“我”的庞大表达自己不会与祖国分离。接着以“乳房”这一意象真诚的把祖国比为母亲,这样二者的关系更牢固。“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过程。我既然成长起来了,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用生命呼喊出的热爱。

5.请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而了解诗歌意象象征的朦胧,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6.小结,并请学生再诵读诗歌。这之后,请学生比较与《我爱这土地》和《赞美》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什么区别。

明确:意象的平凡而新颖、内涵丰富是这首诗的特点。

 四、扩展阅读:

提供阅读材料:《致橡树》,请学生讲析,并朗读舒婷的其它诗歌。

 五、作业:

1. 对《致橡树》的意象进行分析,完成200字左右的文章。

2. 查找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作品,阅读品味。

 六、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意象新颖

象征丰富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

你好

一、班会目的:

1、通过这节主题班会,让学生对“早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白当前早恋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理智处理情感问题,形成拒绝早恋的自觉意识,树立与异往的健康观念。

2、通过这节班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确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认清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班会准备:

1、老师召开班干部会议,明确班会“不早恋”这一主题。

2、组织学生浏览一些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资料。

3、选定主持人,准备串词。

三、班会过程:

女主持人导入:

同学们,我们是处于花季中的少男少女,我们开始进入人生的青少年阶段,与此同时,我们的情感开始盟发,对爱恋有着一种朦胧的感觉。有人说,青春期的这一种爱恋就像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他们的纷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的触摸,却常常就被无情的刺伤。尽管如此,我们身边依然有些人出现了早恋的现象。

男主持人:现在,我们认真看一下由同学A.B扮演的早恋现象之一。

第一环节:情景模拟,认识早恋

同学A:李慧活泼、好学、善良,王明乐于助人富有才智,他们坐在前后桌,常常一起聊天,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一次,在周五放回家的路上,王明神秘地塞了一封信给李慧,并叮嘱她回家才看,李慧急忙回到家打开信,原来信的内容是如此简单——(语速慢而又慢,深沉的)。

(同学B):亲爱的李慧:

自从你坐在我的前面,你学习的热情让我佩服,你甜美的笑脸和声音让我难以忘怀,和你在一起我是多么的快乐,我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你,为你陶醉!

爱你的王明

女主持人:李慧和王明的行为属于恋爱吗?(若干同学各抒己见)

男主持人: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说,处于“花季和雨季”年龄的我们,容易对彼此产生好感,从而互相吸引、互相仰慕对方,产生爱慕之情,可是这种爱慕之情是不是真正的恋爱呢?

女主持人: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上是怎么分析的?

(播放幻灯片:心理学上对早恋的分析)

早恋,即生理上和心理上均未成熟的少男少女,由于性意识的萌发而对异性产生了特殊的情绪体验,并有意识地爱慕异性的行为,缺乏思想情感方面的考虑,具有朦胧性、矛盾性、变异性、差异性等特点。

男主持人:由此可见,“早恋”是我们对异性的一种好奇,并不是真正的恋爱。

第二环节:认清早恋的危害,学会处理情感,时刻敲响警钟

男主持人:总结了同学们的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早恋”是弊大于利的,而且对青春时期的我们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及危害。那么,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关于早恋的消极影响,有没有同学要补充一下自己的观点来说明早恋具有危害性呢?

女主持人:同学们的发言,都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很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幻灯片上的一些早恋事例,了解早恋的危害。(点击幻灯片“早恋案例”)

事例一:“失恋少年自杀,体内鲜血流出一半”;事例二:“北京:初中生‘情侣’相拥卧轨自杀”身亡;事例三:“初中生情陷三角恋酿惨剧”。

男主持人:以上的事例,看了让人心酸。我们说,人的心灵是脆弱的,而处于花季期的我们更是如此,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心里难免纠结,甚至还会想不通。所以,在认识到早恋危害性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

女主持人:我们说,渴望憧憬美好的爱情并没有错,俗话说:“什么季节开什么花;不成熟的果实是酸的。”年少还不懂事的我们,应该把握好这妙龄时光,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做到心中有爱不轻易地去爱,要守住那份青春的纯真,这才无悔青春。

请同学们欣赏配乐诗舒婷的《致橡树》:(点击PPT:《致橡树》原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满意请纳

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的师资队伍

 在当今的社会中,语文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处处也都少不了语文,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学到语文,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欢迎来参考!

  教学目标

 1.整体感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解掌握课文中的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4.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⑴蔡文姬:我国第一位女诗人,东汉末年人,代表作是《悲愤诗》。

 ⑵李清照: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宋代人,代表作有《如梦令》等词。

 ⑶丁玲: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是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该作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

 ⑷萧红: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是深受鲁迅赞扬的中篇《生死场》。

 ⑹张爱玲: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是《倾城之恋》。

 ⑺杨沫: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是优秀长篇《青春之歌》。

 ⑻舒婷: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代表诗歌《致橡树》、《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⑼琼瑶:我国当代台湾著名言情家,代表作是《窗外》、《还珠格格》等。

 ⑽三毛:我国当代台湾作家,代表作是散文《撒哈拉的故事》。

 2.请一位学生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教师作以下的补充。

 “五四”运动时,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集《南归》、《往事》;散文集《同情》、《冰心游记》等。

 三、导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积累)字音和词义。

 3、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

 A、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

 这九个字,言简意丰,三句话,三个内容,层层的递进。

 读书好:倡导大家读书,读书有益。

 多读书:在读书的数量上给予建议,多读多收益。

 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指导,选好书,收益无穷。

 B、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在课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读过哪些书?在文中圈画出作者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C、这些书是作者在什么时候读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幼时、少年时。时间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表时间的词语有:“七岁时”、“同时”(幼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少年时)。

 D、冰心介绍自己所读的书分别给作者怎样的切身感受呢?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语。

 明确:

 1《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2读《聊斋志异》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3《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4回忆读《满江红》、《声声慢》,酷爱古典诗词的往事。

 5《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6《茶花女遗事》让作者对外国“有了广泛的兴趣”

 7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教师:同学们,作者这些或喜或悲或愤怒的情感变化是随着书中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读书的益处,因此“读书好”好在哪?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板书:获得美感(愉悦身心,陶冶情感)

 教师:除了这一方面的好处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益处呢?请同学们再找一找。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板书:增长知识(增加阅历、锤炼思维,开阔视野,扩大胸怀。)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板书:有助写作(陶冶情操,培养雅趣,修养品德。)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板书:提高修养

 第11段“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四、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节课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明白了“多读书”的好处。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作者是如何“多读书”以及作者心目中的好书是怎么样的。

  一、 分析“多读书”、“读好书”有关内容

 1.提问:谁来找找文中哪些话是写“多读书”的?

 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是古今中外俱全。

 明确:从时间上,种类和数量上来写

 2.作者怎样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读好书的?

 学生活动与要求:请同学速读12-13段进行回答

 明确: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她是怎样比较的呢?

 她爱看“精彩的《西游记》”,而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爱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不爱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那种“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她“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文章”,她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教师归纳: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二、 (1)归纳文章结构

 根据分析,课文可分为多少个部分?(4)谁能来分分?并说说每个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见教案优化设计)

 (2)朗读第一部分进行分析

 (3)朗读14――15段分析

 小结:最后一段,分析归纳了本文的要点,深入理解了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体会了散文作品清晰、凝练而富有哲理的特点,相信会对同学们的读书生活有指导意义。

  三、 布置作业

  四、 优化设计P5、P7页

 附:《荡寇志》是我国古代史最自觉的之一,是在竭力诋毁《水浒传》中所体现的,它指写了梁山英雄被消灭的过程。书中不少场面写得生动精彩,有意要与《水浒传》抗衡,人物语言也达到了个性化的程度。从中国古代发展史的角度,从研究文艺思想史的角度,《荡寇志》这部反面教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庆现在的高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什么版本的?具体课文有哪些?

学校教师均为全国招聘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优秀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起始学历均为大学本科。其级教师2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5人,中高职称人数占教师队伍的60%以上。学校取得国家外专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现有一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以“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把“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持续发展”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提出“严谨执教,因材施教”的教风和“尊师明理,博学善思”的学风,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努力建设“和谐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学校一直以“筑魂健美,勤勉尚学”为办学宗旨。

八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高中阶段)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基地,成功举办全国残疾人暑期训练营、河北省第十二届中会、河北省中小学生航模比赛。多次承接市教研所教学活动和市教育系统体育比赛,有83人次获国家、省、市级优质课、公开课奖励。学校管理日益规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首届“宏志生” 本科上线率100%。

学校成立于2000年,占地153.40亩,总建筑面积54632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2005年开始举办秦皇岛市宏志班)、在校生近2000人。是秦皇岛市唯一一所教师起始学历全部为大学本科的高级中学,现有教职工190人。在170名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教育硕士研究生6人,研究生班结业17人,在读教育硕士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19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70%。 经河北省中学教师高级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2009年12月11日评审通过,省职改办审核批准(冀职改办字201058号),该校郭爱玲、史明君、王晓平、张光四位同志从2009年12月11日起具备中学教师高级任职资格。至此,该校具备高级任职资格教师已达58人。

2010年6月10日(责任编辑:办公室)

经秦皇岛市中学教师系列中级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2009年12月12日全体会议评审通过,省职改办审核批复(冀职改办函字200948号),同意该校罗展等21名同志从2009年12月12日起具备中学教师系列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至此,该校具备中高级任职资格教师已达133人。

2010年6月10日

附:该校2009年中学教师系列中级任职资格通过人员名单

序号 主管部门 工作单位 姓名 通过资格 证书管理号

347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罗 展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47

348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车文友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48

349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刘莹昕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49

350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车慧玲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0

351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耿金卫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1

352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张克宇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2

353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韩 威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3

354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沈明明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4

355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强英俊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5

356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王 颖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6

357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孙文柠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7

358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孙晓文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8

359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吴继龙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59

360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贾宏伟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0

361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吴术臣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1

362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郑艳秋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2

363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张会京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3

364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王洪钰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4

365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唐 艳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5

366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郑秀明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6

367 市教育局 新世纪高中 周丽坤 中学一级教师 220100170367

(责任编辑:办公室) 马庆荣,校长,政治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硕士。曾获“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省创新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高中政治骨干教师”“市教育系统优秀***员”“市教育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市电视课堂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多次获市教育局“嘉奖”“记功”等奖励。08年被评为河北省骨干教师。发表省级教学论文11篇、学科教学文章17篇。多次获市级教学优质课奖励。参与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北省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获河北省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独着《教育管理新思考》。参与河北省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面向全国发行。参与初、高中政治学科教材同步训练及教学用书编写20多本。

河北省特级教师--杨君

杨君,女,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198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系,200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结业,现任新世纪高级中学主管教学副校长。

杨君同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业绩突出。三次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1998年在河北省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00年代表河北省参加首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观摩与评比活动获二等奖。所教毕业班的数学高考成绩均在市直高中名列前茅。曾获秦皇岛市“教学新星” “教坛新秀” “教书育人最佳教师” “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多次获市教育局“先进工作者” “嘉奖” “记功”等奖励。2008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08年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杨君同志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深厚,力求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2001年获河北省首届头脑奥林匹克裁判员证书,2002—2003年参加了《高中数学同步分层伴学》的编写,并任编委,2007、2008年撰写的论文《点击高考中的二次函数问题》《集合与简易逻辑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函数值域的角度分析求方程有解参数范围问题的尝试》分别在国家级刊物《理科考试研究》《中学生学习报》《高中数理化》上公开发表,现主持或参加国家、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3项。 陈景璐,女 ,党员,1988年河北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分配在昌黎一中。2002年晋级为中学高级教师。2002---2007年任昌黎一中历史教研组长。河北省中学高中会考专家命题组成员,并参加了2003年高中会考命题工作。2007年8月调入秦皇岛新世纪高级中学,担任高三年级历史课教师。陈景璐同志教育、教学成果突出:1998---2001年“3+2”高考历史成绩,市第二,2002----2003年高考综合成绩两次市第一;历届省高中会考教学班优秀率达到90%以上,合格率100%。2001、2005年担任班主的班级在高考中成绩突出,高考重点人数列年级第一。2006、2007届高考成绩较好。2004年我的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 2003-----2004学年度,我班是校级“德育先进班集体”和“学习先进班集体”,本人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教科研成绩:2000----2007年省、市、县优质课评比多次获奖;市、县在CAI制作评比中多次获奖。2001----2004年,陕西省历史学会“世纪回眸中外历史知识大赛”三次获“优秀历史指导教师奖”。市、县“优秀教案”设计评比中多次获奖。积极参加省、县、市教改立项,2004年市级课题《历史教学中的人格化教育》;2005年省级课题国家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研究》子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并获省科研课题二等奖;2007年参与县级课题《学生自主性总结复习示例及探究》研究。有很强的学术砖研能力,1991-----2007年在各种杂志发表论文多篇19-----2004年参编著作:《高中历史重点难点解析》等五部。综合奖:2001----2005年相继被评为昌黎骨干教师,首届学科带头人(历史)。第九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6----2004年多次被昌黎县人民授予嘉奖三等功。作为学科组长,从教学教法到为人师德,从如何与学生沟通到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给予青年教师大量指导,使其快速成长。

矫彬,女,1967年11月出生,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1991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在秦皇岛新世纪高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并担任历史教研组长。

矫彬同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业绩突出。认真踏实,刻苦钻研,提高业务水平,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脉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突出,2004年5月课题《短暂的隋朝》获全市高中历史教师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2005年12月授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荣获河北省高中历史教学优质课二等奖,2005、2006年高考文综成绩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矫彬同志注重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现主持或参加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2006年9月课题《高中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品质》审批立项为河北省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并同时开题,已进入中期论证。2007年两次参加全市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命题工作并研究创新性试题。2007年4月23日市教科所组织的有关校本研究课题初高中课本的衔接,在青龙一中讲授世界史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科技革命》

写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2004年4月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选入《中华素质教育》。2004年参与编写高考专题复习丛书《高中历史重难点解析》副主编。2005年3月论文《以人为本:高三历史教学法新探》被《科教导报》教研版38期刊用。

矫彬同志作为学科带头人,认真干好自己的工作,培养青年教师,指导组内青年教师,使他们业务水平快速提高。200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中,做题为《近现代史的中美关系》的示范课,得到与会领导与教师的一致好评。2007年4月马春宇获全市高中历史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2007年马春宇获得“河北省第十届优秀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奖”。2007年马春宇强英俊胡传明获得2007年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新理念新课堂优质课评比国家级二、三等奖。

王锦红,女,10年出生,党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1992年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化学系,200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班结业,现在新世纪高级中学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并担任高一化学备课组长。

王锦红同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突出,获葫芦岛市中学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获葫芦岛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全国新世纪中学教学论坛首届会议上荣获创新专题教学录像课优秀奖;在秦皇岛市第二届“千节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中获三等奖;获葫芦岛市优秀共青团员、场级先进工作者、场优秀***员等称号;多次获得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市级指导教师奖。所教学生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得到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王锦红同志注重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现参加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师生情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获辽宁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奖;葫芦岛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论文《在化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新教材特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全国“中学化学教育专题探索”征文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所制课件《苯和甲苯的硝化反应》获河北省化学会优秀课件评比二等奖,秦皇岛市课件评比二等奖。

刘法党,男,16年10月出生,中学体育一级教师,200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1年7月吉林大学辅修网络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现任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排球国家一级裁判员。

在教学实践和业余训练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业余训练效果,在2005年河北省中小学《体质与健康》课程创新与实践活动辩论比赛中获一等奖,2001年所带校男子篮球队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获第6名,2002—2007年所带排球队男子1个第二名、连续5次冠军,女子连续6次冠军。曾获“省中会排球比赛优秀裁判员”、“河北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优秀裁判员”、“河北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个人”、省中会“先进个人”等称号, 2006年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刘法党同志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注重使自己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2006年和2007年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2007年12月初参加了河北省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指导教师培训班。2007年12月末作为指导教师参加了秦皇岛市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指导教师培训。2008年1月参加了河北省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撰写的《如何提高短跑速度的教法体会》一文被编入国家级出版社《中华教育书库》。

孙艳艳,女,1967年12月出生,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1991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200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教学与课程论专业结业。

孙艳艳同志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过去的两年里和之前的工作中,一直勤恳努力,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业绩突出。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育教学上堪称中坚力量。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索教育的真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孙艳艳同志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既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又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水平,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获得省、市、国家级奖励,其中教育创新论文《用科学的方法完善学生的品格》获得过国家级优秀论文二等奖,另有3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其他论文获得省市不同奖励。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2002年5月课题《中学生个性健康与教育》获市高中语文教优秀课题,2003年《致橡树》获得河北省创新实验课二等奖。2004年主持的《作文课外领域的探究研究》获得市级课题的立项。2005、2006年指导学生写作比赛分别获得优秀教师辅导奖,所带教学班成绩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孙艳艳同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突出。曾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德育先进个人”、“三育人”标兵、市级“优秀班主任”,2006、2007年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邰玉山,男,1968年3月出生,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199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院地理系,现任新世纪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主管主任。

邰玉山同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业绩突出。1994年、1998年两次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内蒙古);1998年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地理优质课评比中获“优秀教学能手”称号;在2005年7月被秦皇岛市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组》邀请作了《名师访谈节目》;2006年年终考核市级优秀获嘉奖;2006年被评为秦皇岛市三育人先进个人;2007年年终考核荣立秦皇岛市教育系统三等功。所教毕业班的地理高考成绩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

邰玉山同志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深厚,力求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1992—1993年参加了《地理学教学资料库.第二卷》的编写,任编委。1998年6月《浅谈高中地理教育的国情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获全国《第二届中学地理论文大赛》三等奖,并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1999年10月被内蒙古霍林河市教育局教研室推荐为《中国地理学会会员》;2000年8月《褐煤的综和利用》获内蒙古霍林河煤炭集团公司科技论文二等奖,并发表在市级刊物上,同时已转化成生产力,获得规模效益;2005年3月《谈地理教学过程中变式思维的培养与应用》获国家级论文大赛二等奖,并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2002年8月---2007年1月任备课组长;2005年9月---2006年6月任高三文综合学科组长。2006年高考文综合学科取得了优异成绩。所带班级文综成绩在同类班级中名列第一。

王宏宇,男,13年1月出生,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1996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院;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毕业。现任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地理备课组长。在教学工作中刻苦钻研,任劳任怨,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深受学生喜爱。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在2004年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被评为秦皇岛市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年终考核优秀,并获三等功;2007年年终考核优秀,并获嘉奖。2007年《研究高考动向 强化能力训练》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办的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2008年9月被市教育局授予第二届秦皇岛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担任省级科研课题《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

毕强,男,1967年10月出生,现任高中信息技术高级教师, 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自学能力、发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毕强同志教育教学业绩突出,2004年获河北省教育厅颁发省级科研成果,2006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6-2007度两次获秦皇岛市教育局“嘉奖”。2008年被评为秦皇岛市骨干教师, 2007获市级“三育人标兵,“电教先进个人”。 指导青年教师刘盈欣老师的论文获省级三等奖,在历次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中, 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毕强同志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业务水平高,论文获省级奖1篇,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1项

王胜英,男,生于1966年6月,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1989年7月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理学学士。市级先进工作者,省市两级科研课题主持人。现任新世纪高级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兼高一年级主任。

历任物理教研组长,理科综合组长,学部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物理学科指导教师。物理学科评聘督导教师。先后被“辽宁日报”及“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所报道,并被锦州师院录制为专题电视片。

在20年的教学实践中累计高三把关就十多年。1999至2003在宁波连续5年高三把关。20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对高考答题技巧有深入的研究。教育教学业绩突出。感想和论文曾先后在《物理教学探讨》《理科考试研究》《广西物理》《中学理化报》等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多次应邀参加“国际物理教育研讨会”“全国物理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和省级学术年会。曾为中国物理学会,辽宁省物理学会会员,葫芦岛物理学会理事会员。做过《中学物理》《中学理化报》《理科考试研究》通讯员。合编过《中学物理上当题析》三次被邀编写全国联考试题。到新世纪以来又获市局“法治先进个人” “嘉奖” “记功”等奖励。论文在河北省教学年会获二等奖,市级录像课一等奖。2006年被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8年又被市总工会授予“建功立业职工明星”。

《乡愁》教学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1 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桑子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死水

赞美

3 *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

4 *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急流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

预言

孤独的收割人

豹——在巴黎动物园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第二单元

5 荷塘月色

6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 我与地坛(节选)

8 花未眠

散文的艺术魅力

第三单元

9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0 我有一个梦想

11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 * 我的呼吁

第四单元

13 《呐喊》自序

14 胡同文化

15 *《宽容》序言

16 *《名人传》序

综合性学习 民居文化

第五单元

17 烛之武退秦师

18 * 勾践灭吴(节选)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 * 触龙说赵太后

第六单元

2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2 寡人之于国也

23 * 劝学

24 * 秋水(节选)

文言实词的特点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感受与思考

大胆开口——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一)

第二单元 想像与联想

文明得体——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二)

第三单元 再现与表现

第四单元 个性与创新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简化字总表

教案下载的话,百度文库吧。

公开课《我愿意是急流》教案设计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那么乡愁的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愁》教学教案设计,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乡愁》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 理解、欣赏两首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 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

 1、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同学们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乡之情。

 齐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人身在羁旅中,夜不成寐,看见床前明月光辉,疑是地上的秋霜,于是抬头看月,由此想到?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就思念起故乡来。月色引发了人们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成为后世诗歌表现思乡的主要意象。

 总结:《静夜思》 唐代 格律诗(近体诗) 五绝 (形式)

 思乡 (内容)

 《乡愁》 现代 自由诗 (形式)

 乡愁 (内容)

 2、文学常识:

 1)现代诗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要有真诚、挚烈的感情,才能发挥想象力,只有当诗人的胸襟情怀确实能与时代潮流以及广大人民的喜怒哀乐息息相通时,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

 诗歌的形象刻画需要高度的凝练和集中,现代诗尤其重视这一点。(舒婷《致橡树》:橡树、木棉、凌霄花等意象象征具有不同爱情观的人,表达新时代的爱情观。)

 诗歌还讲究语言的音乐性,现代诗虽没有严格的格律规范,但也要求既有自由变化,又有内在的和谐。

 2)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文动为轴心的扛鼎诗人?。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并且,他还是台湾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

 他是50年代台湾掀起的现代诗运动中?蓝星?社团的发起者,他不仅以丰富的作品,还以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推动了台湾现代诗最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分化。他的现代诗影响很大,风格变化多样,著有《莲的形象》、《敲打乐》、《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十几部诗集。

 余光中是一位锐进的诗人,他从传统诗的格律束缚中挣扎出来,又回到传统的继承之中,他掀起反叛五四新诗的旗帜,又从自由诗中吸取营养。他的不少诗作,有着深沉的怀念祖国的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乡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教学设想:导入过程以介绍现代诗与古体诗区别为重点,目的是:一,学生通过回忆古人思乡佳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二,借助对《静夜思》的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把握有初步的认识;三、明确现代诗的一些概念,为后面的教学过程作准备。)

 二、朗读全诗: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我们要通过朗读体会它的节奏美感。

 (先请同学领读,再全班朗读)

 1、 读准节奏

 2、 体会情感节奏

 (朗读中揣摩作者情感,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3、 体会节奏美感

 (教学设想: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新诗尤其如此,它感情奔放,挣脱了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枷锁,虽无固定格式,不讲究语言外在格律,却有内在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通过朗读理解节奏美感,是理解这首诗的敲门砖。)

 三、分析全诗:

 1、 提示:

 意境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我们说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马上就能想到落寞单调的秋景和作者心中凄凉断肠的情怀,情由景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这便是诗的意境。那么,这个意境我们是如何领悟到的呢?主要是通过这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凄凉、落寞的气息。这些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

 诗中主要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板书)

 2、 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意象前的形容词怎么理解?请同学们讨论并概括。(板书)

 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小)?母子深情(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绵绵无尽)

 总结:

 这首诗成功在于它有新颖意象,区别于一些诗歌意象的单一陈旧。以往有些诗歌的意象要么沿用约定俗成的稳定意象,如柳(送别),月(思念),这样难免落入窠臼;要么意象较为单一,有时虽有多个意象,但由于特征差别不明显,难免有堆砌繁杂之嫌。

 因此在意象的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达,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现代生活的实景,它们是单纯的,却明朗、集中、强烈,新得真切,新得奇特。

 它们又是丰富的,作者使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这就是诗的内在张力,使全诗含蓄、饱满,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仅仅四个单纯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3、 这些意象所反映的感情与主旨?乡愁?之间如何有机联系?

 (1) 围绕主旨?并列 (板书)

 (2) 时序延伸?递进

 说明:

 (1)

 诗歌结构上用了并列的方式,紧紧围绕?乡愁?这一主旨,因而诗歌包含的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等内容,既在客观上具有独立性,能使读者体验诸多不同的愁滋味,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表现出一个人生旅途的广袤空间。

 (2) 意象组合上并不单纯用并列方式,而是还分别展示了?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延伸的时序,使诗的情绪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态势,这种意象的递进融进了作者漂泊生涯的邈远时间。

 幼儿时念母情浓,年轻时恋妻情重,与母亲的死别更把人生的哀愁推向高峰,但不论生离还是死别,都比不过乡愁更为深广,随着年龄增长,人生理智逐渐成熟,终于达到从一己亲情到对祖国故土热爱之情的飞跃升华。

 《乡愁》教学教案的反思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为了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我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一是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二是没有将读诗与品读结合起来提高读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感受诗人崇高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操。

 重点: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

 难点:对诗歌意象的把握。

 教学方法:

 1、诵读: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内容及形式特点。

 2、讨论:让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安排、特点进行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3、比较阅读:将本诗与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阅读,重点研习不同意象所表现出的不同意境。

 教具:CAI课件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古今中外不同的爱情观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投影(略)

 三、整体感知

 1、欣赏配乐配画朗诵《我愿意是急流》

 2、分析提示朗读重点,学生试读

 3、请学生试用?这首诗美在 句式,用一句话表述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四、具体研习

 1、诗歌往往通过塑造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本诗的意象安排有何特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意象丰富,比喻新颖贴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却又变化多姿。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塑造,表达了一种互依互恋,坚贞热烈,勇于奉献的爱情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对爱情的深刻认识。

 2、从意象角度比较阅读舒婷的《致橡树》

 同:比喻贴切,都用了象征手法。

 异:《致橡树》对橡树与木棉进行精雕细刻,表现一种新型爱情观。

 3、如果将?我的爱人?理解为祖国、民族,理解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那又该怎样评价该诗的主题?

 4、用?爱是句式说一句话来表达对爱的理解。

 五、总结该课,再次朗读该诗

 六、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材料,以《诗歌的意象与情感》为题,写一篇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