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叙文表现手法

2.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写记叙文应该注意什么?

4.什么是记叙文怎样写记叙文

5.叙事六要素,哪三个是关键,哪三个是重点?

6.记叙文是以什么为主

7.什么是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的写法有哪些_记叙文的写法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写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也可以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来写。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五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你 ,我,他)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六种——记叙,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范文:

我是个念家的人。

弹指一挥间,已有两年没回家了。我自称游子,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思念也自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长。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日子总是很长很长……

但凡遇节日或是休息日,我不愿宅在家里做闷头。我喜欢独自一人或邀上一两个朋友出去晒晒心。每到一处,我总是想极力用双眼扫视周围的人和景,只盼能感觉到些许家乡的影子。我尤其愿意去市内的小胡同和那比较偏远的郊区了,这些地方多多少少能让我的心灵有丝丝的触动,算是触景伤情了。路过水果街,桔子勾住了我的眼。我是个爱吃水果的人,但有桔子我是几乎不会去买别的水果了,一是我的确爱吃桔子,二是它有家乡的味道。我老家门口多年前就移栽了好几棵桔子树,那时和我一样瘦呢,如今若还活着的,那应长的高大了,可是我没有将它遗忘,它还能记得我么?足不出户的时候,我喜欢和我那小电脑在一起。打开电脑,听着一首百听不厌的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句句朴实,却满是真情。

现所住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每天我都要和它对上几眼,就像对着恋人的眼。不寻别地,只找家乡。眼睛深情的注视着地图上家乡的位置,心中有万千思恋的话儿要讲,一只手轻轻的摸着家乡,心如波浪,恍如对着的不是地图一张,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一条条溪水在缓缓的流淌……

我回过两次家乡,一次是大前年过年,另一次是一个夏天回家考驾照。到今天我仍记得那次回家过年时的景象,踏上回家的归程心情莫名激荡,待到了家乡的车站,出了站发现车站早已变了模样,换了新装。一路上又坐着汽车,头看着窗外,几乎户户都是小楼房。近了村里,我问候着比我小些的孩子,他们好像有些怕人,我在他们面前就像陌生人,少了初在家时候的那种亲切之感了。推开自己的家门,到处蛛丝马迹,墙上和房顶上的大白很多处也卸了容妆,似乎是着急的告诉归人:“久违了,你回来了就好。”在家并没有开火做饭,简单的将家里收拾一番,腾出个睡觉的地方,吃饭很多时候在伯伯家,多余的时间就去呼朋引伴,东溜溜,西逛逛,和脚下的土地来它个尽情的拥抱。在家的日子呆的并不长,每天几乎都是在蹭饭,蹭完这家蹭那家,时间过得真的和流水一样,再次离家远航。其实外出奋斗的,有几个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着的,热爱着的,美丽的家乡呢?离开,不过是为了有一天终不再离开,依偎身旁。亲爱的家乡啊,我是你的孩子,请不要在岁月的长河里将我遗忘,那样何处又是我的家乡?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又是一年重阳佳节日,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拉开窗帘望着灯火通明的四周,举首又凝视没有星月的天上,真真切切叫人好一番凄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夜无月,但月却早早的驻入了我的心堂。只是我该向谁诉说我的乡思之苦呢?惆怅!惆怅!如果有酒,惆怅当与我把盏饮醉。此刻我祈盼老天赐我一梦,梦中看看家乡一切是否现皆安好。

家乡啊,若今年火车上没有我,你也不会白白的守望,那声声车笛就是我对你思恋的声响,我将我的心让火车捎到你身旁。你说,好吗?

记叙文表现手法

记叙文的写法如下:

1. 明确写作要点。只有明确了写作要点,才能合理安排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2. 认真挑选细节。记叙文是由细节组成的,读者只有通过足够的细节才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细节过多会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只有选用能表现主要要点的细节,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3. 注意人称的使用。叙述的人称(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通常是一贯到底的。若需要交替使用两种人称,要通过适当的过渡提醒读者。

4. 恰当使用时态。一般来说,在叙述故事、游记时可用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在介绍人物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确定一个主要时态之后,后面的部分在展开时就不至于发生时态混乱。这是确保记叙文语言流畅的一个基本条件。

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写记叙文时,首先应审清写作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其次结合题目要求(包括注意事项和参考词汇等),弄清写作要点。然后用英语罗列出相关信息,包括可能适当增加的情节,并思考运用恰当的连接词。

记叙文的开头通常交代的背景,文章主体可按发生的顺序记叙,也可按人物活动的时间顺序或按空间位置变换记叙。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 1

 1.衬托:

 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

 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

 3.铺垫:

 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

 “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

 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6.烘托

 是从周围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写对象,是渲染;衬托是两件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正面比较和反衬,突出描写对象。

 造句:这样的雨天,烘托出了她忧郁的心情。

 这两株憔悴的梅花衬托出了繁茂的桃花。

 7.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8.托物言志:

 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9.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0.虚实结合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记叙文表现手法 2

 (一)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

 在主要人物、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四)伏笔、照应。

 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2、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五)象征。

 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六)夸张。

 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地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用了夸张手法,辛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另外,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悬念手法(《枣核》)、抑扬手法(《荔枝蜜》)等,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写记叙文应该注意什么?

 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那么优秀的记叙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1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2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写人为主。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中,也离不开叙事。因为人的思想品质是通过事来反映的,但对事的完整性没有过高的要求,不一定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写清楚。定人作文的基本能力方法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及思想品质。

 写人作文在小学记叙文中是比较难写的,文章内容多,结构也比较复杂。动笔之前,要对全篇文章的基本脉络,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为几个段落以及用什么方法开头,结尾等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作文前必须进行通盘考虑,搞好布局谋篇的总体设计,即需要编好写作提纲。

 编好提纲之前要选择好材料,从题目入手根据中心思想,选取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材料,有代表性的材料,新鲜的材料。新鲜是指平日观察到的,与别人写过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选好了材料,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比如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结合平时作文教学,下面分别说说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几人物的外形特征描写。一般包括对一个人的服装、相貌、身材、神态、表情、年龄、性格等方面的描写。以人的外貌来说,即使是双胞胎,也总会有不同之处。可是一到作文中,一些学生写的那些人就差不多了,好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泥娃娃”。给人一种似曾相见的感觉。写人不应单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因此,肖像描写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与人物的身份、个性、思想相联系。这样肖像描写才有价值。

 二、人物的行为描写,即通过人物的行为与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实际行动。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向读者介绍一个人,也要着重介绍他的行为。描写人物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写出“做什么”,二是要写出“怎样做”。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的说话(包括个人讲话,两个人对话或几个人交谈)描写。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露。所以,语言描写要防止众口一声,千人一腔的`公式化。写人物语言,最重要的是注意符合人物身份,经历和处境,要体现人物的个性,如果写人物语言和人物行动合起来。这样写出的人物就更活了。

 四、心理描写,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心理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写也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个性特征,应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里必然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要善于表现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和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

 以上说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但在一篇文章中,不一定把几种方法都用到,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不管哪能种方法,都要抓住人物特点,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这样才能写好、写活人物,使读者爱看。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3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4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小结: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相对而言变化较多,运用时可以使用单一的某种模式,也可以将其中的两种或几种合并使用。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会遵循如下规律: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具体描写,用生动的细节突出某种特点)→结尾(适当抒情或议论点题)。必须注意的是: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要有过渡,结尾要照应。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模式对快速构思和行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5

 写记叙文,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如何写?写什么?为什么这么写?是让各位同志老大难的问题。今天呢作者将告诉大家我写记叙文的方法。请你认真听哦~

 首先就是写开头。作者我认为呢,开头一定要优美,吸引人。

 作者总结出了三种开头方法。其一是设置悬念法,通过设置一两个让人感觉神秘的问题,来吊起读者的胃口,引导读者读下去。对了!有一点要注意,题目不能起得太直接,委婉些。如果太直接可能就把答案透露出来了,就没有啥神秘感了。

 其二,就是开门见山法。写活动,可以运用场面描写。就比如写拔河比赛吧!可以这么写:“加油!加油……拉拉队高喊着加油,为他们打气……”然后笔锋一转,从头开始写……这些都是后话,后面会讲的。当然了,题目肯定不能取《拔河比赛》。

 第三种就是运用修辞手法。通过运用比喻手法,把开头写得优美,打动读者的心,让读者欣赏。可以这么写:“在我记忆的相册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的相片,那些事就像烙印一般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翻开记忆的相册,一起找寻那件事吧!”最后一句可以引导读者读下去。

 经过呢,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通过交代清楚不要太长,一两句就OK了。

 经过,对人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尤为重要,这是老师打分的关键。

 结果呢,可以用环境描写,开心的话就写小鸟在树上唱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然后蜜蜂嗡嗡的伴奏。说白了就是融情于景,通过写环境来衬托出作者的喜悦之情。以此类推,不开心就是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吵……等等等等。

 结尾,可以和第三种开头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坚持的品质可以这么写:“坚持是一把火,点亮希望之灯;坚持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坚持是一条路,让我们走向成功……”比喻的事物最好有联系,能让读者产生一些共鸣。最后再发表作者自己的议论,点明中心,还可以升华主题。

 当然了,还有好词好句的运用,这需要长期的课外积累。

 好了,这就是我写记叙文的方法。屏幕前的你有什么补充么?

什么是记叙文怎样写记叙文

写好叙事性文章是作文的基础,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训练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好一件事特别重要。因为写一件事,一般时间、地点、场景比较集中,情节比较单一,人物比较少,比较容易写。学会了这项基本功,可为以后写好记叙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我们常说的六要素,是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首先,交待清楚六要素。记事作文,应以“”这个要素为核心,其他要素要围绕这一要素而展开,即以贯穿全文,围绕的发展即时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与有关的人物及其活动。有些同学往往是在文章的开头,一古脑儿把六要素全盘托出,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注意介绍的过程可以是直白式,也可以是含蓄地暗示。然后,我们可以考虑选择记叙的顺序,确定叙述的重点。

2.注意选择恰当的叙述方式。

叙述方法有顺序、倒叙、插叙。顺叙又称直叙,是按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时间为序。用顺叙的写法,事情的经过有头有尾,来龙去脉清楚,但要剪裁得当,切勿记“流水账”。倒叙,就是把事情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先写的结局,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发生、发展和经过。用倒叙方法,除了应注意前后照应外,还应注意交代清楚倒叙部分的起止点。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法。对全文来讲,插叙往往只是一个片断,插叙结束后,文章仍回到中心的叙述上来。

3.围绕中心,重点突出。

首先充分地思考,深入地立意。其次,要考虑如何用已有的材料更好地去表现文章中心。一般来说,记事文的中心思想可在叙述过程中逐步反映出来。当然,也有通过主要情节反映文章中心,也有通过反映事情内在意义的句子或词语来揭示文章的思想意义。

4.安排好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就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线索清楚,文章的眉目才能清晰。侧重写事的记叙文,往往以“物”为线索。当然,这“物”一定与有密切关系。

叙事六要素,哪三个是关键,哪三个是重点?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我整理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发展,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记叙文写作方法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记叙文是以什么为主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关键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重点要素是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与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扩展资料:

叙事文常用的修辞: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无知: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记叙文六要素

什么是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主要分为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我这有写人、记事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希望能帮到你!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Narration)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但各有侧重。 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叙述、描写人物、、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体。记叙文内容上来看,可分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 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它的写作步骤,是写好这类记叙文的关键: 第一,确定所要刻画的人物。在确定表现的人物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影响大、和自己交往多的人;同时,还要搜集典型的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这样写起来才易于把握人物形象,才能做到真实可信。例如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朝夕相处,写他熟悉的方面。这样文章才能充实,不空洞,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具体可感。 第二,精心选材,确立中心。“文章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确定写作对象后,想一下此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当中,哪些你准备选用,对这些加以思考,从中找到这些事所反映的共性,这个共性恰是要通过所写的人物来表达的中心思想。确立了中心思想后,再从所选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有些事例可能很新颖,对你的影响也大,但如果与你确立的中心关系不密切,不能支持中心,也一定要删去。 第三,恰当地安排详略。详略,指对所选材料安排时的处理。好的文章应该详略有致。在具体安排详略时,可以围绕中心,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之较详,较略。这样安排结构,不但可使文章内容丰满,而且还会使中心思想更鲜明、更集中,更能恰当地表现人物形象。 第四,合理安排结构。材料的详略考虑好以后,就要合理地安排这些事例,找出最佳的排列顺序,以及考虑如何过渡、衔接等。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收束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将材料串连起来等等。在此基础上,列一个提纲,使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下笔成文了。 最后是下笔成文和修改。根据提纲,书写时,一边写,一边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与的经过。在写的过程中注意带着对人物的情感来回忆,边忆边写,力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成文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修改。在修改时先以读者的身份来默读全文,改正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和需要调整顺序的材料,力求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修改无误后,再清晰地誊写。 总之,我们在进行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些关键步骤,写人记叙文是比较容易写好的。 叙事记叙文的写法 一、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的方法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二、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 *** 、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 *** 、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三、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方法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 *** 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四、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的方法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五、在记叙的过程中安排详写和略写的方法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1、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2、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3、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夹叙夹议写作指导 何谓“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的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把议论穿插于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中。“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深化),两者有机结合,水 *** 融,使文章内蕴丰富,枝繁叶茂,从而使揭示文章的主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许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如何处理记叙和议论的关系? (一)记叙和议论的结合是有机的,二者不能相互脱钩。记叙为主,议论为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二)合理安排议论的位置。议论用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开头,起提示、概括文章内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场而展开下文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文章结尾或一个大层次的结尾,用来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第一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记叙性叙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描写性叙述有浓厚的描写色彩。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事例构成,常用排比的句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 *** 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这种“叙”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三种叙述方法,记叙性叙述要把的过程写清楚,适合举一个事例时使用;描写性叙述要有对人物和情节的想像再造,适合对一个场景或情境的描述;议论性叙述要选择几个相关的事例,具有概括性,适合列举一组典型事例时使用。在训练中,可以针对所选事例和自己的写作习惯而取恰当的叙述方法。 第二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议”。“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议”,有四种常见的议论方式。 (一)分析性议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 (二)感悟性议论。这种议论在叙述事例之后生发开去,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 (三)联想性议论。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表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 (四)对比性议论。先是对所叙述的事例阐述、挖掘,然后再举出事例与之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褒贬分明。 以写人写事为主 外貌 外貌要抓住主要特征描写。 外貌,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其中包括了无数的细节。 头发(秃顶,浓密,稀疏,黑,黄,发型……) 眉毛(浓黑,淡,长,短,柳叶眉,卧蚕眉……), 眼睛(大,小,细长,弯,笑意,忧郁,浑浊,明亮……), 鼻子(高挺鼻子,塌鼻子,蒜头鼻子,小巧,大鼻子,尖鼻头,圆鼻头……) 嘴巴(阔嘴巴,樱桃小口,嘴唇薄、厚,嘴唇的颜色红,紫,发白……) 耳朵(大,小,招风耳,像猴子,贴着头颅……) 脸型;(国字脸,圆脸,瓜子脸,甲字脸…… 高矮,胖瘦,肤色, 胳膊,腿,(长,短) 手(李贺“长指爪”)脚(小脚,大脚) 衣服…… 但是,即使把这些细节全部用文字写下来,也不能让读者清晰地知道这个人到底长什么样。要想让人知道,只能给他画像,拍照片,录像。 表现出一个人的样貌,这是图画所擅长的,而不是文学所擅长的。 所以写人的外貌只能抓住少数几个特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任何器官都描写一遍。 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三人。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耳朵,双手,脸色。)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头,眼睛,下巴,胡须,声音,气势。)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胡子,脸色,眼睛,眉毛,气势。) 有的只有一个轮廓,和一两种特点。如金庸的小龙女,黄蓉,郭襄。 小龙女: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杨过的额头与她掌心一碰到,但觉她手掌寒冷异常,不由得机伶伶打个冷战。 杨过抬起头来,与她目光相对,只觉这少女清丽秀雅,莫可逼视,神色间却是冰冷淡漠,当真是洁若冰雪,也是冷若冰雪,实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乐,竟不自禁的感到恐怖:“这姑娘是水晶做的,还是个雪人儿?到底是人是鬼,还是神道仙女?”虽听她语音娇柔婉转,但语气之中似乎也没丝毫暖意,一时呆住了竟不敢回答。 特点:清丽秀雅,肤色苍白,手冰冷,一袭白衣,神色冰冷。 黄蓉,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郭靖见这少女一身装束犹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荡近,只见那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郭襄:一女,十五六岁年纪,……清雅秀丽。那少女穿淡绿缎子的皮袄,颈中挂着一串明珠,每颗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头大小,发出淡淡光晕。 性格 在写人作品中,外貌不是最重要的,人物之所以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绝大部分都归功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小龙女与黄蓉的容貌,由上面的节选来看,只有苍白与否,有没有金黄的束发带子的区别,但这两个人物在我们心里各自生动鲜明、截然不同,这种不同显然不是由其外貌描写造成的。 小龙女:超凡脱俗,心思单纯,不食人间烟火。 黄蓉:精灵古怪,聪明活泼,刁蛮任性,她要人间的快乐,不要孤标傲世。 性格:性格要通过发生在他身上的表现出来。具体包括:人物语言,人物动作(神态),人物心理等。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复杂的。(老大,会很凶残,也可能同时是个孝子),但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需要,抓住某一点或几点来写。 小龙女,冰冷淡漠:(杨过讲他的苦难遭遇,桃花岛,终南山,)小龙女却不动声色,悠悠闲闲的坐着, 小龙女缓缓站起身来,道:“他的伤不碍事,婆婆,你送他出去罢!” 郭襄,向往英雄:那文秀少女望着忽明忽暗的火光,悠然出神,轻轻的道:“神雕大侠,神雕大侠……”转头向小王将军道:“王大叔,这位神雕大侠武功既然这等高强,又怎地会少了一条手臂?” 活泼:那文秀少女噗哧一笑,低声道:“有趣,有趣!” 谦虚:那少女道:“那也不见得。爹爹常说:学武之人须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决计不可自满。人既如此,比咱们的雕儿更好的禽鸟,想来也是有的。” 慷慨大方:那少女叫道:“店小二,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牛肉,我姊姊请众位伯伯叔叔喝酒,驱驱寒气。”(她姐姐不肯拿钱请客)那少女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递给店小二,说道:“这是真金的钗儿,值得十几两银子罢。你拿去给我换了。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羊肉。”(她的金钗值几百两银子) 聪慧机敏:跟她姐姐斗嘴 曹操:当机立断,自私凶狠(曹操刺杀董卓未成功,被通缉,与陈宫一同逃走。)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性格:性格要通过发生在他身上的典型表现出来。 具体包括:人物语言,人物动作(神态),人物心理等。 叙述事情为主

记叙文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有一种说法是记叙文三要素为环境,人物,主要内容。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人物描写: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时间;地点;人物;与背景反映的道理(主题);自己在这个中的顿悟,体会,感想。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