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品_白落梅的经典散文作品
1.巴金的散文有什么代表作?
2.冯骥才的散文有哪些
3.老舍的散文作品
4.散文集书籍推荐
5.议论散文名篇有哪些
1、余秋雨《文化苦旅》
余秋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值得我们一读,例如他的这一部《文化苦旅》,那么便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余秋雨就像是一个老者一样,去到各个地方,为的就是去考证中国的文化,所以在这部作品里,处处都能够看到这种对于文化的考证与解读,以及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因此,这部作品,非常的值得一读。
2、余秋雨《山居笔记》
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同样的也是值得一读,在这部作品里,余秋雨断续带领着大家去考证他对于中国的文化,以及解读中国文化。不过这部作品,却是显得更加大气,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余秋雨,看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文化作出贡献的人肯定。
《山居笔记》就像是一颗珍珠一样,总是能够闪发出耀眼的光芒来,读这样的作品,总是能够让人有着意外的收获。
3、余秋雨《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依旧还是余秋雨的作品,不过这和他以前的作品,已经是完全不一样,这是他个人的一部回忆录,在这部作品里,余秋雨讲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也讲述了自己的林林种种,他并没有把这么一部作品,写成一部真正的回忆录,而是写得非常的纯真。
在这部作品里,余秋雨的文笔更加的精炼,可以说这部作品里的每篇散文,那都是当代难得的佳作。
4、朝花夕拾(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5、随想录(杂文集)
《随想录》是一本现代杂文,作者是巴金。巴金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巴金的散文有什么代表作?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
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
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2、《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3、《狗·猫·鼠》
《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
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此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
4、《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5、《匆匆》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冯骥才的散文有哪些
一、《寂寞》
一株被扎过了的梅花在盆里死了,
她的一生原是这样的寂寞啊!
二、《一生》
未开的——含苞了;将开的——开放了;?
已开的——凋残了; 花儿静悄悄地过了她的一生。
三、《日》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四、《黑夜行舟》
天暮了,在这渺渺的河中, 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
远远的红灯啊, 请挨近一些儿罢!
五、《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相关资料: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
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老舍的散文作品
冯骥才的著名散文作品如下:
1、《珍珠鸟》是冯骥才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述珍珠鸟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命和爱的思考和感悟。
2、《挑山工》是一篇描写泰山挑夫生活的散文。冯骥才通过描绘挑夫们艰苦的生活和坚韧的精神,赞美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和坚强。
3、《献你一束花》是一篇感人的散文,讲述了一位失去父亲的少女通过献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父亲的怀念和对于生命的尊重。
4、《日历》是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冯骥才通过对于日历的描绘,表达了时间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人深思。
5、《花的勇气》是一篇描写花卉的散文,通过对于花卉生长和开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勇气的理解和赞美。
冯骥才的散文创作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气息浓厚:冯骥才的散文作品常常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事、物为题材,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2、寓意深刻:冯骥才的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通过对于人或事物的描绘和叙述,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时间、自然等方面的思考。
3、文笔简练流畅:冯骥才的散文作品文字简练流畅,语言质朴自然,不刻意追求华丽辞藻,更注重表达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4、情感真挚:冯骥才的散文作品常常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情感和体验,无论是对于亲人朋友的怀念,还是对于自然生命的赞美,都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5、富有画面感:冯骥才的散文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画面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品的场景之中,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冯骥才的散文创作风格独特,注重生活气息、寓意深刻、文笔简练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等特点,使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散文集书籍推荐
老舍的散文作品如下:
1、《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2、《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
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宗月大师》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散文,收录于《老舍散文》中。老舍精彩地塑造了“刘大叔”这个人物形象,整篇文字如汩汩的泉水,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语言朴实无华.大俗大雅,有着天然去雕饰的美。
议论散文名篇有哪些
散文集书籍推荐有《人间草木》《自在独行》《各自的朝圣路》《朝花夕拾》《随想录》《逝水》等。
一、《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5年。该书是汪曾祺记录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和花鸟虫鱼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作者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二、《自在独行》
《自在独行》收录了作者40多年的精选散文作品,书中从孤独、行走、生死、慈悲、玩物、天地、人事等角度展现了贾平凹坚守灵魂的独行,也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将孤独的真谛传达给每一位在世上行走着的人,鼓励每一个独行者可以多点自在与潇洒。
三、《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四、《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五、《随想录》
《随想录》是一本现代杂文,作者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六、《逝水》
不同于其他名人作者的散文集,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文如其名,逝水,平淡似水,暖暖地浸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议论散文名篇有哪些如下
1、《谈骨气》(吴晗):这篇文章是关于中国人骨气的,从历史角度阐述了我们国家人民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所表现出的不拔和坚定立场。
2、《老人与海》(海明威):这部作品通过位老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之间的事,表达了坚定的意志和勇气的重要性。
3、《藤野先生》(鲁迅):这篇文章是关于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的,通过回忆藤野先生的言行,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热爱。
4、《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这篇著名的演讲词,表达了对于种族平等、自由和正义的追求与渴望。
5、《秋水》(庄子):庄子的这篇文章讨论了人对于无穷大和有限的知识和能力的认知,以及不断追求知识、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
6、《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这部作品描写了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的一生,表达了对于音乐、奋斗和生活的热爱。
什么是议论性散文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语体风格
因此,议论性散文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语体风格。一般议论文属政论语体,要求以抽象思维为内核的“线状结构”的语言,它更强调清晰的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而议论性散文属文学语体,它用的是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片状结构”语言,它要通过具体的充满情感的描写,展现一幅幅画面,而且要把自己的观点蕴涵其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