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文章摘抄_季羡林的文章
1.季羡林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2.季羡林的著作有哪些
1、季羡林代表作品:《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
2、学术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西域记校注》、《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大国方略:著名学者访谈录》、《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
3、收入教科书的文章: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夹竹桃》、《夹竹桃》、《幽径悲剧》、《清塘荷韵》、《成功》、《做人与处世》、《永久的悔》、《忘》、《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季羡林有关怀念母亲文章有:
1、《永久的悔》:是一篇回忆性记实散文。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塑造出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母亲形象。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并表达自己心中留存的永久的悔意,”不该离开自己的家乡,更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痛说了自己因为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2、《寻梦》:描写在异乡思念母亲的凄苦心情,而今物是人非,母亲已不在世,更烘托出“我”痛苦的心情,体现了“我”因永远不能与母亲相见,且梦中见到母亲模糊的面影,而感到万分失望和悲伤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3、《怀念母亲》: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内疚,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
季羡林的著作有哪些
季羡林的代表作品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清塘荷韵》、《牛棚杂忆》、《佛》、《留德十年》等。
1、《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合起来占了其中一半。人类总共创造出了四个大文化体系,而中印各居其一,中印合起来,可以说也占了人类文化宝库的一半。中印两大文化体系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对人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两大文化体系在世界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崇高的价值。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夺目的光辉,起源之早,延续时间之长,覆盖面之广,生命力之强,门类之多,影响之大,可谓世上罕见。两大文化圈之间,又相互学习和影响,又促进了彼此文化的发展。
2、《清塘荷韵》
《清塘荷韵》作者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于2009年去世。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3卷。
3、《牛棚杂忆》
季羡林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
4、《佛》
季羡林先生作品,书中主要是关于佛教的研究,全书具体收录了:《再谈浮屠与佛》、《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佛典中的“黑”与“白”》、《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我和佛教研究》等文章。
5、《留德十年》
七十多年的生命像一场春梦似的逝去了。这样的梦并不总是像"一刻值千金"那样轻灵美妙。有时候也难免有惊涛骇浪,龙蛇竞舞的场面。不管怎样,我的生命像梦一般地逝去了。
1、《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中印两大文化体系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在世界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崇高的价值。
2、《天竺心影》,这是本散文集,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印度旅游的全程,从初到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再到印度普通一家人,到印度佛教、印度历史,最后离别印度。
3、《季羡林选集》,收录"枸杞树"、"佛教圣迹巡礼"、"深夜来访的客人"等文章。
4、《季羡林散文集》,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是季羡林先生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5、《牛棚杂忆》,季羡林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