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有哪些

2.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

3.资本结构毕业论文

4.求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5.本科生没有学过计量经济学如何写一篇实证分析类的经济学毕业论文?

6.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7.求助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

经济类毕业论文方向_经济类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由于专业性不强,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此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方向

一、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调查研究

笔者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学位授予及考研专业目录公布第四版》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全国知名高校中的工商管理类学科进行研究①,结论如下:

1.比较规范。从整体上看,中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模和办学层次,虽然存在着部分院校将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企业管理等不同型别的管理类学科都并入管理学院,但在工商管理方面,各位学者均能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着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展开,并且紧跟国际全球化、一体化潮流,具有国际视野。针对中国工商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砭时弊,提出积极对策。

2.特色明显。由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以及高等学校、高等研究机构的本身“DNA”特点,不同地区的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各自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工商管理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职能展开,例如吕景胜教授的公司治理;宋华教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徐家悦副教授的质量管理等。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则偏重企业战略,如成志明的战略管理;刘海建的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刘春林的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各高等院校虽然在工商管理方向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但相互补充、完善,呈现出工商管理学丛林的学术之风。

3.形成“丛集效应”。这里所说的丛集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指对工商管理的研究相互融合、相互联接的共同体。例如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科集聚现象,山东大学的管理学院分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资讯管理三个系,工商管理以徐向艺、杨惠馨的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为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以丁荣贵的专案管理、刘岗和吴爱华的生产运营管理为代表;资讯管理以戚桂杰的资讯系统、赵炳新的资讯化管理为代表。三者虽然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管理学研究,但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借鉴中相互提升。工商管理学可以提供整体框架,管理科学与工程则从系统、科学方法方面独树一帜,而资讯管理学则从资讯化角度整合企业要素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建议

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和方法较宽泛的学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研究方向,由点及面,逐步展开。本文认为可以从工商管理专业本身、工商管理配置的要素、工商管理的职能以及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前沿等四个方面展开。

1.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看,应更多着眼于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其中工商管理包括工商管理、商务策划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商品学、连锁经营管理等。在从事工商管理方向的研究时,既要理清工商管理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关系,又能从整体上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分类和组成有整体把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泾渭分明。

2.按照工商管理的要素来划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管理的研究,均离不开对管理的职能、目标和要素的阐述。管理过程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是指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国知名学者周三多认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工商管理学从属于管理学类,故可从对组织进行配置和使用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包括人力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市场与客户管理、政策及 *** 管理、资讯管理等。

3.按照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划分。从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看,其研究方向应围绕管理、生产管理、购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专案管理、人力管理、资讯管理等展开。另外,各个研究方向之间也有交叉和边缘的领域,诸如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及应用等也应属于此种划分范畴。

4.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未来发展方向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深入研究企业文化等“软体”。譬如,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战略的阐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对企业再造理论的研究;威廉·大内对文化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最早提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不断进行创新等。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前沿是与时俱进的,目前看,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价值评估、企业流程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领导力等方面。即使是同一个研究方向,例如企业领导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研究内容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侧重点也会不同,但只要对研究或服务物件有一定影响作用,其研究即是值得肯定的。

 二:工商管理在乡镇行政中的应用

一、工商管理在乡镇行政中的应用

工商管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为工商管理同时具备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管理方法。可以在乡镇行政中加以运用,达到管理效果。

1、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在乡镇企业的应用中,可以指对下属企业生产系统的设定管理和控制,以及日常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工作、生产工作、生产控制工作等。生产组织工作指的是生产投入之前的准备工作,譬如说乡镇企业在开始建厂时的选址,工厂设定,工艺流程设定等等环节。生产控制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进度、产品销售、产品库存等的控制。乡镇 *** 可以运用生产管理的方法对乡镇企业进行管理,使企业按照有效合理的方式建设、执行、管理。

2、财务管理

乡镇 *** 的财务问题一直是最核心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一直出现的财政短缺问题一直困扰著大部分乡镇 *** 。所以引入工商管理里面的财务管理对于乡镇行政的管理非常有必要。财务管理指的是在在制定好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管理现金的收入与支出、资产的分配、投资、筹资、利润分配等等。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对乡镇 *** 的财务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分配,尽可能的通过有效的管理来解决乡镇 *** 的财政短缺问题。

3、研发管理

乡镇企业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农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了,而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在创新上进行投入。所以乡镇企业应该运用工商管理知识进行研发管理。给下属企业以及农民提供培训平台,是他们接受新知识。鼓励他们创新,对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奖金鼓励,资金帮助等等来鼓励研发。乡镇 *** 需要在研发管理的过程中做好绩效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等工作。

4、物资与设施管理

物资管理是指乡镇行政工作中需要对所需要购的物资,正在使用的物资以及储备的物资进行管理。在物资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物资预算,物资购买以及物资控制工作。设施管理指的是乡镇行政工作中为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所建立设施的管理。在设施管理中,应该包括设施规划,设施维护等工作。工商管理有很多的管理方法和内容,在乡镇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会慢慢渗入。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也会因为引入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思想变得越来越正规,管理方法越来越得当,管理效率会越来越高。所以在乡镇行政工作中,引入工商管理的思路及方法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而乡镇 *** 是直接管理农村工作的单位,这就对乡镇 *** 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运用工商管理的思想与方式是乡镇行政工作的必经之路,从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研发管理以及物资设施管理方面入手,慢慢渗入。工商管理在乡镇行政中的运用必然后带给乡镇 *** 更成功的管理方式,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快。

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有哪些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经营是未来流通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对于我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流通企业来说,欧美流通企业不容置疑地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走在了前边。分析和借鉴其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流通是从总体上看的商品交换。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则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程度超出一国的范围,越来越具有国际的性质,它是国际分工和生产社会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且应当有相当大比重的经营活动是面对国外市场或直接在国外进行的,这是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标志。

2、国内流通领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与通行于世界经济的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相一致,这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制度前提。

3、流通企业的动力与约束机制符合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其行为方式符合国际市场通行的惯例。

4、国内流通企业与外国流通企业在组织、资本和营销活动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融合或联合。

5、国内流通领域实现较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使国外流通的行为主体能够较自由地到国内进行投资、经营。

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已清楚地表明,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间经济交流形态从“商品流”发展到“资本、商品流”,又发展到“资本、商品、技术、人才信息流”,流通层次越来越高,流通渠道也形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些都标志着流通国际化程度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宏观管理不得力

我国流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起步较晚,的宏观管理措施与现实存在脱节、相悖现象。1983年1月,院虽正式授权由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和归口管理境外企业的工作,但实际上还有几个部委也都参与此项管理工作。由于政出多门,不仅企业无所适从,而且至今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长期规划,以致开展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领域和重点都难以确定。同时,管理机构的混乱,亦必然带来监管上的不利。

2、对外投资规模小,实力差的企业占多数。

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经受得住意外冲击;而投资规模小的企业,则生存困难。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流通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均集中于优秀的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其单项投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600万美元,而我国企业的平均对外单项投资规模却只有100万美元左右,不能形成集团优势,一致对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3、人才匮乏,服务滞后。

跨国流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条件极高,既要求其管理人员熟悉当地语言、风俗和法律知识,又要求其具备海外企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开拓能力,而现实中的若干对外投资流通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层缺乏这种能力。而且,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时,国内相关服务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常常贻误最佳投资时机。

三、欧美企业的成功经验

1.高度集权型组织结构能够保证实现全球配置最优化,进一步实现全球战略。

美国的国际流通企业取的是高度集权型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使整个国际流通企业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共享体系,母公司可以通过层次性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的开发、利用和有效配置。这种组织结构还由于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决策,使经营的配置也能迅速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的全球化配置和共享效益,达到企业的终极目标-全球战略。

2.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渠道畅通,法律体系完善。

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渠道畅通,法律体系完善,因此流通企业在软、硬环境兼备的情况下,实行跨国经营势必管理有序,大而不散,活而不乱。

3.欧美流通企业崇尚外部集中的效率观

欧美流通企业具有强有力的配置能力,可以将分布于全球的经营集中到所需的地方,有利于发挥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的利用效率。而且由于欧美跨国流通企业是通过水平或垂直兼并发展而成的遍布世界的网络,因而欧美企业的传统做法就是通过兼并购买的手段从事经营,促进了经营的集中,并且利用这一手段实现了进入多个经营领域的目的,顺应了多角化经营的趋势。

4.欧美流通企业在人力管理思想上重视契约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原则、机能主义原则等。

在上述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跨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与国内一样,对海外人力的管理取短期雇佣制的做法,将工人提供的劳动能力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体现了契约主义的管理思想。

跨国企业的人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欧美流通企业这种高流动的雇佣制度可以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负担。由于普通职工很容易从各国当地市场上获得,人力来源的不同则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美国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即选择一个具有职业经验的人担任子公司的总经理,不考虑其国籍,子公司的经营要完全置于总公司的监督之下。这种模式反映的是“地球中心论”,对于人力的来源以能否胜任本职工作为衡量标准,其优势在于有利于培养具有全球战略思想和丰富国际经验的管理人才。

5.欧美国家由于综合国力强,科技水平高,其国际流通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子公司时,只有35%的企业用合资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也只有40%用合资的形式,其余子公司均用独资的形式。

欧美跨国企业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强,市场进入早,公司的成熟度高,尤其是美国企业多信奉“个人能力主义”,不太重视协作,而是注重公司结构的控股和集权。这种做法优点在于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统一筹措和运用资金;便于对子公司实行统一控制,在市场价格、产品差别化和利润方面取一致行动;减少管理上因为与当地企业的交流而产生的矛盾;有利于经营方针及执行过程中的保密,并可以获得全部利润。

四、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欧美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多是拥有从研究开发、生产到销售,乃至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分支、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企业群体,这种国际经营模式以国内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多种经营和企业联营以及严密、完整的组织结构为前提。

我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则刚刚起步,对于经营、发展跨国企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制度环境。因此,在借鉴欧美成功经验时,应该从本国实践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

1.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确定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的规模和渠道,并站在宏观角度,实行综合管理。

2.确定跨国经营企业身份认证制度,提高境外企业规模、档次,借以增强竞争力。欧美国家的单项投资水平平均为600万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单项投资水平也不应低于450万美元,这样才能经受住意外冲击而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进入方式应该以易人和回避风险较强的合资经营方式为主。美国取独资的经营方式是由于其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综合国力,而我国目前属于资金约束型国家,如果取合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可以减少资金注入,以有限的资本尽可能地扩大国际投资规模,而且合资有利于弥补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经验的不足,消除因对当地市场及其他方面不了解而产生的进入障碍,并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合资方的管理技术、营销技能、信誉、供销渠道以及同、银行的关系等经营。

4、区位选择应集中在亚太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贸易保护严格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1923年,美国西尔斯公司就专门聘请市场研究学者尼尔森担任策划部经理,其任务是将在经济上颇有研究价值的国家细分为可用来实施营销的区域,不但将其在地图上明确标示出来,且详细地记录该地区的统计资料,并长期加以观察和分析。我国企业在从事跨国经营前,也一定要慎重行事,进行详实的论证调研。

5、加快经济立法,为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欧美流通企业之所以在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下,还能高效率地运营,并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根源在于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制保障。任何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家和企业概莫能外。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21世纪将是跨国经营的全盛时期,谁国际化经营搞得成功,谁就能成为经济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日益加快,未来国际贸易的交往将更多地从双边走向多边,全球范围的商品、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的双向和多向流动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经营是未来流通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秘杂烩网 ://.rrrwm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

 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

 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28、盈余管理研究

 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31、论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会计若干问题

 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会计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

 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

 44、试论会计监管

 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

 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

 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52、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

 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

 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

 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3、论杠杆收购

 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

 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

 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

 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40、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审计方面

 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

 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

 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7、审计质量控制

 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1、论审计风险防范

 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

 19、试论审计抽样

 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四、电算化会计类

 1、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

 2、电算化系统审计

 3、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

 4、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5、试论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路

 6、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接口研究

 8、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9、中外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研究

 10、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

 1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新特点研究

 12、商用电算化软件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13、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

 14、我国会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问题研究

 15、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16、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中的问题与调查

 17、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

 18、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

 19、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

 20、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

 21、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

 22、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

 23、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

 24、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

 25、会计电算化在我省开展的现状研究

 26、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2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结合应用

 28、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

 29、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际使用的几点看法

 30、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

 31、Foxpro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

 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法

 首先,写自己熟悉的领域,保证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顺利。

 本科阶段的学习,涉及了会计学的方方面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全面掌握这些知识,而且每个人深入的领域、擅长的分支学科都不一样,在会计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也就不一样了。大家应当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有的同学比较熟悉中国会计准则,那就做中国会计准则方面的选题;有的同学比较喜欢财务管理,那结合会计学的特点做一篇财务管理方面的论文也是很不错的;有的同学比较擅长审计领域,那么就做审计方向的论文。

 之所以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做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自己投入了比较多的心血和精力,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手头上的资料比较全、细、宝贵,甚至有时候不用查资料,直接凭记忆就能找到关键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写起毕业论文来就比较顺利了,就算遇到问题也能比较迅速地找到解决的方向和办法。

 其次,不要完全用现成的题目,保证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的灵活性。

 不管是学院的老师还是在网上,或者在同学之间,都会提供或者分享一些会计毕业论文题目,这些题目有用吗?有用,但不是很好用。一方面在你对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还没有想法的时候,它们可以给你一些思路;另一方面,如果你完全按这些选题中的某一个题目来写,那么就显得比较被动,不能自主,甚至想写什么不能写,不想写什么却一定要写,缺少灵活性。

 比较好的做法是,根据别人给的题目结合自己熟悉的领域,修改为适合自己的题目。具体做法大概就是根据别人提供的选题,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路,再根据这个思题提出自己的选题和确定最后要写的毕业论文题目。这样做,一来使用了别人的建议,二来能够照顾自己的写作灵活性,自主安排写作的内容。

 最后,尽可能用“小”题目,保证毕业论文写得既高效又深入。

 很多人在写了论文之后都有一个感受,即题目越小越好写,而大题目不但耗时耗力,很可能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还把这个大题目写得不够好,体现为写得不深入,缺乏资料和事实支撑等等。在本科阶段,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借鉴以上做法,把选题做得小一些,尽可能从具体的某一点选取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

 这么说,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投入合理的精力,把这个论文题目做精、做透,比较深入地写作这篇论文。这样做也就更可能写出优秀的会计毕业论文。

 总之,会计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参考别人的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长或擅长领域,从比较小的切入点着手,这样选题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也更能让自己顺利地完成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及后面的答辩等事宜。

 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技巧

 一般毕业写论文都会安排导师,首先要找你的导师商量商量,问问导师对你的.方向成果有什么要求。

 然后根据导师的建议,想想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没有符合要求而且自己又熟悉得模块

 如果导师让自己定方向的话,那就想想自己所学的东西,有那一部分是自己擅长的,可以多往那上面靠一靠

 再者可以考虑一下未来就业的方向,可以往就业方向上多考虑考虑,这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

 如果没有灵感,就去论文网上看看别人的论文,多看看论文找找感觉

 论文可以选择小范围,不要从大范围入手,小范围的话可以更好的切入主题,避免过于宽泛。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手工审计工作造成了冲击,迫切要求现有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变、补充和完善。如何适应新形势保证审计方式、方法的科学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搞好电算化审计工作已成为当前审计工作的重心。笔者从目前我国审计工作现状入手,就如何搞好审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我国审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电算化审计,审计线索

 人才培养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了信息社会,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是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传统的手工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迫切要求现有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变、补充和完善。目前,由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电算化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就如何做好审计工作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记账条件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各种账簿和编制的会计报表都是以纸张的形式进行存储,审计的线索即为纸质的账簿资料,审计人员通过调阅这些纸面信息,加上自己的经验判断,来获取审计信息。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完成,会计信息集中存贮在磁性介质上,只留下肉眼看不见的线索。对于长期进行手工审计的人员来说,过去那种习惯应用的审计方法,已不能适应现有的审计工作的要求。虽然他们对审计方法的思路非常熟悉,但针对财务软件所提供的复杂的核算功能、多种软件不同的操作界面,他们却无从下手,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会影响到他们寻找漏洞、揭露矛盾、查错防弊、获取证据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财务软件的高效性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高效率,原来手工条件下对凭证的审核、记账、结账和编制报表工作需很多天才能完成,而且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是很高。实行电算化工作以后,这些工作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全面完成,工作效率之快,准确性之高是原来不可想象的。在这种记账条件下,一方面,如果继续用手工审计的方法,由于其在操作技术上存在局限性,效率不高,越来越难以胜任国家提出的审计工作应准确、时效、全面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账簿进行大幅度调整,而且可以不留痕迹,所以,如何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审计工作的时效性,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进行审计,已成为审计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由于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审计的对象不再是手工处理的会计资料,而是变成了会计电算化系统,一方面,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其次,使用会计软件程序质量是否满足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软件程序是否具备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最后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说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对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进行测评、对会计电算化会计系统程序的审计、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进行的审计。

 (四)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的影响

 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技术性要求较高,使得审计内容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传统手工审计下,从事审计工作的多为掌握丰富会计知识与审计方法的专业人员,但面对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述能力,还要求其对电算化会计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输入输出的控制、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有可能发生的舞弊情况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但就目前我国审计工作中,由于电算化审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滞后,复合型的审计人才匮乏,审计人员对以磁性介质存放的账表数据不适应,难以开展有效的电算化审计,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二、搞好电算化会计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以上对各种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论是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还是审计方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往往更多重视的是事后审计,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广泛开展,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真实可靠性,审计工作应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1、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事前审计

 在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单位用的会计系统软件的适用性进行审计,软件中提供的各项核算和管理功能是否满足单位对会计信息提供的要求。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应参加信息系统设计和评审验收,针对审计可视线索自然消失的趋势,强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中,设置审计控制点,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有关审计所需线索。通过事前审计,保证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的合法、安全可靠,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的一点是可审计性。

 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事中审计、事后审计

 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会计工作以后,要保证计算出的会计数据正确无误,应该重视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和会计报表公式的定义进行事中审计,防止核算单位恶意篡改系统程序。当然也要做好会计电算化过程的事后审计,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算结果与软件提供的核算功能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继而保证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二)适应新形势,实行审计工作电算化

 从19年会计电算化引入我国以来,相继经历了缓慢发展、自发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起步较晚后,使得电算化审计的研究相对落后,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这一记账工作的新形势,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我们应该借鉴推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重视对审计软件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组建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公司,使电算化审计软件广泛地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不断吸取电算化审计的工作经验,逐步改进和完善审计工作,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迅速发展。

 (三)结合会计电算化高效率的特点,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实现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工方式几个人几天的核算工作,用电子计算机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完成,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也正是由于电算化会计这一高效性,给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挑战。由于利用会计软件更正账簿数据可以做到不留痕迹,会计人员可在审计前对会计数据做随意更改,所以审计部门应调整常规下所用的审计方法:审计的工具可用审计软件和借助一些审计软件;审计的方法也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审计前,可不用预先通知审计的时间、目的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有效防止人为调账、账外账的现象发生。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

 在会计电算化工作广泛应用的今天,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能否满足现代信息时代的要求,审计方式是否用现代技术,审计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其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笔者认为,审计人才的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注重对高校学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开设已普及化,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但是,由于人们对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借助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应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工作还没有广泛开展。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高等院校应逐步开设电算化审计专业,这样通过专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2、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利用高等院校进行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对于处于审计工作岗位中的审计人员来说,应该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方式,着重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操作技能和电算化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用这种短期培训的方式也是解决审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的广泛应用,虽然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审计工作改革的进程。我们相信,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电算化审计条件也将在电算化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会计工作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也会因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有力的保障。

资本结构毕业论文

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

1、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

2、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3、 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4、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

5、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6、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能定位

7、 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

8、 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9、 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

10、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1、企业集群与城镇化研究

12、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研究

13、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14、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15、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及预测

16、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

17、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

18、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19、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

2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21、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22、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23、对公用事业规制的研究

24、市场与的关系研究

25、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6、论经济增长方式

27、论中国的经济增长

28、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29、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30、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史研究

31、新自由主义意识与经济全球化

3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33、制度与经济增长

3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

35、虚拟经济研究

36、我国的收入分配演变研究

37、广东、香港、台湾三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38、广州支柱产业选择分析

39、广东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

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

41、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4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

4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44、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

45、相对优势原则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

46、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47、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

48、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的借鉴

49、转轨时期的经济思想研究

50、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分析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

1、 司法独立问题的思考

2、 法律和道德的相容与冲突

3、 论法治的观念基础及其构建

4、 评议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5、 论依法治国

6、 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7、 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8、 宪法权威与依法治国

9、 论罪刑法定原则

10、 完善反腐立法的构想

11、 试论正当防卫

12、 性质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13、 抢劫罪中的疑难问题探析

14、 正当防卫若干问题探析

15、 析医疗事故罪之构成

16、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

17、 民事执行难的对策研究

18、 对中国刑事诉讼中设置沉默权问题探讨

19、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辨析

20、 论非法证据及其效力

21、 知识产权领域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

22、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问题

23、 医疗事故处理中的赔偿原则

24、 人体伤害致致精神障碍赔偿的探究

25、 关于树立司法鉴定结合公信力的法律思考

26、 论同居权

27、 论我国民法他物权制度的完善

28、 隐私权制度初探

29、 论民事活动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30、 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

31、 诚实信用的一般法理原则与技术操作

32、 我国民法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33、 论隐私权

34、 试论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35、 储蓄实名制的法律思考

36、 证券内幕交易犯罪浅析

37、 论保险及其防范

38、 完善我国破产法的难点与对策

39、 关于商法学理论体系若干思考

40、 略论合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41、 论经济犯罪的原因

42、 试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

43、 论域名抢注与商标保护

44、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对策

45、 我国中小企业立法中若干问题之探讨

46、 我国担保法的若干理论和实务研究

47、 完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

48、 我国信息法制建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49、 入世与我国反倾销立法之完善

50、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51、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若干问题

比较

52、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法律问题

53、 试论我国外资立法的完善

54、 提单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55、 论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

5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57、 区域贸易协定的法律问题探析

58、 CEPA的法律问题探析

59、 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60、 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中的法律研究

61、 中国抵制污染转嫁的法律思考

62、 新时期完善环境立法之研究

63、 广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若干建议

64、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65、 如何构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

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2、 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建设问题探讨

3、 对我国上市公司所用的并购策略之分析

4、 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关系探讨

5、 审计风险问题探讨

6、 审计独立性研究

7、 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8、 会计目标与审计目标

9、 审计重要性问题分析

10、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案例分析

11、 论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

12、 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13、 主流会计软件功能分析

14、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1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探讨

16、 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探讨

17、 商誉问题探讨

18、 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

19、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20、 会计诚信建设问题

21、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22、 人力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23、 企业发行可转债融资的策略分析

24、 企业财务战略若干问题探讨

2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研究

26、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27、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体制设计

28、 跨国公司风险管理

29、 民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3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下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

3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32、 企业并购后绩效评价研究

33、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34、 期权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5、 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36、 税务筹划问题探讨

37、 税收策划问题探讨

38、 养老金会计的探讨

39、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

40、 浅谈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控制途径

41、 股票期权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

42、 国际银行业并购研究

43、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研究

44、 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45、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

46、 发达国家及我国银企关系模式比较分析

4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48、 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

49、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50、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策研究

51、 企业并购原因探讨

52、 论品牌价值及其评估

53、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

54、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55、 某一会计项目(如销售收入、货币资金)舞弊审计研究

56、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

57、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58、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研究

59、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体制设计

60、 关于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的探讨

6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62、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63、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关问题研究

64、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65、 负债程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66、 股票期权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

67、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68、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研究

69、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问题研究

70、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71、 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72、 浅议企业资金管理

73、 经营者激励体制

74、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程度的评价

求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司制度的不断规范,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探讨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本结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资本结构毕业论文范文一:浅谈企业资本结构的最优化

 论文关键词:最优资本结构 债务资本 权益资本 经济效益

 论文摘要:阐述了如何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分析了最优资本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

 0 引言

 资金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一定规模下的企业其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与之规模相适应的资金量,但仅仅有足够的资金量还不行,如果资本结构不合理,即使拥有足够的资金,也很难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企业的资本结构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实力,承担风险的能力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因此,资本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否则资金的运行不畅通就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1 企业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间的结构,是由企业用各种方式筹资而形成的,各种筹集方式的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是当今企业最为困惑的一大问题。那么,如何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呢?

 1.1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间的平衡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前提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的手段,合理的财务杠杆能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人,称之为财务杠杆利益。由于债务利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能负担的固定利息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税后利润也会相应增加,这部分收益增加,会使权益资本收益率随之提高,进而使每股的收益增加。因为财务杠杆的反作用会增大财务风险,合理的财务杠杆作用能增加企业收益,不合理的财务杠杆作用会因减少企业收益或发生亏损而导致资金周转紧张,偿债能力下降,发生财务风险。因此,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应树立稳健的基本指导思想,必须以处理好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间的平衡关系为前提,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作用,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1.2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基本标准

 (1)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表现在企业资产增值,利润增加。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如果经济效益不佳,长期发生亏损,企业就将面临破产的危险,所以,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应以经济效益为基本标准。

 (2)经济效益不仅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物质保证。也是资本结构最优化的表现形态。优化资本结构一要取决于债务资本的融人;二要取决于权益资本的增加。债务资本的融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如何,企业效益好的企业,融资就比较容易,那些效益差的企业,融资就困难。权益资本能否增加,也取决于经济效益,效益好的企业发行股票大小股东都愿意认购,效益好的企业还可以通过转增资本的方式使权益资本增加。因此,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应以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为基本标准。

 (3)经济效益是企业内外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一是投资者的收益往往不确定,要视企业经营成果而定。因此,所有者非常关注投人到企业的资本,密切关心企业效益,预测未来的收益;二是债权人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也注重企业的效益来判断借出去的款项是否能按时收回;三是关联方企业关注财务风险,看企业效益,预测未来变化,防范风险;四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税费收缴部门关注企业经济效益,预测本部门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五是企业职工对企业能否及时发放工资、,是否正常生产运转,也十分关注企业效益。因此,企业效益将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基本标准。

 1 .3社会效益最大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参考标准

 在企业大力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在优化资本结构时,势必要关注社会效益的大小。设给社会生态环境或自然造成1000万元的损失为代价而换取企业500万元盈利的方案,其投资或融资都是不可取的。因此,优化资本结构必须履行社会责任,调节好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在二者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只顾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不顾社会效益的下降;不能只顾股东的收益最大而不承担社会责任。这就对优化资本结构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考虑社会效益将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另一标准。

 2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1企业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确定资本结构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降低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密切相关,凡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都应降低债务比例,保持较低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低的企业,则可适当增加债务资本,冒较大的财务风险,以获取较大的风险报酬。在经济上升,行业前景看好时可增加债务资本,由于企业产销平衡,不易发生财务风险。在通货膨胀时期增加债务资本,还可减少因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2.2企业目前及未来的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状况包括企业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资金的周转速度,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等,它是确定资本结构需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财务状况好的企业,偿债能力相对较强,因而能承担较大财务风险,在确定资本结构时适当加大债务资本比例,反之,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偿债能力弱,就应尽量避免举债,以免陷入困境。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是互为影响的,财务状况是资本结构决策的依据之一,而资本结构又会对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考虑企业财务状况时,应在考虑目前情况的同时充分预测未来的情况,使确定的资本结构反过来对目前和未来的财务状况产生有利的影响。

 2.3考虑企业的控股权以及投资者的性格及态度

 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企业的收益和风险。如果投资者为了掌握企业的控股权,可保持较高的债务资本比率,用举债的方式增加资本,扩大经营,当企业决定调整现有的资本结构,尤其是决定扩大债务资本比例时,现有的投资者一般是极为关注的。因此,企业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避免因投资者信心不足而造成资本成本上升和企业价值下跌的后果。此外,经营者及投资者的性格对确定资本结构也产生一定影响,决定着企业经营战略,影响企业运营能力和前途。经营者及投资者的性格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应不同。对于那些敢冒风险,善于运用风险时机扩大经营,获取风险收益的经营者及投资者来说,企业应保持较高的债务资本比率,对于那些思想保守,谨慎稳重的经营者及投资者来说,甘愿企业发展速度较慢,也不愿冒险经营,这种企业只有保持较高的权益资本比率,尽量多用权益性方式扩大资本。 2.4资本成本的高低

 一般认为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是较为合理的。综合资本成本是指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成本。只要在正常情况下,能使企业资本成本下降的,便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筹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债务资本比例越大越好,当债务资本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企业综合资本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逐步上升。因为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财务风险日益增大,对风险报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资本大大提高。所以,当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由债务资本比例增大逐步下降转为逐步上升的转折点,便表明企业的债务资本比例已达到了极限。

 2.5注意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合理运用税收筹划

 国家政策法规应是企业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重要依据,在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发生变动时,企业应适时调整其资本结构,以便按国家政策来增加企业收益,另外,还可运用税收筹划调整资本结构,充分考虑税收筹划手段的作用,尽力用合法的避税、节税手段增加权益资本的比率,减少债务,以节省债务资本成本来达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3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

 3.1财务两平点分析法

 财务两平点是指普通股每股盈余为零的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普通股股东而言即是?保平点?。如果财务两平点过高,预计企业未来的息税前利润难以达到财务两平点的水平,说明现有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或优先股比例太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这两种资本的比重,以降低固定筹资支出。反之,若财务两平点太低,则说明企业未能充分运用具有杠杆的筹资手段。计算财务两平点是分析评价企业资本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

 3.2每股盈余分析法

 评价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分析每股盈余的变化也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能提高每股盈余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每股盈余分析是利用每股盈余的无差别点进行的,所谓每股盈余的无差别点,是指每股盈余不受筹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根据每股盈余的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用何种资本结构,当销售额大于每股盈余无差别点,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盈余;当前者低于后者时,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盈余。

 3.3比较资金成本法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外乎有3种:1是举债,包括发行债券,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2是增发股份;3是内部筹资即利润资本化。企业在作出筹资决策之前,先拟定若干个备选方案,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3.4因素分析法

 优化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十分困难的管理环节,试图依靠任何单一的计算或分析来达到最佳资本结构的目的是不可能的,除了必要的计算之外,优化资本结构更多的是依靠管理者对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了解,预测和把握,对企业客观环境,尤其是资金市场变化情况的预见能力,同时也依赖管理人员深厚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因素分析法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1)企业销售的增长情况。预计未来销售的增长率,决定财务杠杆在多大程度上扩大每股利润,除了销售的增长率外,销售是否稳定对资本结构也有重要影响。如果企业的销售比较稳定,则可较多地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如果销售和盈余有周期性,则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将冒较大的财务风险。

 (2)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如果企业债务重,人可能会拒绝,信用评级机构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和筹资成木。

 (3)企业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企业就越有能力承担风险,举债融资就越有吸引力。

 (4)资产结构。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应保持不同的资本结构,如工业企业由于进行生产需要厂房、设备等大量固定资产,应主要通过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商业企业则相反,由于拥有较多流动资产,则应更多地依赖流动负债来筹集资金。垄断性强的行业如邮政,铁路等可适当提高债务资本比率,竞争性强的行业可适当提高权益资本比率。

 (5)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企业管理者应时刻关注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如果利率暂时较低,但以后可能上升,企业可利用有利时机大量发行长期债券,在今后把利率固定在较低水平上,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费用。

 (6)所得税税率的高低。企业利用负债可以获得减税利益,所得税税率越高,负债的好处越大。

 资本结构毕业论文范文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日益成为我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扩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速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深化。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分析

 1 资本结构研究背景及意义

 资本结构理论是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企业的金融目标、筹资方式、筹资成本和企业的现金流量等企业的重大财务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市,通过发行股票来筹资。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不长,与之相关联的证券市场也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在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日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扩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速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深化。同时,对推动国内经济理论与国际研究同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影响资本结构的二因素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能够全面地进行分析,因而在这里我们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只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且影响范围明显的两个方面,即从行业差异、企业规模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情况。

 2.1 行业差异 产业集中度的高低也在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高集中度行业、财务杠杆高的企业容易因财务杠杆低的企业发动的价格战、营销战而陷入财务危机。

 产品生命周期和资本结构之间,由于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不同。厂商在产品成长期由于产品利润丰富,较多的取内部融资手段,因而财务杠杆也会较低。所以,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均要根据自己产品所处的相应阶段来进行资本结构的决策。

 2.2 公司规模 不同规模的公司,其资本结构是有很大区别的。从理论上来说:静态权衡理论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实施多元化经营方式或者纵向一体化经营方式,虽然不一定提高盈利水平,但却能分散经营风险,均衡不同时期的利润。此外规模大的企业还可以有效的调度内部资金,以上都决定了大企业比小企业具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所以公司容易获得更多的债务,因而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选择负债。反之,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大公司应倾向于权益融资,因为公司规模的缘故,股东并不担心发行股票会削弱公司的影响力,因此大公司具有更低的杠杆水平,所以公司规模越大,越倾向于不选择负债。

 3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实证

 本文对资本结构的度量选择总负债率,总负债率=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其资产与负债皆用账面价值。研究样本为我国上市公司深市A股的627家公司,时间结点为2007年12月31日。

 3.1 按所属行业分类 以中国证监会2001 年4 月4 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标准,将深市A股的627家公司分为11个行业,分别为:a农、林、牧、渔业;b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业;g信息技术业;h批发和零售贸易;j金融、保险业;k房地产业;o社会服务业。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其资本结构也各不相同。有的行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如信息技术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48%和37.47%;而有的行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如金融、保险业和建筑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9.12%和61.35%。

 金融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一行业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房地产企业是非常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并且具有高投入、高回报、规模经济性强的特点。而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自由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解决。所以我国房地产企业注定了其资产负债率会较高,多在50%以上;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两个行业负债比率较低,处于30%至45%之间,这是因为这些行业为固定资产需求很高、经营稳定的传统行业,所以负债比率较低。可见各个行业的负债水平都是与其产业特征相一致的。

 资本行业差异的成因:①资产运营能力。一个行业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示资产的运营能力越强,销售收入高,资金循环回收速度快,显示出该行业的举债能力较强,因此更倾向于高负债率的融资决策。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金融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外,总资产周转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批发零售业为138.06%,建筑业为86.63%,都具有较高的负债率。②行业的竞争程度及风险性。行业的竞争程度直接关系到行业的风险性,竞争程度低,商品价格则主要由供给一方决定,风险越低。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受国家管制较多,国有化程度较高,属于公用事业型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不存在价格竞争,破产风险很低甚至为零。③资产结构影响行业资本结构主要表现在,有形资产比重越高,资产破产清算及担保价值越大,越容易得到银行信贷,会导致企业负债率较高。如建筑业,表3中显示该行业的有形资产比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因此企业融资可以依靠抵押方式,所以负债率较高。若无形资产比率较高,则一旦破产,成本较高,则较少用负债融资。如信息技术业,有形资产比率仅为39.60%,总负债率为38.48%。

 3.2 按企业规模分类分析 根据627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数额进行规模分类,即总资产小于10亿的企业定为小规模企业;总资产介于10亿和100亿之间的企业定为中规模企业;总资产大于100亿的企业定为大规模企业。其平均资产负债率。

 通过对比图表5和图表6,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大规模企业的数量虽然最少,但其平均负债率却是最高的,有61.25%;中规模企业的数量最多,其平均负债率只有一半而已;而小规模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其平均负债率都是相对较低的。

 当我们根据既定的企业规模来分析其资本结构时,得到的是上述的结论,但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因为企业规模是会发生变化的。

 根据马克思的企业规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一方面,资本家组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规模越大,越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追求剩余价值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欲望使资本家愿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资本家扩大企业规模的欲望也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力量;资本集中程度;管理监督费用等等。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量时, 企业必须增加生产能力,扩大规模,才不会丢失原有的市场份额。要扩大规模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完成扩张的实现,这时企业可以通过负债经营来完成规模的扩张,同时,企业的负债就会增加,其资本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当一个小规模企业发展为中规模企业时,其资产负债率就会更接近于中规模企业的负债率。 资本规模差异的成因:①资金需求情况。规模大的企业,无论是在经营活动还是在管理活动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其正常运行,而企业自身很难有如此多的资金,所以需要借入大量外部资金,因而其负债率自然会比较高;而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即使资金不足,从外部借来的资金也不会太多,要适合自己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财务状况,所以小规模企业的负债率普遍比较低。②资金来源情况。大规模企业因为其资金需求量大,而且信用程度高,所以银行更青睐于向大企业发放,同时大规模企业还可以比较容易通过其它渠道来借入资金,这也是大规模企业负债率较高的一个原因;相反,小规模企业的信用程度较低,很难从银行或者其他渠道来获取资金。

 通过上述分析,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受行业因素和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很大,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负债率较国外偏低。

 4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股权结构的选择是资本结构优化的一方面,加以适当的选择可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率。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经股份制改造上市的,国有股占控制地位,这种在特定的历史和法律背景下形成的股权结构,不可避免地决定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明显的缺陷。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看:国家股意味着国家应当对其享有所有权。但国家是一个虚拟的所有者.是一个抽象概念。未真正明确谁来代表国家股。从外部治理机制看,由于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自由流通,公众流通股所占比例又少.即使所有的个人股东都抛售手中的股票也不会对经理造成市场压力。多种资料表明:国有股在公司中所占比例越大。公司的内部控制就越强,产权结构的治理效率就越低。

 4.2 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过度偏好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应该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下使公司的资本成本最低,通常情况下,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要高于内部融资成本。而股权融资成本要高于债务融资成本,最后才考虑发行股票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西方发达国家恰好相反。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我国上市公司多用发行股票方式筹资,对股票融资有很强的偏好.与国际企业融资结构潮流,即股权融资的衰落和债权融资的兴起不相适应。

 5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对策

 5.1 发展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 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畸形发展的情况下,应着重扩大债券市场的规模和加强企业债券的流通性。为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解决企业债券的流通问题是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当务之急。首先。丰富企业债券的期限品种。可以设计诸如项目债券、长期债券、贴现债券等。以满足不同投资及融资需要。其次。发展企业债券交易市场。再次,发行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作为资本结构调整的杠杆。也是债券向股票转换的桥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有较高负债比率的上市公司,随着债权向股权的转化,可以达到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有利于控制公司未来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它还可以协调股权利益和债券利益的关系。

 5.2 鼓励上市公司向银行,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完善银行的信用制度,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市场导向决定是否放贷。

 上市公司积极争取银行有以下点好处:①改变上市公司单一的融资方式。②平衡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使得公司财务结构趋于合理。

 5.3 优化股权结构 由于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在监控动力和效率最为地下的国有股股东手中,所以优化股权结构需要解决的是国有股减持问题。国有股减持问题应同国有经济结合起来。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应该有国有资本、所有企业都应是国有资本占绝对比重,而是划分企业类型,取不同模式的国有股权持有方式。

 5.4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激励机制 企业经理层往往从自身出发,导致企业决策行为短期化,因为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可以避免债务风险和偿债压力。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经理层持股、股票期权等方式。促使管理层人员从公司长远利益出发,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3.

 [2]洪锡熙,沈艺峰.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2000.3.

 [3]史伟波.我国沪市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消费导刊 2009/03.

 [4]吴先聪.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差异及原因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7/03.

本科生没有学过计量经济学如何写一篇实证分析类的经济学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 影响; 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无论是作为一种交易方式还是传播媒介,都在广度与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操作方式,更以其特有的优势为众多国家所接受和使用,并引起了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变革。

一、电子商务概述以及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

电子商务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的定

义,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

产、营销、销售和流通等商务活动,它不

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

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

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

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购、产品展

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

系列的贸易活动。

基于因特网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

以银行的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

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

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已成为推动

新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电子商

务的发展将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电子商务促进

国际贸易方式改变;(2)电子商务促进国

际贸易营销模式改变;(3)电子商务促进

国际贸易管理方式改变;(4)电子商务促

进国际贸易监管方式发生变化(5)电子商

务对我国现行税收产生影响。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技术的落后体现在硬件上,就是基础

设施建设上的落后。网络维护技术的落后

同时导致网络稳定性比较差、上网速度慢、

通讯中断时有发生等,给电子商务的实现

造成困难。同时,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

和物流技术的欠缺,国内的电子商务运营

商在自有的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上还蜚声

常落后。目前,只有邮政和铁通的配送体

系比较完善,其他大多没有自己完备的配

送体系,无法保证配送网的覆盖率,从面

就无法保证交货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了

信誉。

(二)法律和法规的严重滞后

《电子签名法》与传统法律冲突,该

法是我国将信息领域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

要一步。随后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

拍卖法也颁布了新的版本,但这些法律和

电子签名法存在不相衔接的地方,在具体

实施中甚至出现冲突。电子签名法的顺利

实施的确还需要一个过程,还有待于大量

配套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补充完善。同时,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还应加大保护力度。

域名权和超链接侵权问题也是当今学者共

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并没有具体的立法来规

制域名权,发生纠纷往往用《中国互联网

络域名管理办法》来调解,或者使用商标

法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制,没有一定

的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

(三)国际交流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各国习惯、生活方式、风俗及法

律等方面不一样,造成在某些方面形成了

冲突。例如,中国人忌讳4这个数字,美国

人下班及日后绝不谈论工作等等。所以,

我们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了解一些

可能在电子商务中形成不利因素的知识。

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有利

于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

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地

区和国际组织的先进经验和通行做法,促

进我国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近年

来,我们在“平等、互利、务求实效”原则

基础上,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已

经与美国、英国、韩国、俄罗斯、香港、

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信息化与电子商

务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亚欧

会议、东盟10+3、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

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等国际与地区组织工作

中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相关活动。

三、我国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

推动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

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目前,全

球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0%发生在美国,美

国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以其资金、技术

的高投入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

基础的。目前,美国已基本形成一个由地下

光缆、海底光缆和通信卫星组成的海陆空

立体化高速通讯网络。电子商务在欧洲的

推行与发展也与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

企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

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

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企业经营机制及领导、员工思想观念上,

还没有真正实现从经济到市场经济的

转变。没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发展的内在

动因做基础,必然造成企业信息化意识淡

薄,缺乏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统计资料

表明,在1~5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只有

10%的企业初步实现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

比较好;大约有70%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

手段或正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

力;而20%的企业只有少量计算机,并且仅

用于财务和文字处理工作,中小型企业信

息化程度则更低。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政策、税

收等建设,加大投入,为外贸电子商务竞

争力提升提供支持。2.参与国际标准的制

定与合作,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3.融入

全球网上支付体系,提高跨国资金流通效

率,研究各银行网上支付系统的兼容性与

协调性,确立并执行跨行、跨国网上支付

综合解决方案。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快了全

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面对电子商务带来

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

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

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吸收学习国外发展成

熟的相关经验,逐步发展壮大我国企业电

子商务。如针对我国通信基础设施薄弱,

安全技术不够完善,可利用国外的电子商

务技术及设施,发展国际业务。事实上,

这些对话活动不但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条

件下新贸易规则的制定,决定不同国家、地

区之间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强了各国的合作

与交流,提高了各国电子商务的国际性。

参考文献

[1]付树农.浅谈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J].青年科学(下半

月),2009(4).

[2]陈丽芳.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

代化,2007(36).

[3]张旭.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7(07).

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生没有学过计量经济学,但却要写一篇实证分析类的经济学毕业论文,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去请教论文指导老师,看看指导老师能否帮助自己解决一些难题,如若不行则需要自己回过头再去学习,学完之后再来写这个论文。

不知道题主具体要写哪方面的东西,如果是面板数据的话那stata还行,如果是时序列分析的话推荐用Eviews,如果是偏宏观理论的模型那比较推荐matlab。

写论文注意事项:

1、论文里面千万不可以出现“我”这个词,论文具有科学的严肃性、严谨性,避免出现“我”人称代词。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的论文改成了“笔者”呢,实际上,用“本文”来替代比较是聪明人的做法,也是在各类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2、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感叹号,论文应以陈述语句为主,出现语气叹词瞬间降低论文的层次,问句主要在写文章的结构和结论的时候使用,其他的地方能少就少。

3、杜绝排比句,排比句很没有逻辑,尤其是文科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排比句会让别人将你的论文当成作文,切记论文不是作文。

4、直接引用不超过文章全文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间接引用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主要放在文章的前人研究成果的部分。避免直接引用,一个小技巧就是把直接引用放在注解里面。

求助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

工商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显突出。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1

 浅谈工商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不断改制以及不断的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而面对这些不断出现的新型问题,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也要随之不断的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认真检讨制度化变迁的得失,确立制度化建设的原则和实践路径,对于全面提升制度化建设水平、科学建立工商管理制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就工商管理的职能和工商管理的原则进行相关介绍,并就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职能;管理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为了能够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之外,相关的职能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管理中主要负责对工商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属于机关文化的范畴,而机关文化的提法应该来自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工商文化是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引导、激励和规范行政行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二、工商管理中存在问题

 1.市场竞争力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问题

 市场竞争是实力的比较,更是管理水平的综合比拼。而现在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是会出现生产活动闭塞、生产部门与市场部门不能及时的协调、日常的管理依然混乱、管理机制过于僵化、组织结构缺乏柔性等问题,致使整个企业难以实现经济规模化的发展要求。同外国的企业相比,就不难发现我们在向规模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向价格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销售配合依然存在着问题,同国外的企业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我们的管理水平还是比较落后,企业的基础还不够坚实、综合的经济效益还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2.市场的开拓把握能力以及企业的经营模式问题

 当下有很多企业都在向着?零库存?即时生产?的方向去发展,可是却忽略了企业的经营模式中最为关键的市场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生产模式这两者的有机结合。生产部门只负责生产、市场部却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反应市场的快速需求变化,造成了很多产品生产出来就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变成企业的负担。

 3.企业自身价值的定位不明确问题

 从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工商管理的理念引入以后,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也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财务报表中的数字的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最大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长远目标或者说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企业也从单纯的经济效益的追求转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行业领先企业对于行业的操作规程和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议,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杜绝过多的浪费现象产生,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赞助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为更多的员工提供培训、积极参与和改建公共等一系列的问题。

 4.企业类型的转变问题

 过去企业多数都是在按照生产型企业进行建设,多数依靠的是外来的订单,所以才会经常出现MADE IN CHINA。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企业始终游走在食物链的最底层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基于这样认知企业的管理者们开始逐渐的转变自己企业的类型,向着学习型的企业转变。更多的不是通过减少工资、不断裁员,而是依靠升级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提高员工的价值来实现企业的升级。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更加灵活巧妙的运用资本,最大程度的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社会的满意度。

 三、提高工商管理的有效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要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精益求精;要大公无私,清正廉洁;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先,为工商事业甘当主力、甘当苦力。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

 为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一是制定严格考核机制。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真正树立?干好工作是硬道理,提高素质是硬道理?的评价标准理念,为干部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外部激励环境。二是要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以制度性安排保证服务的高效、优质。要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形成一种主动、高效、优质服务的机制,一种优良的政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良好的工商管理文化的形成。

 3.重视教育与培训

 古人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大力发展工商教育事业,对工商人员有序有地进行政治思想、法制、工商各项业务等教育培训,是工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罗宾斯在其所著《组织行为学》中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80年代额潮流,企业再造是90年代的潮流,学习型组织已成为跨世纪的最新潮流?。

 4.营造健康人文环境

 在工商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文明、团结、和谐、互助、共进、向上的人文环境。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德治?意识,坚持以身作则,勤政廉洁,用深入细致、体贴入微的情感管理方法,把企业建设成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战斗集体,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5.创新文化载体

 特色活动是体现工商文化的重要方式,群体性的特色活动正是组织干部建设工商文化的有效方式。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广泛发动,参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着干部职工不断进取,将工商文化落到实处。各项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的开展,都要根据队伍建设的需要,根据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多渠道、多方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使人从中获益,得到升华。

 6.把握时代特点,积极推进工商文化的现代化

 纵观现代企业管理发展历程,大都经历了由人本管理、情感管理至能本管理和人力管理的演进过程。在培育现代化的工商文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引入企业形象设计理念。打造部门统一形象。

 (2)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做到刚柔并济。

 (3)增强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注重个体差异管理,实现人力合理开发。

 (5)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

 7.加强相应的执法力度

 工商管理的执法效果主要取决于执法的力度,这项工作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完善:第一就是相应的对于法律的完善,我国的工商管理方面的法律比较多,各种之间在具体的执行上又有所冲突,使得相关的法律并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这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而且还要加强相关的法制的宣传,增强执法人员的相关的法律意识才能够不折不扣的完成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执法权;第二就是需要对内部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做一个有效的调整,鉴于以往的工商管理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能相互重合,管理较为分散而且分头执法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监管的相应的力度,所以对于工商管理部门的职权进行明确的分别规划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是把行政的审批,监督和督查这三个方面进行分开,从而使得内部的业务职能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以避免原来的机构之间的在一些方面的重合的情况再次发生。

 四、结束语

 总之,管理因人而异,一个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由他的综合能力决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同时如何保持这些人才的高创造性是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只有有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再加上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上升到科学的高度,进而保证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邦熹.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J].管理论坛,2012(1).

 [2] 吴秀婷.分析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所在[J].中国外资,2012(19):70.

 [3] 刘忠梅.工商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2

 试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大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加强工商管理力度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所实施的手段。基于科学技术发展下,工商管理逐渐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现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将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以期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策略

 1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

 据悉,企业的工商管理内容主要是企业通过新型管理方式来充分利用企业,企业主要包含企业可流动的资金,企业通过应用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对企业资金进行利用,确保企业市场活动与经济活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依然使用传统管理的模式,或者是模仿成功企业管理的模式,并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案,没有及时对传统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致使企业自身竞争力得不到提高,以至于无法在新时期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严重阻碍了企业长期发展。此外,企业的工商管理需要把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充分结合工商管理的知识和企业实践,制定企业的工商管理方案,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对工商管理进行科技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笔者将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2.1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

 工商管理科技创新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根据市场特征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构建一套适宜的管理模式。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在创新管理方面下手,促进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2.2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笔者调查,目前很多企业为寻求发展,对工商管理模式予以创新,均促进了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2.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工商管理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获取了很多利润,这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3工商管理科技创新战略措施分析

 3.1完善工商管理监管制度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监督与管理机构对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企业基层员工比市场更重要。企业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员工努力与付出。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监管制度,明确每一个员工的责任、权利,一些对企业发展有贡献的员工,需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一些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员工,需要进行惩罚,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企业制定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管理执行有据可依,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与进步。

 3.2重视创新管理人才培养

 如今,我国的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在工商管理方面还没有一个新的认识,还不具备科技创新的理念,还没有对科技创新有新的认识。企业高层管理者要积极树立?科学管理乃兴国之道?的思想,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尤其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可以企业实施管理、营销与规划,并且专业人才可以及时、准确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指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薄弱的环节,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3朝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并且国内企业知名度也在提高。因此,企业应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加大企业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企业特色文化。要想国内企业的工商管理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具备现代理念与国际意识进行企业管理与实践,进而促进企业发展与进步。

 3.4建立职业化工商管理队伍

 企业要想稳定、可持续地发展,需要组建一支工商管理队伍,提高企业管理的制度。若缺乏工商管理的队伍,会导致企业人力应用受到影响,导致企业人才效用得不到发挥。因此,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明确企业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自身责任,制定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4结语

 综上,笔者对企业工商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将科技创新理念应用到工商管理工作中去,以此更好地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1.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 本科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4.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提供一些经济类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1、企业全面预算应用研究。

2、企业内控制度与方法研究

3、东西部上市公司绩效比较研究

4、上市公司行业绩效比较研究

5、重庆市上市公司绩效比较研究

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

7、新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差异研究

8、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9、上市公司财务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

10、财务管理或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11、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分析

1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成因分析

13、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流向分析

14、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

15、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16、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分析

17、高校财务运作模式分析

18、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分析

20、集团财务集权管理模式分析

21、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探讨--XX行业的分析

22、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23、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投向分析

24、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5、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研究

26、国有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27、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研究

28、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

29、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30、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监管

31、银行中间业务在中小城市的推广策略分析

32、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对实例的分析(三个)

33、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对实例的分析

34、运用波士顿矩阵对实例的分析

35、运用SWOT法对实例的分析

36、个人投资理财方式比较

37、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方法分析

41、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及其实现途经探析

42、上市公司资金募集方式及资金流向分析

43、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成因与多元化改革的新思路

44、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与行为初探

45、试论企业并购的价值创造与衡量

46.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析

47.鼓励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研究

48.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

49.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反避税措施

50.预约定价制度研究

51.反资本弱化避税

52.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思考

53.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探讨

54.对我国就业税收问题的研究

55.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度创新

财务管理

1、基于市场经济的个人理财规划探析

2、传统文化与企业理财观

3、无形资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4、财会交叉学科与创新分析

5、试论私人理财规划及职业发展前景

6、试论基于管理视角的财务管理框架

7、试论基于会计视角的财务管理框架

8、试论基于金融视角的财务管理框架

9、试论新形势下财会职业形象设计

10、试论和谐社会观下的财务指标评价

11、试论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会计的构建

12、试论企业集团一元与多元财务战略评价

13、试论企业集团持股模式与管理控制

14、试论企业集团核心编造下的财务指标的建立

绿色贸易

1.浅谈绿色税收

2.环境税收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环境税构想

3.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分析

4.避税规制研究

5.财务管理中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6。我国增值税法的完善

7.我国房产税制的改革

8.国外纳税人保护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9.香港物业税基本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0.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思考

11.税收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2.西方国家环境税的发展及启示

1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14.税收优先权研究

15.税收风险控制分析

16.税收筹划与反避税

17.试探企业管理中的增值税筹划

18.国际纳税筹划方法与风险防范措施

公司治理

1、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分析

2、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

3、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分析

4、对我国企业高比例短期借款与高比例现金流量同时存在的原因分析

5、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公司上市

1、论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2、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3、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4、论企业并购中的融资问题

5、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

6、论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选择

内部控制

1、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及财商教育研究分析

2、财务策略分析

3、企业内控环境缺陷与完善

4、企业信息披露与企业业绩关系分析

5、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分析

公司

1、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

2、企业所得税改革

3、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4、对社会信用构建的思考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研究